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1期1996年12月)
藝文特區:[青年團契]誰來當傻子?


大學時代,在高級班,我們有一群「傻子」,當人去參加 Party、去洗眼睛(看電影)、逛街時,我們總是待在教會;當高級班聚會人數稀稀落落時,我們就相偕去訪問學員,四年下來,大家少看了不少電影、少了購物常識、生活品味,但是蒙神賜福,這群「傻子」以後都有穩定的工作——傳道者、作家、老師、秘書……等,家庭生活也都和諧,當「傻子」不好嗎?

現代人不愛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也不會勉強自己做;而自己不願承擔的事,都能找出一大堆理由搪塞,這是聰明的表徵--將自己的主張合理化;人是零,神是一,零和一之間僅一線之隔,將神放在首位,此數無限大;人大過神,此數將是何等地渺小,聰明的你,會讓自我超越神嗎?

我有個學生,有一回他買了三十餘張魷魚片,我告訴他這種東西吃多了不好,在取得他的同意之後,我拿了魷魚要替他退還合作社,隔天再給他錢;孰料,才剛放學就因此事被家長數落一番,孩子的媽媽以為只要孩子喜歡,愛吃多少就吃多少,老師憑什麼拿學生的東西,費了一番唇舌,仍然無功而返;同事間也有為了鼓勵孩子養成飲食均衡的習慣,而教學生用午餐時,每樣菜多少都吃一些,結果又有家長反應「不要逼孩子吃他不愛吃的菜」,老師只有徒呼奈何囉!

大環境下的方便、舒適,讓人心志懶散,更由於時代的進步,我們都可以有雄厚的本錢給家人、自己、下一代最好的;誰也學不到「得不到」時心理調適的功課,貪婪的面貌早掩蓋了為小事滿足的喜悅模樣;事實上,富貴聰穎如所羅門,他自承沒有「禁止我的眼看我想看的,禁止我的嘴吃我想吃的」,他的生活沒有挫折,但是這樣對他有好處嗎?到最後他才體會出「一切都是虛空」,最重要的是要「紀念造化的主」;我們能有超乎所羅門王的智慧嗎?我們的孩子能有過於所羅門的才能、享樂嗎?還必須等到最後才說「一切都是虛空」?

聖經中的「我受苦與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的律例」,這教訓與我們漸行漸遠,在我們生活不富足時,我們都曾匱乏,都曾受過苦,環境自然而然的教給我們思考神的律例,現在富足了,心想的都有能力成就了,沒有機會「受苦」了,那來機會「學習祢的律例」;哀哉!我們做父母的沒有讓子女有「受苦」的機會呀!

想什麼做什麼,要什麼有什麼,造就一個不知「知足」、「感恩」、「喜樂」、「珍惜」的個性,有些時候「稍等一下」,「沒有也無妨」,好好體會「得不到」的心情,學習抒發情緒的方法,才不致像某個為「母親一罵」便想輕生的國中生那般地「低挫折容忍度」,「延宕」真的可以培養耐性、毅力,試試看吧!神有時不也「延宕」我們的祈求嗎?

筆者的父親去年年底過世,直到申請除戶謄本時才得知父親當過「傭役」,父親並未留給我們萬貫家財,也未曾施與子女才藝訓諫。孩提時代,同伴的壓歲錢已以百、千計算,我們還只有十元,這些卻不影響我們健全的成長;爸爸年輕時代的匱乏,反倒造就了子女們「處卑賤」的工夫,沒有太多的物質享受,卻養成了親近神的習慣,父母對我們參與聖工十分支持,上課他們從不接送,但是在教會討論事工過晚,爸爸就會來接我們;物質上我們是如此的不足,靈性上我們卻是豐富的;在何事上當聰明人,何事上寧願是傻子,深值大家思考!

物慾和權力同樣會令人「腐敗」,「飽暖」之餘,千萬不容神的子民「思淫慾」——放縱己心。

聰明的你,刻苦己心,做成得救的工夫吧!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