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2期1997年1月)
時勢評論:[聖靈月刊]大眾傳播不是「萬靈丹」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在聖靈月刊去年十一月號中有一篇「大眾影像媒體的威力」文章,呼籲總會重視大眾傳播媒體;在非主流宗教大量藉媒體曝光以及許多宗教團體頻頻在電視、廣播、Internet......等媒體出擊之下,本會也該重視這片天空。所以筆者就目前總會發展大眾傳播的情形作個說明,另提出發展大眾傳播事工的瓶頸,希望有心協助總會發展大眾傳播事工的人士能給予協助。

今年度總會視聽工作的重心

一、電視媒體方面

今年度視聽製作方向依所選擇的頻道可分作兩大方向:

(一)全國性無線電視台頻道:目前全國大型商業電台(如三家電視台、TVBS......)十分迴避純宗教節目,所以若有此類型節目,不是安排在較冷門的邊陲時段,否則就是因有政治、商業等考量因素。因此,總會目前先與傳播公司合作,在向台視買下時段做的「飛越中的台灣」社教節目中播出十二個單元,報導本會所從事的一些公益慈善活動。至於為何選擇依附傳播公司在電視台做的社教節目中播出呢?

1.三家電視台是真正全國性的電視台,目前全國電視機的架數已超過六百五十萬台,架設CATV(有線電視)的戶數約佔六成。三台與CATV的收視比例約為三:七。雖然收視CATV的家庭達七成,但這七成中超過九成的比例是落在電影、影劇節目、新聞節目、綜藝娛樂節目的頻道上。所以將重心放在此三成收視三家無線電視台的觀眾上,是較符合經濟效益的。

2.因為宗教性質的節目較無廣告利益,除非能找到廣告大戶,否則再多的錢也無法買到熱門時段。因此,在週五下午二點半至三點播出,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3.此次雖是與傳播公司合作,但是由本會主導,節目內容是由本會視聽中心企劃,拍攝及後製作則是由傳播公司執行、本會負責監製,成本降低了許多。

(二)有線電視頻道( CATV):近來各地方教會有人向總會建議應多製作福音佈道類之錄影帶,因有許多有線電視台願意免費播放本會的福音節目。此乃因「有線電視法」規定:成立有線電視台「必須撥出百分之10以上的頻道,免費提供服務符合當地民眾利益與需求,作公益性、藝文性、社教性節目使用」,所以善用這些頻道,也是本會可努力的目標。

目前全省有近兩百家的系統經營者(即有線電視台),如果全省有線電視台的片源皆需由總會提供,則光是拷貝如此大量的錄影帶給各地,其經費恐怕就要佔掉大半預算了。況且,各地主要流通的方言不同,以目前總會視聽工作負責電視製作的人員只有一名編制來說,要製作大量、各種語言的錄影帶提供各地有線電視播放,實有困難。因此,以長遠的眼光看來,提供各地有線電視宗教頻道的節目,由各區來執行最為合宜。

目前中南區與東南區皆已成立視聽小組,由該區傳道者自行策劃並主講,義工執行拍攝與後製作的工作,完成後直接提供給該地區有線電視台播放。盼將來此種模式能推廣至各區,如此,將更能達到善用各地有線電視台宗教公益頻道之目標。

二、廣播媒體方面

自從廣播頻道開放後,新電台運用新的管理方式炒熱了一度成為「夕陽媒體」的廣播。事實上,廣播不僅省掉了創造視覺效果的成本與時間,其成效亦不遜於電視媒體,因為它提供較多的想像空間,並且更容易表達抽象的事物。因此,目前總會的策略較傾向於用全國電視媒體提高知名度及建立形象,另外再配合廣播媒體將福音潛移默化、漸漸地植入人心。

然而,因目前全國性廣播頻道數量不但少且成本高,且不容易找到適合的時段,所以現階段本會廣播製作方向是採用在北、中、南三地接洽適當的FM電台,儘量於同一天、同一時段播放本會自行製作的廣播節目(惟較遺憾的是目前在南部區仍找不到合適的電台可以與北、中兩區同一天、同一時段播放),待時機成熟、經費亦足夠時,再往全國性頻道邁進。

當前大眾傳播事工發展遭遇瓶頸

視聽中心自成立以來,面臨了許多困難,首先是人才短缺。視聽目前正式編制的人員只有3人,連同主管(出版科負責)共4人,以如此不足的人力要負擔電視媒體製作、廣播媒體製作、音樂媒體製作的工作,以製作「人」的人力承擔一般傳播公司、廣播公司及唱片公司等製作「群」所作的事,在質與量上實無法與外界相比擬。

此外,「義工」可說是本會最大的人力資源,通常有大量義工參與的聖工都有卓著的成效。然而目前本會有專業技能,並能長期投入大眾傳播事工的義工不多(因為傳播事業並非朝九晚五的行業),通常一項工作從開始到完成,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從頭到尾參與才好,對於帶職的義工而言,實難配合。因此,即使總會有心想要訓練參與視聽事工同靈,也會有缺乏足夠時間(還有器材)的困擾。

也許有人會認為:人才短缺,再招考就解決了呀!只是,以總會無法提供相當於一般專業人員的薪資來說,要吸引真正專業的人才,除非他是抱著犧牲奉獻的精神,否則實在不太容易。況且總會編制在視聽單位只有3人,若要增額,則在各地經常費日益加增的情況下,實屬不易。因此,人才短缺是目前視聽工作首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是視聽單位層級太低,政策不明確。以前成立視聽中心只是「資料收集導向」,即將本會聖工活動利用錄影帶、錄音帶保存下來,所以視聽單位只是歸屬於出版科下的一組,負責將各單位所委託製作的教材、簡介、活動等記錄製作出來罷了。

然而,曾幾何時,眾人開始希望視聽單位能成為教會宣道的第一線生力軍。此外,在媒體頻道的使用上也從免費播出的(CATV宗教頻道)到動輒耗資七、八位數的(例如:中廣FM流行網每週一小時,二級時段的塊狀節目時段,一年需花費二一○萬;TVBS冷門時段的頻道使用費需一小時一○萬)。如此差異的選擇,以目前視聽單位的層級,根本無法主導傳播頻道使用策略。所以,目前傳播的政策皆必須以非正式的跨單位、跨層級的協商才能完成。若以總會規章細則所規定的方式(視聽組↓出版科↓文宣處↓常務會↓總會負責人會↓代表大會↓文宣處↓出版科↓視聽組),根本無法應付變化莫測的傳播生態,更別談如何針對使用頻道來製作適合該頻道的節目內容了。

另外,財力、物力不足也是發展視聽工作的瓶頸。大眾傳播的果效與所投入的財力、人力、物力及時間成正比,若只用「預算制度」的方式,根本填不滿這無底洞,因此,「自給自足的財務制度」才有能力善用大眾媒體資源。否則,只會使視聽單位成為「吃錢的怪獸」,永遠成為「被刪減預算的常客」。

大眾傳播非「萬靈丹」乃「催化劑」

慈濟功德會的迅速擴張,有人認為是因為他們十分擅長「媒體造勢」所致。但若沒有配合像慈濟醫院......等實際的社會關懷,那麼藉由新聞管道打開的知名度往往會是負面居多(如:宋七力顯相館、妙天禪寺、中台禪寺......)。況且在現今社會「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在這樣的媒體意識形態下塑造出來的「真耶穌教會」,恐怕只會是「怪力亂神」的形象。

另一方面,我們若把福音比喻成「商品」,希望更多人來購買我們的「產品」,那麼大眾傳播應該只是商店的「櫥窗」,用來吸引顧客進門選購產品。假若進了商店,發現產品不如在櫥窗外看的那樣好,亦或是價格不合理、服務態度不好......,則即使門前櫥窗內的產品再美再好,也很難激起人們購買的欲望。因此,發展大眾傳播媒體只能算是教會增長方式的一部分,而不應該是全部,總之,大眾傳播不是「萬靈丹」。

不過,真耶穌教會的確具有良好的「產品」、良好的「服務」,所缺少的就是「知名度」,所以總會應謹慎致力於發展大眾傳播媒體,也就是要裝璜一個美麗的「櫥窗」。

結語

發展視聽事工是一項耗時、耗力、耗財的工程,初出芽的幼苗需要小心照顧,細心地澆水、施肥才能長成一棵挺拔的大樹。盼望各位關心本會視聽事工的同靈能多多為總會視聽事工的發展代禱,並給予更多實際的幫助,更盼望能有更多的同靈來加入視聽義工的行列,如此才能不辜負主所賜給我們的才幹,盡力將全備真理、佳美福音傳遍天下。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