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2期1997年1月)
信仰社會:[青年團契]第一類接觸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魚尾


來到醫學院就讀,轉眼間進入第四個年頭了,如果當初讀的不是醫科,此時我或許該是只修九學分的準畢業生吧。事實是,七年的修業年限過了還不到一半,不禁令人覺得所謂的醫院生活,離自己還好遙遠。

不過當臨床科目展開後,免不了要到醫院跑跑龍套,「實習」課堂上所學的診斷技術,其實,當面對所拜訪的住院病患之際,我們這群菜鳥根本幫不了一點忙。

因此,當那天下午,生平第一次穿著醫師服進醫院之際,感到十分心虛,醫院的長廊,彷彿比印象中要長得許多。

第一次的臨床診斷實習課,我們這一組來到心臟科,看見平日嘻笑怒罵的同學都披上了醫師服,我們不覺互相投以靦腆而心虛的笑,大四的醫學生,究竟學會了多少東西,其實我們心裏有數。

這天總醫師帶著我們看了一個病患,是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住院一段時日,病情也控制得不錯,所以看來倒挺悠閒,我想起身上的白衣,口袋裏還放著新得發亮的聽診器呢。一直覺得這一幕離自己還遠,可是當修讀的課程從基礎學科進入臨床學科時,就不得不面對,我左右看看同學,發現有人和我一樣正在觀望,卻也有人滿懷自信地搓著口袋裏的聽診器,躍躍欲試。

診斷的第一步是問診,通常只要問清楚病史,發病狀況,和一些其他細節,有經驗的醫師差不多已能準確判斷病因,但這個步驟需要豐富的經驗作為依循,否則將問不出個所以然。於是我們輪番應用課堂所學,總醫師在一旁協助。畢竟是久病成良醫,有時老伯伯很詳細告訴我們病況,甚至二、三十年前的事,或是最近住院期間的檢查結果,都說了。害得總醫師連忙打斷:「好了,您再說下去,他們都不必診斷了。」

我們都笑了,同時也欣賞老伯的樂觀開朗,緊接著測脈搏、聽心音,為了確認問診之後的推測,至此,我們已實際地體會所謂的診斷,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往後的日子裏,像這樣的課程仍繼續。我們陸續走訪不同的科別,遇見更多纏綿病榻的患者。覺得自己不再那樣心虛了,因為知道每次踏進醫院大門時,我是來學習的,在知識上和心靈上的體會中長進。像是母鴨帶小鴨一般,每次由總醫師率領巡訪病患,病患中有年長者、中年以至於比較年輕的,有退役榮民,有上班族,有病情輕微的,能夠談笑自若,也有病情嚴重,必須借助插管的;他們共同的一點,是盼望早日恢復健康。

此刻,來來往往許多醫師、護士,便成為他們希望所寄。想起許多人志願行醫卻不得如願,那麼,白得令人窒息的醫師服,也是他們的夢想了。處在夢想和希望的交界,我感覺,身上的白衣,彷彿沈重了些,神賦予人生命,而我們又何能轉化生命的奧
秘,成為眾人期盼所及的白色權威?

驀然驚覺,夢想與希望,都是有重量的,而這重量,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明瞭。

(原[青年團契]1997年01月號)


作者: 魚尾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