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13期2020年6月)
主題特寫:疫情下的信仰工程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劉明賢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侵襲

根據2020年5月22日下午16時維基百科網站的記載,註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自2019年12月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首次發現,目前已擴及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約有511餘萬人確診感染,死亡人數逾33萬人,且仍持續攀升中。確診人數中,逾10萬人以上國家達12國(美國、俄羅斯、巴西、英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土耳其、法國、伊朗、印度、秘魯),均已超越中國,其中美國更高達160萬餘人,居全球之冠;死亡人數中,逾5千人以上國家亦達12國(美國、英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巴西、比利時、德國、伊朗、墨西哥、加拿大、荷蘭),均已超越中國,其中美國高達9萬5千餘人,亦居全球之冠。這些災情最慘烈的國家,多為歐美最先進的國家,有些公衛體系已潰堤或瀕臨潰堤。為阻止疫情蔓延,各國紛紛採取斷航、封城,甚至鎖國政策,但疫情猶如電影屍速列車煞不住,加上疫苗尚未問世,COVID-19仍恣意肆虐全球,77億人口在恐懼陰影下,猶如活在巨大的深淵裡。


 
疫情衝擊下遽變的聚會生活

疫情期間,面對政府頒布各種公眾聚會指引與社交距離注意事項等規範,教會紛紛配合採取相關聚會活動調整的措施。大型教會安息日全面取消實體聚會,改採線上聚會;中型教會採取分流分場實名制聚會及輔以線上聚會;小型教會則落實實名制聚會;春季靈恩佈道會精簡、延期或取消;安息日不再提供愛餐;65歲以上長者被鼓勵在家參與線上聚會;許多教會紛紛推出講道直播服務,讓信徒不出門仍然可以透過網路參與線上崇拜。疫情正顛覆信徒傳統的聚會生活。

主耶穌曾說,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不在撒瑪利亞人的基利心山上,也不在猶太人的耶路撒冷。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約四21-24)。

聚會是信仰群體個人與神連結,也是與肢體連結不可或缺的生活。但疫情期間能緊緊抓住個人與神連結的線上聚會生活,已屬不可多得,能正常持續參與肢體連結的實體聚會生活,則是額外的恩典。

原來,過去大家看似平常的聚會,在傳染病肆虐期間卻格外顯得彌足珍貴!


 
疫情考驗真實的信仰工程

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稭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林前三10-15)。

因為疫情加劇,加上韓國某教會爆發信徒群聚感染,在媒體不斷報導渲染下,導致目前有些信徒也不敢上教會;有些年輕的父母過度呵護小孩,擔心上教會染疫而不上教會;有些信徒暫時走避人群密集的疫區都會,置身鄉野;但仍然有些信徒在疫情期間參加信徒的喪禮,持定信望愛,帶給遺族極大的溫暖。

面對肺炎海嘯,教會莫不戰戰兢兢,加強各種防疫措施,讓信徒能同時堅守天上國民美善的信仰,並善盡地上公民的責任,無論如何,總要使世人因我們的信仰得福。

疫情中的信仰,猶如海水退潮後裸露的沙灘,每個信徒的信仰工程真實呈現。聚會是社交嗎?還是真正敬拜神?聚會的核心是甚麼?聚會的地點和形式重要嗎?作聖工是要榮耀自己還是榮耀神?是得人的稱讚還是得神的喜悅?是累積作工的果效還是報答主恩?奉獻是積財寶在天還是盡基督徒的本分?如果把聚會、作聖工和奉獻像剝洋蔥般,一層一層的剝下來,您的最後一層會剩下甚麼?

末日近了嗎?

末日是甚麼感覺?是瘋狂搶購物資嗎?是仇恨歧視互不信任嗎?是恐懼即將失去安身立命之地嗎?

信仰又是甚麼?

是買天國的保險嗎?即便如此,您知道用甚麼、去哪裡買這個保險嗎?您有十足的把握能進天國嗎?

那些奉主的名聚會,奉主的名傳道,奉主的名趕鬼,奉主的名行異能的人怎麼可能是作惡的人呢?不是應該都可以進天國嗎?但天父的旨意我們真的明白嗎?遵守了嗎?我們搭造甚麼樣的工程呢?蓋在磐石上的還是沙土上的?用甚麼建材蓋的?金、銀、寶石、草木、禾稭?(太七21-27)

把信徒一生的信仰工程比擬為蓋房子,信徒是建築師,耶穌基督是頭塊房角石,房子須蓋在磐石上,根基才會穩固,建材自己決定、且須自己掙取準備。房子是立體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個構面,如同三大支柱,任何一根朽壞或倒塌,都將功虧一簣,只有當三大支柱都堅立在磐石上,房子才能屹立不搖。當房子蓋好後,需經過雨淋、水沖、風吹、火燒等嚴厲的衝擊,如房子倒塌、工程燒毀了,就會受到虧損,雖然勉強得救,卻像從火裡經過一樣;如房子不倒塌、工程存得住,就有天國的賞賜。這樣的房子,您希望怎麼蓋呢?

也許過去在太平時期,我們並沒有真正明白天父的旨意,而是用我們自己的想法在拜神。我們沒有讓神居首位,而是凡事以自己為主,說甚麼「基督是我家之主」,那只是一面掛在牆上給訪客看的匾額罷了。我們沒有信心實行十一奉獻,沒有剛強壯膽的心承擔教會託付的重責大任,不情願吃虧、自以為義,雖然愛神但更愛瑪門,我們的義竟然比不上假冒偽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這樣,我們真的在信神嗎?我們有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嗎?我們有天天背起十字架與神同行嗎?將來可以坦然無懼面對死後的審判嗎?會不會審判死人活人的主也斥責我們說: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疫情讓人失去安全感,不僅一般世人活在恐懼中,不少信徒也深陷恐慌,因為新冠病毒無孔不入,在真實的世界如海嘯般席捲而來,無人得以免疫,莫不震懾蜷縮,脆弱的魂體只要任何風吹草動,立馬被吞噬在驚恐的黑洞裡,只因在即將滅頂的危險當下,定睛在險惡的處境上,信心瞬間崩落決堤,未能及時轉眼仰望耶穌的拯救,轉瞬間行將消逝無影無蹤。


 
走出疫情的陰霾

這波疫情徹底改變了世界,讓不同文化底蘊的國家有機會互相觀照,也讓人類有機會停下腳步,改變對環境過度的需索和破壞。面對疫情,西方習慣不戴口罩的歐美國家人民(認為戴口罩是病人,甚至店家看到戴口罩者都很害怕,以為是來搶劫的)和東方習慣戴口罩的亞洲國家人民(認為戴口罩是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大家如何跳脫彼此傳統的視角去看待對方,互相尊重;疫情導致產業斷鏈又斷單,各國政府紛紛提出企業紓困,加碼再加碼;為挽救股市,各國央行則相繼推出無限量化寬鬆政策;為提高民間消費,各國政府亦競相採行發放現金、消費券或酷碰券。這是當前各國政府奉行的經濟解方。


 
那信仰的解方呢?

在疫情肆虐當下,實體的聚會被限縮了,肢體的互動減少了,現場一起唱詩禱告讚美神的機會也少了,愛餐也沒了,取而代之的是線上聚會變多了,而且唾手可得,可以隨時轉換頻道。面對信仰環境如此劇變,信徒當如何自處?從原本信仰群體肢體生活中與神連結,突然切換成脫去肢體生活的網路與神連結模式,這樣的信仰模式容易持守嗎?會不會很快就失了味?

前不久因疫情關係,政府機關及公民營企業紛紛啟動異地辦公及居家辦公,筆者也至異地辦公幾天,軟硬體環境及設施均較簡陋、公務處理效率降低,要維持原生產力須加倍努力;其中有一天並居家辦公,別以為居家辦公是輕鬆愉快的事,實際體驗反而比辦公室更辛苦,因為居家辦公必須填寫工作日誌,而工作態度決定一切,工作日誌當然可以約略寫個重點,能交差就好,但如果在原本實質的認真工作外,再詳實記錄工作內容,那可就辛苦了。

參加網路線上聚會,沒有多少人會關注您有沒有聚會,沒有人知道您的心在不在這裡,沒有人會要求您寫聚會筆記。在您鬆懈時,沒有人知道並且推您一把;在您軟弱時,沒有人知道並且拉您一把。雖然如此,您是否用心靈和誠實在拜神,神都知道並鑒察一切。值此處境,我們是否更該警醒預備,因為末後的日子更近了。

且讓我們一起舉起禱告的雙手,用虔誠敬畏的心,謙卑承認我們自己的罪,悔改、回轉歸向神,並效法亞倫依摩西指示,站在活人和死人中間,為世人的罪代求,願神早日讓疫情止息,讓大家恢復正常敬拜神的生活。

疫情讓我們重新思索人生甚麼是真正重要、真正有價值的事,這個世界有一天都要過去,但神的公義和慈愛永遠長存。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處在危機四伏的疫情天空下,神的兒女在神的愛中沒有懼怕,因為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必救我們脫離毒害的瘟疫,我們不必怕黑夜的驚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雖有千人仆倒在旁邊,萬人仆倒在右邊,這災卻不得臨近我們。我們只要專心愛神,神就要搭救我們,並將我們安置在高處(詩九一篇)。

疫情總會過去。明白神的旨意,信心有多大,神的恩典在您身上就有多大。記住,主耶穌所想的常常與你我不一樣,謙卑回轉成為小孩的樣式,在天國裡是最大的。



註: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9%E5%86%A0%E7%8A%B6%E7%97%85%E6%AF%92%E7%97%85%E7%96%AB%E6%83%85
PDF 下載

作者: 劉明賢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2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