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21期2021年2月)
主題特寫:我不想去團契

「我不想去團契,因為這個團契不是我要的團契。」

這句話是我大學的時候從一位學長口中聽來,他是從其他不來的契員聽到這樣的理由,當下聽到的感覺很微妙,我參與這麼多團契生活中,各種不去團契的理由多少都聽過,但這樣的理由倒是很有趣,就像是一句繞口令,卻同時也是所有不來團契的人的總結論:「這不是我要的,所以我不去。」

對於這樣的理由,我內心滿有一股無力感,不知道怎麼樣才是他(她)要的。我會去猜想:他想要的團契是什麼模樣呢?是可以每週送你消夜、每天帶你去玩樂這樣的團契嗎?還是說他覺得原有的團契不夠關心他?只是在這樣的預設下,我不想去團契這句話,就是意指著團契是一個地點,一個空間,一個除了安息日聚會之外,另一個你要去的地方。

但這樣的定義,卻可能離開聖經原有的涵義。

我們可以看到「團契」這個詞出現在聖經中新約的部分,第一次出現時是在《使徒行傳》: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團契),擘餅,祈禱(徒二41-42)。

經文中的交接,在英文的翻譯是fellowship,中文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團契,在《使徒行傳》這段的描述中,勾勒出當時門徒熱心聚在一起的畫面,它是一種交流,也是一種緊密的關係,後面接續著擘餅跟祈禱,聖禮跟禱告,都是一起去做,並且離不開神的。

如果我們願意把團契思想成一種連結,或許,當時無奈的感覺也是基於此。當聽到學生給出類似這樣的宣告,就像是對一段本該緊密的關係變成必須分道揚鑣,比分手還乾脆的離開了彼此,比小朋友喊絕交還輕易,在那句這不是我要的團契的背後,我覺得更像是他在訴說:這不是我要的關係。

團契是一種你跟神的關係,呈現在你身邊的弟兄姐妹上,不是你去的地方而已,這不該只是被簡化在每週例行的聚會,而是在你跟弟兄姐妹的關懷中,一起分享信仰,分擔彼此一些情緒,一起付出心力服事,所經歷的每一刻。

如果我們願意再次定義這樣的關係,或許我們不會那麼的固執,覺得一個團契應該要怎麼樣。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來不來團契,我們會有一個迷思,變成會用是否參加了聚會這樣的出席次數,看成你跟神的關係,而忽略原本團契是一個關係。

大學的我們有很多時間參與各種教會聚會與活動,我們也可以很理所當然的把這個時間的投入變成你跟神的關係,但當我們進入社會,到了職場,這樣的時間投入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會陷入一種困惑,我無法花更多時間投入教會聚會,是不是信仰狀態變差了呢?

其實並沒有變差,而是我們要去學會看待自己信仰的狀態,要改變角度,所以我們才要跳脫這樣的迷思,不斷的去思想那段關係,是如何在團契中,建立你跟神的關係。

保羅也分享了一個經文,直接表達他對人的關係是如何建立在神身上,在《腓立比書》一章3-5節寫到:「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我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地祈求。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地(團契)興旺福音。」
「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我一直覺得這句話很美,保羅一句寫給腓立比教會的話,我們就自然而然看到他所流露出的情誼,直接從對弟兄姐妹的思念,想起這樣的事情值得感謝神。

保羅轉化這樣的思念,變成可以為他們祈求的動力。最後那句同心合意原文也等同於團契這個字詞,這也是源自於保羅對這個群體的在乎,從思念中,在那個年代能夠碰面應該是一個很奢侈的一件事,沒有臉書(Face book)可以去即時更新彼此狀況,但也因為這樣,那樣的思念可以變成很大的助力去感謝神,並且帶著喜樂的心去為大家祈求,就因為保羅在乎這段美好的關係。

團契是一種緊密關係,我們跟教會的弟兄姐妹本來是沒有血緣關係,卻因為我們願意成為彼此的思念,一起去分享福音,為神付出而能夠更加的成長。

以前剛進入大專團契時,對團契懵懵懂懂啊,我那時候也對於團契不知道怎麼去參與,就在剛開學沒多久的時候,我去參加中區大專聯契的迎新,那時候在一堂課程分享中聽到傳道分享一句印象深刻的話,他說:「當你願意認同團契,不是團契做了什麼讓你去認同它,而是你選擇了認同,開始從付出做起。」

這句話讓我對於團契有了比較不一樣的看法,我不會計較團契是否為了我做些什麼,而是我願意成為團契的一份子,去試著付出,而這個付出本身,就成為了我認同的證明,也是因為這個認同從付出做起,而漸漸體會到神,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就如同保羅那句想念你們就感謝神的心境一樣,我們也總是在團契這個跟人的關係,見證到自己跟神的關係可以如此緊密。

願意去跟神說,「這是我要的團契,我願意在神裡面,建立這份緊密的關係。」這樣的我們不再需要去想各種理由,來遠離去團契這件事,反而是可以再去思考,我們從愛那身邊的弟兄姐妹當中,看見神對我們的愛,團契就不再只是一個地方,一個聚會的時間,也不會因為出了社會變得忙碌,而無法去實踐,因為我們與弟兄姐妹的關係,就算忙碌碰不到面,我們也能透過感謝神,為彼此代求,這也成為了我們之間的團契。
PDF 下載

作者: 黃畀予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2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