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西與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過了紅海之後的三個月,就抵達西乃山區(出十九1)。耶和華立刻呼召摩西上了西乃山,向他宣告十條誡命,並且親自以祂的指頭刻在石版上,交給摩西帶下山,以便向百姓宣告。
就在百姓行抵西乃山之前,事先設定了前置性的功課,這三堂課可視為律法頒布的場景,包括:平撫了他們在紅海邊亢奮的情緒,讓他們歸回平靜的心情與理智之外,進而藉由這段路程的各種遭遇,施以他們信心的考驗。如此一來,便可以建立他們往後對這位真神的信任。即使今日的基督徒,何嘗不也是如此,在各種不同的歷練中,都無不隱含著各種屬靈的意涵,讓神的子民認同祂的權柄,尊祂為榮耀。
耶和華如何藉由前來西乃的路上,建立他們對所要頒布的律法之信念,就以一路走來所承受的考驗,來了解神樹立了他們信心的情形,也等於為後世的基督徒留下一個佳範,在起初信仰的道路上,必先學習的三堂課程:
第一堂課
瑪拉苦水——生命交託的考驗
如果耶和華在埃及施展能力是彰顯祂的大能,那麼瑪拉的苦水,則可視為生命交託的考驗。
當選民過了紅海之後,不是立刻就過著世人所期待美好的日子,生活就可以平順而毫無困頓。從過瑪拉的事件可以明白,後頭跟著而來的是曠野這段可畏的行程,信心馬上面臨嚴苛的考驗,這種考驗就是要百姓對這位剛行過十大災殃的耶和華,建立充足的信心,信任他們的神。或許對帶領他們脫離法老魔掌走過紅海的耶和華,人人都有充足的信心;這種信心不是藉由他們在實際生活的體驗中磨練出來的。因而,神帶領他們在完全離開埃及之後,眼前出現的是一塊乾旱且是一片荒蕪的曠野之地,與他們寄居四百年之久的歌珊黑土區,簡直天壤之別,兩地的肥沃與貧瘠,立刻分曉。
就此可讓他們了解:埃及的統治者對他們的生命固然產生嚴重的威脅,然而既往的四百餘年中,以色列民居住的歌珊地,環境仍屬埃及的農牧精華地區。只是一出了歌珊,眼前馬上面對四境炎熱、乾燥,一片荒涼的曠野,這給兩三百萬的人口與數以萬計的牲畜、牛羊一大震撼,每個人都深入雲柱所帶的路徑,環境越艱困,眼前生活的條件就與他們所居住的埃及大大的不如,即使當日受到法老的轄制,物質條件也不致如此低劣。頂多從游走大漠的人們,多少傳達給他們沙漠或曠野的訊息,但他們何曾想到也有要面對的一天!眼前如此可畏的場景,這對初離歌珊的以色列民,其內心何等的惶恐。行行復行行,就是陽光、曠野、枯樹、乾旱的大地,更緊迫的是缺水的威脅。
聖經如此描述: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行,到了書珥的曠野,在曠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到了瑪拉不能喝那裡的水,因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瑪拉。百姓一股按捺不住的怒氣,就向摩西爆發了,發怨言的說:「我們喝甚麼呢?」這是曠野之行的第一個考驗,也是與生命有關的考驗。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裡,水就變甜了。就此,耶和華在那裡為他們定了律例、典章,在那裡試驗他們。又明示他們說:你若留意聽耶和華你神的話,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留心聽我的誡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為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出十五22-26)。
神的大能不僅彰顯在埃及境內,讓埃及人看見且嘗到苦頭,就是周遭的各民族也必偶有所聞,以致這些外族也都驚懼不已,連四十年後約書亞攻耶利哥城時,援助兩探子的妓女喇合,對耶和華神行在埃及一切的災禍,知之甚詳:包括後來紅海的分開,百姓走乾地……,都記憶猶新(書二8-11)。
但如今耶和華告訴祂的百姓,這些神蹟不是只叫他們如同埃及百姓一般,在驚懼、無奈與恐慌當中,重要的是耶和華神展示的,不是單單從法老的權勢中拯救他們出來;而是要對百姓施予一種信心的教育與磨練:要他們能永遠記住神施行的大能,並且對爾後所面臨的各種困境,應記取過去神在他們面前所展現的大能力,作為經驗與依恃,同時也樹立起堅強的信心,對這位真神要忠誠以待。就他們自己而言,務必要勇敢的勝過自己的軟弱,猶如之前他們勝過強勢的埃及法老一般。只是才來到曠野的首站,也就是瑪拉,他們的信心就徹底的失敗,而且是失敗得一塌糊塗,完全被人性的軟弱打敗了,就應了古人所說的:「勝仇敵固然不易,勝自己更難」。這樣的信仰態度,是承受不了神即將要頒布給他們的律例典章。
水的缺乏最足以表明物質的缺欠,因為一旦生活中缺了水,生存受到嚴重的威脅,何況已過了紅海,已斷了回頭之路;任何艱難的遭遇,不是只憑一張嘴巴,抱怨連連就可以解決問題。當以神在之前所行的大神蹟作為信心的依恃,肯定神的能力,確信祂的帶領與作為。因為凡事主必有預備,祂的能力無限(創二二14),可在人的軟弱上彰顯祂的榮耀。
話說回來,瑪拉之苦的考驗,終究還是解決了。就在摩西的呼求與神的指令之下,以一棵樹丟入水裡,水就變甜了。再大的艱難,如黑雲滿布,神一出手,瞬間撥雲見日,生活的難題嘎然終止。瑪拉的考驗出現在類似初過紅海的信徒身上,不但可以作為受洗歸了基督之信心的啟示,凡是過河之民,都當體會基督徒與一般世人一樣,擺脫不了生活上的種種困頓,然而信主的和不信主二者之間,不同的是困難危險之際,如何面對的態度,差別就在這兒。
基督徒在面對各種「缺水」的情況之下,就當顯示對神信任的回應,以全然的信心、全然的依靠,交託在耶穌基督的身上,而不是一味的埋怨與妄自評論。屬世的生活遭逢缺水是必然的,但信心的生活是可以化苦水為甘甜,這是每一位基督徒必學的功課,也是絕佳的考驗,遭遇困難發怨言是無益的!瑪拉一事提醒後人,要奔走天路,就得先經歷一番信心的考驗;怨言不絕,必傷信德。
再說,沒有經過瑪拉的缺水之苦,豈感受得到以琳泉之美?原來耶和華神早為他們預備了十二股水泉與七十棵棕樹的休憩之地,只要他們忍過瑪拉之苦,就可通過信心的考驗,有甘泉可享用。可惜!這次的考驗,以色列民顯然不及格了。「十二」與「七十」或許是一種表徵式的數字,否則幾股泉水與些許棕樹,豈足供百萬雄師的飲用,以及遮蔽炎熱的日曬呢?但不必杞人憂天,尚有雲柱的同行。緊接其文之後就說到:「他們就在那裡的水邊安營」。這句話,說明了水與樹帶給了他們在曠野的行旅中,得到了片刻的安歇。
沒有任何一個境地不是這位神所不知道的;也沒有一個安歇之地不是神為他們預備的,只是耶和華要讓他們先嘗苦味,再給甘泉。神難道不會直接帶領百姓到一個水足樹多的安歇水邊嗎?但無需懷疑,這兩地的安排不僅讓當日的百姓體會到信仰的道路原是神的預備,也讓後人可以了解神作為的意義為何。若終日享受的是甘如飴的日子,哪會感受到神恩典的喜樂;何況人生本就是要面對許多的苦境,基督徒就是從困境中體會到神的恩典之美,才能提升信心的水平。這種旅途的考驗不單是一種屬靈的操練,也是一項屬靈的功課,才能堅定他們對即將領受的誡命,也就是神的話語,當然包括十誡,全然的接受與尊重。耶和華既能讓他們從苦中轉為甘甜,祂擁有絕對的權能,所以這種操練而來的體驗,可以讓他們對神的帶領與祂的話語,更深信不疑。誠如義人約伯的感受:「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這是義人約伯的感嘆,也是世人共受的人生,然而這位義人也感受到,唯有這位神「能將生命和慈愛賜人,眷顧保全人的心靈」(伯五7,十12)。
瑪拉的缺水是考驗的開始,曠野的缺糧,考驗更大。不同的功課,卻是同樣的測驗,前者是缺水,後者是缺糧。
第二堂課
拾取嗎哪——生活交託的考驗
瑪拉的缺水固然是一門苦練的功課,也不過是曠野旅程起頭,而緊接其後的以琳的甘泉,也不是行程的終點,當走的路尚遠,每個人的一生,既操在神的手中,也得看他對神的信心。可惜的是以色列民儼然是一個健忘的民族,顯示的是一群失敗的形象者,之後一幕幕失敗者的歷史,不斷的重演。
進入曠野,不可否認的,會眾所遭遇的威脅,不是缺水就是缺糧,這樣的境遇都是信心的考驗,但以色列民怨聲連連,一再的以怨言取代了祈求的心。以色列全會眾向摩西、亞倫發怨言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出十六2-3)。
事情的終結告訴每個世代的人,最後神還是都解決了他們所需用的。難以相比的是,在曠野的四十年中,百姓只有因為悖逆神而喪命的,沒有一位是因饑餓而身亡的;他們的怨言只有顯出他們的無知與不信。神是全能與信實的神,絲毫沒有惡待他們,歷史所顯示出來的,就是這群百姓信不過神的救贖,聽不進神的話語,壓根兒就是沒有領受誡命的資格。
在之前,耶和華所行,沒有一件不是驚天動地的大神蹟,不過在能力的展示上,都是短暫的,唯賜天糧養百姓的生命,不僅賜予的量很大,足以養活兩百萬的以色列民,而且是曠日持久,不是三兩天的。嗎哪的降下是從離開埃及後第二個月15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出十六1),直到約書亞帶領他們過約但河行抵吉甲,也就是全民行割禮之地,即出埃及第四十年,正月十五,嗎哪才停降(書五9-12),在這漫長的四十年中,除了安息日之外,從不停降。就這樣,讓以色列百姓安然度過大而可畏的曠野,其神蹟不僅驚天動地,而且空前絕後,除了賜水一事堪與相比,再無任何神蹟可以比較,即使每一個神蹟都是那麼的神奇。
不可諱言的,在日常生活中,有水有糧,百姓的內心才得平穩,水與糧是一日不可缺的,缺了這兩者任何一物,生命馬上遭到威脅,雖然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八3),但實際上一天都缺糧不得。試想,會眾面對缺糧之際,內心的焦慮可想而知,有哪一個人遭逢此事能不自然而然的反應,可以保持靜默不語。
糧食是養天命的,一旦斷糧,人必沒命,所以嗎哪的賜予就是生命的賜予,唯有日日供給嗎哪,以色列百姓才能維持生命,嗎哪既然來自耶和華的賞賜,表明這位真神不但是賜生命的主,更是維持世人生命的主。這個大神蹟一顯現在百姓面前,能不震撼全體會眾嗎?想來是非常的神奇。這種震撼必可維持到律法的頒布,而且律法與嗎哪的撿拾有關的條文,還是與十誡關係密切,因為第四誡的安息日條款,就和降嗎哪有關了,何況嗎哪天糧的賞賜顯示耶和華是生命的主,祂的言語如屬靈的糧,可以活出屬靈的生命。這個神蹟的震撼也足以塑造神在選民心目中的地位,有助於他們對神的話語,也就是十誡與任何律法,樹立了絕對的權威。
今日基督徒有誰不會如此;即使就是信了耶穌基督之後,就真能達到「毫無怨言、全然靠主」,完全相信神的話語的崇高境界嗎?答案是否定的。一旦靈性上遭逢饑餓,物質有所缺欠時,鮮少能不怨天尤人的,但唯有相信這位掌管世人生命的神,這樣的態度才是正確,否則再多的埋怨是無益的,事情也得不到解決。倘若基督徒一有所不足,就發怨言,豈不如同三千年前的以色列百姓,在信仰上開倒車呢?怨言只有造成人與神之間的隔閡與撕裂,甚至成了失敗者的標幟。使徒保羅說:你們也不要發怨言,像他們有發怨言的,就被滅命的所滅。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0-13)。
這些歷史典故,不外是作為世人的鑑戒。何況一切的遭遇,也都在神在掌控中。祂降下的嗎哪,乃千古的奇糧,人類歷史中只此時段,往後的歷史中,再也沒有出現這種不勞而獲的生命之糧。這是神的安排與預備,也是在救贖工程上,所作的計畫,以便與降世為人的基督相呼應(約六31-33)。
第三堂課
利非訂之戰——信仰交託的考驗
戰爭是人人所畏懼的,然而戰爭的得勝可以增添個人的自信,以色列百姓在利非訂首次的戰役中得勝,全然靠著摩西在山上舉手禱告而來的。百姓毫無作戰經驗,且遭遇的是善戰的亞瑪力族,他們對此禱告得來的能力,感受必極為強烈!當日這個民族所面對的,也是攸關生死存亡的關頭,過不了這一關,就不可能再往前走,終必消滅。耶和華讓他們嘗到生命受到保障的另一種感受,就是唯有禱告依賴神,別無他法。所以行抵利非訂,讓他們面對與惡族的作戰;這次的戰役不僅是選民在曠野首次的戰役,也是神給予這些百姓更高層級的考驗。
自從他們出埃及以來,耶和華沒有稍稍放鬆對祂子民的磨練,一次一次地把祂的操練加在選民的身上,為的是提升他們屬靈的層次。每一次的戰役,都是攸關他們的行進,也攸關他們的生命。這一次的爭戰,雖然領兵出戰的是約書亞,但勝利的關鍵則在摩西、亞倫與戶珥,三人聯合舉手的禱告。當日: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出十七10-12)。
戰爭的意義,顯示了同心合意的重要,這是一場三加一的戰術,三人在山上,一人在戰場。這一戰固然要百姓出力奮戰,但山上的舉手卻成了勝利的重要關鍵,得勝就生存,戰敗就全民皆遭滅、家破人亡,這個結局是百姓不能接受,也是耶和華所不容許的,以色列民豈能從救贖的工程中缺席呢?這也給了屬靈的以色列民,也就是今日的真信徒,顯示了屬靈戰爭的要訣:屬靈領袖的同心一意,等同於山上三人扶持的禱告;再加上戰場上的勇士約書亞與百姓的忠心奮戰,才能得勝有餘。百姓確確實實的學習了一門作戰的歷練,得勝不僅在乎人的策略,更在乎神能的同在。
可以想像當日在得勝而振奮的情緒之下,每個百姓必也感受到得勝的奧祕,就是同心一意、努力奮戰與神的幫助,尤其是第三者最重要,使百姓再度看見神在埃及人面前施展的權柄與大能,也重建了群眾對這位真神的信心和倚靠。無論是對即將頒布的誡律的承接,以及日後所有的戰役,都存著依靠神的權柄,後頭頒布誡律權威性,再次的加增百姓對這位真神的確信,以及律法的遵循,是這個即將建立的神國,非常重要的元素。以便世世代代,從每個百姓的心中,生出對祂所頒的律法、誡命,堅信而不疑。
所以在經歷了瑪拉與汛曠野兩次怨言的失敗之後,因為有了利非訂之戰的得勝,總算拾回了他們對神的信心,經過這三堂課的學習,終抵西乃山面晤神。屬靈的選民,信心的建立也不是一蹴可成,總會在人生道路的每個階段,接受各樣的考驗,縱有困境,只當對神一味的交託,堅守不移的信心,才能持定神所賜的永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