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高級班教材第七冊)
以斯帖記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黃志傑傳道

一.  本卷作者

根據聖經內外證,均無法確定作者。但是第九章20節記載「末底改記錄這事」,可能影射本卷是末底改所寫的。在外證方面,猶太史學家約瑟夫在『猶太古史』中,以及早期教父亞歷山大的格利免都認為本卷的作者為末底改;可是,在猶太法典他勒目中,只記載本卷是大公會的議員所著,這議員應該是末代先知和末期拉比文學學者之間,一位並不出名的人。

對於本書作者,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處在波斯帝國統治下,對波斯宮廷的生活和習俗知道得相當多的猶太人。而根據歷史記載,末底改可能就是大利烏(公元前521486)和亞哈隨魯(公元前485465)作王時提到的宮廷官員末都卡。

綜觀以上的證據,末底改是本卷作者的機率頗高。

二.  歷史背景

本卷是舊約歷史書中,最後三卷中的一卷。這三卷分別是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和以斯帖記。這三卷都是記載以色列人在被擄70年後,由巴比倫歸回那段時期所發生的事情,所包括約有一百年的時間,自公元前536年至432年。其中包含三次歸回和兩大重建時期,就是公元前536516年,由所羅巴伯和耶書亞帶領的重建聖殿和信仰時期;和公元前457432年,由尼希米和以斯拉重建城牆和信仰復興時期。這時期有舊約時代的最後三位先知,就是哈該、撒迦利亞和瑪拉基。假若要有比較廣泛的了解這時期歷史的全貌,就需要全盤了解這六卷。這是一段以色列人信仰與民族復興運動的歷史。

本卷一開始就明白的表示,當時的王朝是波斯王朝。國王是亞哈隨魯王。一般認為亞哈隨魯就是薛西斯。薛西斯的父親大利烏給我們傳下一些著名的銘刻和浮雕,其中之一顯示大利烏坐在御座上,薛西斯站在他身旁。根據希羅多德的波斯戰史和其他資料得知,薛西斯是個高大俊美的國王,在內政上被認為是個拿不定主意、易受諂媚和奸臣的影響、處理內政委實不高明的君王;在愛情上是一個善妒的情人;但在戰場上,他卻是一個雄才大略、運籌帷幄、兇猛、追求達到目標的強大領袖。薛西斯做王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485464年,介於第一次歸回與第二次歸回之間。

本卷所發生的地點書珊城,在烏萊河的左岸,土地肥美,氣候溫和,遠在公元前3000年的巴比倫石碑常提到這城。此城是波斯王國剛比西斯王時代所定的國都,地理位置位於波斯王國的中間,即在今天的伊朗境內。在考古界中,此城常被提及,因為漢摩拉比法典就是在這城中被發現。聖經中許多對神忠心的前輩,如但以理和尼希米都曾住過這城,該城在當代應當有許多以色列民住在其中;根據聖經記載,波斯國的國界從印度直到古實,乃當代歷史上最大的國家,統管127省,每一省都由一位行政長官負責民政和軍事,這位官員稱為總督,由波斯王委任,有權參與國策。與巴比倫和亞述比較,地方自治權更多。

順道一提,當時的世界是相當熱鬧的世代。希臘正處於黃金時代,伯里克利正建立影響今日民主政治的基礎,文化戲劇也有很高的成就;哲學家釋迦摩尼、孔丘在東方誕生,蘇格拉底、畢達哥拉斯則在希臘出生;中國正處於春秋時代,越王和吳王之爭,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現在進行式。

三.  寫作目的

對以色列民而言,本卷的宗旨應該是使以色列民知道,歷史中的祖先曾經遭遇大難,但是神巧妙的安排,加上先祖們的信心和團結,終於化解困難。所以才有普珥日的設立。

對今日的我們而言,神將本卷放入聖經當中,絕對有其用意,而不會只要我們知道,一個古老遙遠東方的故事而已。今日我們讀以斯帖記,當中的記載要告訴我們,神如何隱藏在歷史中,用許多人未想到的方法,拯救義人,懲罰惡人(詩五十八1011)。

四.  寫作時間

假設本卷為末底改所著,那著作時間應該就在亞哈隨魯王年間,以斯帖當王后以後數年間(斯二16)。也就是公元前479464年之間。

不管時間如何晚,都不會超過公元前二世紀,因為次經馬加比傳下卷,第十五章三十六節,有提到普珥日。所以本卷著作時間,絕對不會晚於公元前第二世紀。

五.  本卷地位

有一段時間,猶太人反對以斯帖記成為他們信仰的經典,因為全書隻字不提「神」的名字,宗教的要素(如禮儀、律法、約等觀念)也不存在。而且,書中提到的普珥日並非源出摩西律法,不屬正統信仰。不過,還是有許多猶太人認定本卷的價值。猶太人為使本書更具宗教意味,在七十士希臘文譯本中加插了以斯帖和末底改的禱告文。

以斯帖記被編入正典的時間最早可追溯至主後九十年,當時猶太拉比在雅麥尼亞舉行會議,擬定猶太教正典時被編入。這次會議雖然如此決定,卻未能完全平息爭論。不過本書卻一直很受猶太人歡迎,與路得記、雅歌、傳道書及耶利米哀歌統稱五詩卷,而受歡迎程度更遠勝其他四卷。

基督教界在編輯聖經正典時,同樣有人反對將以斯帖記列入正典,認為全書缺乏宗教色彩,普珥日與基督教信仰無關,書中充滿濃厚民族主義與血腥行徑等。早期位於小亞細亞的教會多不贊成把本書列入正典。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主耶穌所接受的希伯來聖經是有這一卷的。在許多爭論之後,於主後三九七年迦太基會議中,大公教會終將本書納入正典。

本卷雖然從頭到尾,沒有出現神的話語或動作。但是,從事件的前後,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發現神的作為,真是無處不在。很值得我們仔細研讀和體會。

六.  本卷大綱

聖經作者因為神的默示,著作各卷時,並無分段,後來因為閱讀的需要,所以許多版本的聖經,幫讀者分段再加註每段的主題;但是,並非每個版本的分段都一樣,所以基本上,我們可以依據自己的觀點,分不同的主題來分段;以下提供幾種不同的分段法,提供大家參考,從大綱開始了解經文內容,有如鳥瞰整卷,是有益於了解經文的。

1.       逐章:

a.       廢后 

b.       立后 

c.        滅族

d.       尋助 

e.        設筵 

f.        得榮

g.        轉機 

h.       開路 

i.         普珥

j.         光明

2.       兩段式:

a.       危機突降一~五章。

b.       危機過渡六~十章。

3.       三段式:

a.       波斯王的筵席一~四章。

b.       以斯帖的筵席五~八章。

c.        普珥節的筵席九~十章。

4.       事件分段:

a.       亞哈隨魯廢王后瓦實提(一122)。

b.       選立以斯帖為波斯皇后(二118)。

c.        末底改立功救亞哈隨魯(二1923)。

d.       哈曼滅絕猶大人的陰謀(三115)。

e.        末底改與哈曼互相角力(四1~五14)。

f.        末底改得賞賜哈曼羞愧(六113)。

g.        哈曼死在自己的木架上(六14~七10)。

h.       因應哈曼的陰謀宣新令(八1~九32)。

i.         末底改成為宰相施善政(十13)。

 


作者: 黃志傑傳道
出版社: 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教牧處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