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高級班教材第六冊)
約伯記

人受苦之謎

賴英夫傳道

前言

自人類始祖犯罪開始,全地被神咒詛,世上充滿苦難,故云:「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伯五7);世界是苦海,人生有痛苦,這是大家默認的事實。苦難層出不窮‚情況干百萬種,世間充滿不幸;然而,有人是罪有應得,惡有惡報;有人卻是無辜受苦,不知原由,令人困惑不解;約伯記全書四十二章,內容極其豐富,文章獨創一格,其主旨在解決「義人為何要遭受苦難?」之人生重大問題。

約伯記是認識苦難的智慧書,對人類有極大的啟示,譬如世上有苦難、人生必遭難、靈界之奧秘、信仰之楷模、處世之原則、靈修之造就、苦難之結局、真神之美意、撒但之凶殘等等,並論及科學知識與人生哲學。這對一個追求認識神的基督徒而言,都有查考研究的重要價值。

約伯記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偉大的文學傑作,西方文學家稱讚道;「約伯記乃人類心靈中所產生出來最偉大的傑作。」(雨果);「約伯記是世界文學上的金字塔。」(菲利普、西亞伯)。其文體華麗,內容浩瀚,體裁包羅萬象,有小說、戲劇、散文、詩詞之結構,字裏行間可揣摩出許多寶貴的道理,讓愛讀者仔細品嚐之下,得以心滿意足。

一.  約伯記作者

約伯之名,其意為受苦、遭難。本卷聖經即以主角約伯之名命名,闡述約伯一生中奇妙驚人之境遇,啟導人明白遭難不一定因犯罪,受苦蘊藏著神的旨意。由於本卷內容真實深刻,有如親身經歷,除非主角本人,實難作如此詳盡細膩之描寫;況且約伯自苦境轉回又活了140年,有足夠寫作的時間;他也將本身的感受和慘境、怨言和軟弱全盤托出,更能讓讀者感受真人實事的心路歷程。

再者;以西結書中清楚提及約伯之名,與挪亞、但以理並列(結十四1420),雅各書中論及約伯的忍耐(雅五11),可見約伯真有其人,並非虛構,其見證千真萬確。雖有人認為本卷是摩西、以利亞‚或所羅門時代的人寫的‚但無充分證據;因此‚認為是約伯本人的作品最為可靠。不然‚就是在約伯及其三友身旁沉默靜聽老人言的以利戶所記錄的(伯三十二47)。

二.  約伯記背景

1.       本書主角

約伯記是用鐵筆銘刻在石頭上書寫的‚可反映出其時代背景之古老。七十士譯本附註裏,依據古時傳說,約伯是創世記中謝拉之子,亦即以掃之孫,亞伯拉罕之五世孫(創三十六;101333);若然,約伯即係以東地第二個王約巴(創三十六33),誠如猶太拉比之推斷。亦有人認為本卷主角約伯,係雅各第九子以薩迦之第三子約伯(創四十六13)‚但此處之「約伯」‚其原意為「回家、歸回」‚與約伯記之「約伯」意思不相同‚故以前者來推斷較合理。

2.       本書年代

顯然可知‚本卷之背景是在距今約35003700年前之族長時代‚因為約伯之年齡與當代族長相近,當時所用之銀幣(伯四十二11)、樂器(伯甘一12,三十31),與創世紀時代所用者相同。

本卷書既未提及以色列民的歷史,又無選民的宗教禮儀與制度或祭司禮儀之記載,而約伯僅以一家之主與神僕之身分獻燔祭,且祭牲以「七隻」為單位獻給神(伯一5,四十二89),可見是古老的崇拜儀式;再者,當時是以牲畜之數量作為計算財產之標準,故可推斷本卷之時代必在摩西律法時代之前,挪亞出方舟獻祭之後。」(創七l4,八20

3.       故事發生地點

古代以家族族長為地名的很多,而烏斯是閃的孫子、亞蘭的兒子(創十23;代上一17)。烏斯地即亞蘭之子烏斯所居住之地,可能是在巴勒斯坦與亞拉伯之交界地帶,由北順延至以東,向東伸展至幼發拉底河,亦有人認為即迦南地東南之以東地。據古代傳說,約伯之本家在加利利海東方之浩蘭平原,土地肥沃,五穀豐登,過去以人口稠密著名,今已成廢墟。

無論如何,本卷聖經具有濃厚的上古時代遊牧生活的氣氛,人物係亞伯拉罕早期之後裔,地點在迦南地之東方,時代約為以色列人旅居埃及之年代。

三.  本卷分段

1.       義人約伯受試煉

a.       約伯的昌盛(一15)。

b.       神允許撒但的試探(一612)。

c.        財失人亡(一1322)。

d.       身長毒瘡(二110)。

e.        三友安慰(二1113)。

f.        自詛求死(三)。

2.       約伯與三友之辯論

a.       首次辯論(四~十四)。

b.       第二次辯論(十五~二十)。

3.       以利戶的責言與教導(三十二~三十七)

4.       全能者的勸誡

a.       神以萬物之奇妙造化詰問約伯(三十八~四十一)。

b.       約伯向神自卑且認罪自責(四十15,四十二16)。

5.       約伯加倍蒙福(四十二)

四.  研讀須知

約伯記被編置在舊約聖經的中央部分,為五卷智慧書之首,它能使人認識苦難的因由、意義和益處,明白遭難者之痛苦感受、含冤心態、和憤懣情懷,使人更認識真神之偉大,更了解世人的軟弱,從中獲得屬靈的智慧以造就靈性。研談本卷之先,應有某些理念須了解,茲分述如下:

1.       認識撒但本質(啟十二9)—能明辨善惡

「撒但」係敵擋、反對之意,其思想行動專門反對真神,牠本是犯罪的天使、害人的魔鬼。「魔鬼」,係讒謗、誣告之意,牠不但向人毀謗神,且在神前謗讟人、控告人。牠又稱為「大龍」,係吞噬、殘忍之意,牠要殘忍待人,且吞吃神的兒子。大龍就是那古蛇,「古蛇」有靈巧、迷惑之意,牠要狡猾地騙人,以迷惑普天下。故有學者如此詮釋;「撒但在地上為神作了人類的檢查官,卻在天上作了人類的死對頭。」

2.       遭難並非偶然—不要發怨言

禍患原不是從土中出來;患難也不是從地裏發生(伯五6),苦難來臨並非偶然。苦難之背後,看不見的靈界裏,撒但與神已在爭辯;若非真神答應,患難也不會臨身。是故,基督徒遭遇患難都有神的美意與安排,誠如約瑟所云;「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五十20)。

3.       患難是有限度的—靠主能忍受

神對撒但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他。」「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伯一12,二6);可見神給人的考驗是有限度的,祂決不容許我們遭受患難超過我們所能忍受的程度(林前十13);倘若過於所能受的,祂總要給人開一條出路,叫我們忍受得住。是故,信主的人有主可靠,就可將一切憂慮卸給神,因為神顧念我們(彼前五7)。

4.       要明白神的美意—要心存盼望

慈愛的真神憐愛祂的子民,祂願意萬人得救進天國,祂盼望每個人都追求像天父一樣完全(太五48);為此,祂藉百般的試煉,熬煉人的信心,要人忍耐到底而成功完備;好比被火試煉過的精金,得以永存不朽壞的天國;並藉試煉中能靠神忍耐,而顯出神的榮耀來(彼前一37)。

5.       神答應撒但試探的原因—必蒙神保守

神在稱讚完全人約伯之後,神以約伯為榮,撒但卻妒忌他,開始找理由控告他,然而,神之所以答應撒但對約伯進行試探,乃為證實聖民對神之忠心--約伯信仰之堅貞。倘若對撒但的控告置之不理,則神對約伯的稱讚豈不成為虛謊!

再者,約伯若經不起考驗而離棄神,撒但則能證實控告的話是真理。是故,神遂應允撒但去攻擊約伯;然而祂卻會代替人的軟弱(太八17),以有限度的應允來保守約伯。

6.       人對苦難偏差的觀點—易入陷入迷惑

約伯的四個朋友-以利法、比勒達、瑣法和以利戶,代表了一切人類對於破壞約伯安穩和幸福的天災人禍,人所能表達的意義及看法。然而,前面三個老朋友所作的論斷,嚴重地被一種無情的態度所限制,就是把苦難與罪惡完全混為一談的肯定解釋,令當事人約伯始終無法忍受,因而強辯不休,否認他們錯謬的判斷。可見人類的眼光不足以恰當地了解受苦的問題,因此絕不可輕易論遭難受苦者;誠如約伯所云;「那將要灰心,離棄全能者,不敬畏神的人,他的朋友當以慈愛待他(伯六14)。」以慈愛對待受難者是最正確的態度。

7.       不切實際的關懷最難應付—易招架不住

財失兒亡、身患毒瘡是極大的苦難,但約伯都能以堅定的信心來面對,但三好友似是同情和關心的話語,竟然攪亂了約伯先前不被一切災難所破壞的安寧心境。可見,仇敵的攻擊還能看透而知好好對付,然而親友不切實際的一片好心或一份關懷,卻常讓我們招架不住而不易對付。顯然,真信徒對撒但凶猛的攻擊或許還能對付,但牠詭異的伎倆,藉親友而來婉轉的攻勢,往往使人無能為力,此乃人性之弱點。

8.       人生最難學的是認識自己—故倔強頑固

真切地認識自己的幼稚與有限,是人生最難學的功課。事實上,約伯與友人所辯論的焦點,是在於各持己見,互不相讓,自以為是,毫無結論;是故,神不得不出聲干預。神從旋風中回答約伯,又不住地詰問他,要他思想,自行尋求答案;直到他親眼看見神,認識自己的無知、自義和固執,而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神也責備其三友議論不如約伯,當為自己獻上燔祭(伯三十八1~四十二9)。可見,惟有神的提醒和作為才能使人真正認識自己。

9.       義人約伯為何要受熬煉?—顯露其自義

約伯之缺點乃是「義人自義之心」,這本是雞蛋裏挑骨頭,極不易顯露的。但受苦當中的他,與朋友的辯論裏,自義就嶄露頭角了。在第二十九章至三十一章裏,可發現中文和合譯本聖經中約伯說了158次「我」、二十九章有四十二次榮達的「我」、三十一章有六十二行善的「我」,足見自我中心的人,其自義觀念何其大!神因而允許撒但攻擊他、苦煉他。其目的在消滅義人自義之驕性,使成為謙卑、虛己、順服、完全的屬靈真信徒。

10.    約伯記為義人解開受苦之謎—使靈命長進

本卷使基督徒了解:

a.       好信徒不免受苦,苦難並不一定因犯罪,乃神要造就義人,使之純潔成聖,且榮神益人。

b.       信徒越好,信心越堅強,越能忍耐熬煉,故其試煉較重。許多人因軟弱不配磨鍊,連受苦的機會也沒有。

c.        信徒越試煉,信心越堅定,使其靈程長進,完全無疵,而有資格領受天國好得無比的榮耀。

五.  內容要點

1.       良辰美景-苦難之前

a.       富裕享福(伯一24,甘九6)。

b.       尊貴顯赫(伯二十九711192025)。

c.        慈悲公義(伯二十九1217)。

d.       賢能智慧(伯二十九2l25)。

2.       靈界論戰-苦難之因

a.       首度論戰(伯一612)。

b.       再度論戰(伯二16)。

3.       百般試煉-苦難之中

a.       財失兒亡(伯一1319)。

b.       身患毒瘡(伯二710)。

c.        冤枉受責(伯二9,四69,八45,二十二511)。

d.       親友厭棄(伯十九1319,三十l16)。

4.       人間論戰-苦難之理

a.       第一循環一對三的講論(伯三l~十四22)。

b.       第二循環一對三的講論(伯十五1~二十一34)。

c.        第三循環一對二的講論(伯二十二1~三十一40)。

d.       以利戶之論說(伯三十二1~三十七24

5.       神的回答-苦難之謎

a.       先以宇宙萬物的奇妙造化質問,來見證神的偉大;再以地面上動物的奇妙特性質問,來見證神的榮耀,使約伯承認自己的卑賤無知(伯三十八1~四十5)。

b.       又以驕傲的人、河馬和鱷魚之強壯勇猛質問,來見證神管理萬有的大權能,使約伯真正認識神,厭惡自己的軟弱和自義,而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伯四十6~四十二6)。

c.        約伯的認知有四:

i           認識神的權能(伯四十二2上)。

ii         認識神的旨意(伯四十二2下)。

iii        親眼看見真神(伯四十二5)。

iv       認識自己軟弱(伯四十二5)。

6.       神的賜福一一苦難之後

a.       親情洋溢(伯四十二11)。

b.       財產加倍(伯四十二12)。

c.        又生兒女(伯四十二1315)。

d.       長壽享福(伯四十二1617)。

e.        靈性長進(伯二十三10,四十二5)。

六.  結語

雅各勉勵我們:「弟兄們!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忍耐的榜樣,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雅五1011)。

約伯的故事安慰了無數無辜受苦的義人,使他們明白苦難常常是撒但對義人試探的攻擊;而神之所以許可撒但對義人試探的作為和攻擊,乃因祂對義人的尊重和信任,深信他們不致因苦難而變質,並要藉苦難的磨鍊,將義人帶到更高的屬靈境界。

 

 


作者: 賴英夫傳道
出版社: 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教牧處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