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0期1999年5月)
宗教教育:[宗教教育]中級班第三學年第四季--基督徒的生活、智慧的言語(上)

南區專欄小組策劃

日期課次崇拜共習
6/5約伯記1.感謝主
2.風聞與眼見(一)、(二)
6/12詩篇全家福
6/19箴言1.班訊製作
2.金蘋果與銀網子
6/26傳道書從虛空到充滿
7/3雅歌另一種愛情
7/10價值觀我思故我在
7/17婚姻觀1.婚姻漫談
2.交友知多少?
7/24家庭生活性侵害防治
7/31教會生活雙向溝通
8/7學校生活1.校園點滴
2.認識自己,暸解別人
8/14十一社會生活大哥哥、大姊姊時間
8/21十二升學與就業1.輯美感訓練
2.新里程碑
8/28十三活動
以上填黃色部份,為接下來小組專門策劃,可參考配合當課的共習活動。

註:
茲因初級斑教材版本更動,若有與課本迥異之處,請酌情參考。

第一課 「約伯記」共習課

活動名稱:風聞與眼見(一)

課前準備:請在一週前向學員宣布「蒐集每家信主的過程、起源」,用文字先記錄整理好,以便本週發表。

活動目標:使學員確知自己家庭信主的起源,認知神在其家中的恩典。

活動時間:40-60分鐘。

人數配置:10人以上的班級,可分為兩組,由不同教員帶開進行。

活動內容

一、為公平起見,可依人數事先製籤,每人均抽出一張,按抽籤順序準備上台發表。

二、教員可視學員人數多寡,穿插做勉勵或補充。

三、第一位開始之前,請主持的教員說明:
(1)今天共習活動的目的為了解自己的家人為何來信主,應牢記神揀選之恩典。
(2)提醒學員先「奉主耶穌聖名做見證……」。

四、若人數多,可限制每人發表時間,用鈴聲提醒台上的學員。

五、學員見證完後,教員可蒐集所有見證的稿子,製成報刊或由學員自己編輯,整理成書面資料印製給大家分享。


活動名稱:風聞與眼見(二)

課前準備

一、至少於一週前即宣布,本週共習內容,需請每位學員寫下自己在信仰上的體驗,無論生活上大小的事物皆可。

二、事先依人數準備好紙、筆。

活動目標:使學員發表彼此信仰上的體驗,同時細數神的恩典。

活動內容

一、主持的教員先說明本次活動內容,鼓勵學員儘量思想神在生活中所教導的,舉凡恩典或道理的長進都值得寫。寫作時間是15分鐘,必要時再予延長。

二、剩下的時間,鼓勵學員自動發表所寫的。

三、對於完全沒有體驗的學員,也可寫他在信仰上的感受,或讀經之心得,不勉強其發表感想。

四、作結論:教員將學員中有體驗的,加上自己的體驗勉勵每位學員,從生活中藉禱告多方面去認識神、親近神,信仰必能日日長進。

五、會後教員可就學員所寫的內容,適當加以輔導。


第三課 「箴言」共習課

活動名稱:金蘋果與銀網子

活動目標:了解什麼是不該講的話,將不好的話語改變成為對人有幫助的話。

課前準備:影印教學資源 給學員

活動內容

一、分給每位學員「教學資源一」,從「弗四29」不同的譯本中,大家動動腦,作綜合整理。

△列出什麼是不該說的話(壞話)--骯髒的話、傷害別人的話、咒詛人的話、自誇的話……等。
△列出什麼是應該說的話(好話)--鼓勵人的話、安慰人的話、祝福人的話、有建設性的話……等。

二、請每位學員想出自己聽過或說過不該說的話,教員將實例一句句列在左邊(黑板或白報紙)。列完後,讓大家看看這樣的話聽了是否對別人有幫助?

三、相對地,讓學員思考,改正每一句不該說的話,使其成為對人有造就的話。

四、請教員參考教學資源二作結論。

教學資源一經文:以弗所書四章29節

一、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和合本)
二、任何壞話都別說出口了,卻要按需要說能建立人的好話,好將溫雅之恩傳給聽的人。(呂振中譯本)
三、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只要說幫助人、造就人的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現代中文譯本)
四、污言穢語,一句都不可出口。倒要因時制宜,說些有建設性、可以造就人的好話,使聽的人得益。(意譯本)
五、恁的嘴攏呣通(都不能)講出垃墋(骯髒)的話,獨獨著講好話,照及時的欠缺來造就伊,互聽的人得著恩典。(台語漢字本)

教學資源二:結論

從今天的共習時間中,我們發現很多人在與人說話的用詞上,仍要謹慎,因為話說得適當能幫助人,也對自己有益。

主耶穌教導我們:「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

凡罵弟兄是拉加(廢物:沒有用的東西)的,難免公會的審判;凡罵弟兄是摩利(蠢東西:笨蛋、傻瓜)的,難免地獄的火。」(太五21、22)

同樣一句話:「你真笨」及「你認真一點就會進步。」結果會不一樣。

《箴言》有許多教導我們言語的經文,不妨常常讀它,增加我們言語的智慧,如:「出言不慎如利劍傷人;言語明智如濟世良藥。」(箴十二18);「說話越溫雅,說服力越強。」(箴十六21);「明智人三思而後言,他的話更具說服力。」(箴十六23)(現代中文譯本)

第六課 「價值觀」共習課

活動名稱:我思故我在

前言

我們對事情的看法不同,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這些看法牽涉到每個人的價值觀。所謂價值觀即你對事物的看法,什麼事情你覺得「對」的、「重要」的、「應該」的,就代表了你的價值觀。而你的選擇和行為都直接受到你的價值觀影響。

價值觀是在成長中逐漸形成的,卻在生活的衝擊和體驗過程中慢慢察覺。肯定對自己重要的人、事、物,今天我們從幾道生活小問題中,來探尋本身的價值觀,進而建立基督徒的價值觀。

課前準備

一、蒐集整理學員的生活疑難問題,約7-10題,並想好引導學員思考的方向。參考題目如下:

1.我現在所讀的課程和我的興趣不合。
2.好朋友向我借錢,我該如何拒絕?
3.父母常因意見不合而爭吵,我該如何自處?
4.補習和聚會的時間相衝突,該如何選擇?(參:腓三7-8)
5.同學邀請我去不適當的場所,如PUB、舞會、KTV、MTV,當如何考量?(參:林前六12、19-20)
6.如何使用零用錢?
7.眼看周遭同學考試時作弊,該如何做才好。(提示:一個基督徒最大的失敗,就是失去基督徒的身分。)

二、準備茶點。

活動內容

一、主領者視學員人數分組,每組約6-7人。
二、分配各組帶領教員和討論場所。
三、各組教員發下預先影印好的問題,由學員視其需要,排列討論題目的優先順序,再逐條進行討論。
四、討論活動進行當中,鼓勵學員享用茶點分享看法之餘,教員應注意觀察學員發表的態度及內容。扼要做紀錄,於每道問題討論結束時,拋出問題,讓學員思考,或做歸納結論,使每位學員有清晰的答案。

第七課 「婚姻觀」共習課

活動名稱:交友知多少?

課前準備

一、將教學資源一、二,各影印足夠老師及學員的份數。
二、教員可先行討論,事先閱讀參考資料。

人數配置:5-10人為宜,若人數較多可分組進行。

教學方法

一、自我評值。
二、發表、討論。

活動時間:30分鐘-1小時。

活動場地:教室。

活動目標

一、瞭解每個基督徒在神面前有責任選擇益友,遠避損友。
二、學習如何做你朋友的好朋友。

預期效果

一、由教學資源一的「交友趣味問答」自我評值進而認識自己在交友上的態度、動機、對象……等認知的正確與否。
二、以討論結果取代命令式教導。

注意事項

一、控制會場氣氛及發言時間。
二、全體教員儘量加入討論,必要時可視實際需要邀請適合此議題的長執、傳道或同靈參加。
三、製造座談輕鬆愉快的氣氛,使學員樂於發表。
四、若能以實例輔助說明,效果更好。

參考書目

一、《做你朋友的好朋友》,李順長著,校園書房出版社。
二、《蒲公英月刊》,第三十三期,1998年12月號,台北市基督教蒲公英協會發行,TEL:(02)2761-2603。

活動內容教員活動(學員活動)教學資源時間分配
一、準備活動:說明教學資源一作答的方式,將問卷發給在場師生答。(填寫作答)資源一5分鐘
二、發展活動:
1.將教學資源二發下
2.由學員自行選題發表意見(分享、發表)
3.教員亦可紓發己見,適時帶動討論氣氛
資源二20分鐘(本活動時間若為一小時,此部份可改為40分鐘)
三、綜合活動:(靜聽)
1.就學員的發表作結論
2.將教學資源三發下,激勵學員有一顆傾聽的心,與朋友深交
資源三5分鐘


教學資源一 

下列有關交友的趣味測驗,正確的寫「是」,錯誤的寫「非」:

1.只要我品格好,人們都會喜歡和我做朋友。
2.基督徒應該和周圍每一個人作朋友,把握機會傳福音給他們;即使是壞人,我們也當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情幫助他。
3.交友的主要祕訣是真誠。
4.社會上公認的壞人,不會有人願和他作朋友。
5.朋友之間,應有通財之義。
6.朋友求職、借貸要我當保證人理當義不容辭。
7.如果我的信仰基礎夠好,會影響朋友往好的方向走,朋友不可能影響我往壞的方向移動。
8.與朋友交往,默默愛他,即使不擅長表達,也沒關係。
9.與朋友交往,儘量討他的喜歡。
10.責備朋友的話不宜太多。若多次修正他,即使都憑愛心說誠實話,也會翻臉。
11.如果朋友來準備向我傾訴祕密,最好拒聽,免得將來祕密傳開,他會誤會是我說出去的。
12.男人和女人之間沒有友情。要嘛,就是過了友情變成愛情;不然就根本夠不上友情。
13.大部分的人喜歡和個性相近的人作朋友,物以類聚。
14.知無不談,談無不盡,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教學資源二 

解答如下:

1.非 基督徒不可能討好每一個周圍的人。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路六26)
2.非 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箴十八24);這等人你要躲開。(提後三5)
3.非 交友除了真誠,還需要智慧、愛心、包容……等。
4.非 財物使朋友增多;愛送禮的,人都為他的朋友。(箴十九4-6)
5.是 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太五42)
或非 你若為朋友作保,你就被口中的話語纏住。(箴六1、2)
6.非 同上行。
7.非 人不可能不被朋友影響,而只影響朋友。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二十七17)
8.非 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箴二十七5)。未曾表達出來的愛心,並沒多大用處(表達友情,有很多途徑,不限語言)。
9.是 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羅十二17)。只要和信仰沒有衝突,我們應儘量討人喜歡。
或非 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我若討人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加一10)
10.是 屢次挑錯的,離間密友。(箴十七9)指正朋友,需要高度智慧。
11.不一定,看情形,但聖經提醒我們:傳舌的,離間密友。(箴十六28)
12.-14. 聖經未給答案,留待大家去體驗人生吧!

得分榜
11分恭喜
8-9分佳
5-7分可
3-4分加油
2分以下有待努力!

以上改編自《做你朋友的好朋友》一書,李順長著,校園書房出版社,23-24頁。


教學資源三

主題:求主給我一顆傾聽的心

求主給我一顆傾聽的心,來觸摸朋友的感受。
求主給我一顆傾聽的心,來同情朋友的軟弱。
求主給我一顆傾聽的心,來體恤朋友的掙扎。
求主給我一顆傾聽的心,來醫治朋友的創傷。
求主給我一顆傾聽的心,來瞭解朋友的痛苦。
求主給我一顆傾聽的心,來幫助朋友的困難。
求主給我一顆傾聽的心,來激勵朋友的士氣。
求主給我一顆傾聽的心,來安慰朋友的憂愁。
求主給我一顆傾聽的心,來供應朋友的需要。
求主給我一顆傾聽的心,來傾聽朋友的心聲。

改編自《做你朋友的好朋友》一書,72頁。

結論:在與人相處當中,我們很難面面俱到,順了姑心,失了嫂意。有時好意被朋友曲解;有時一句無心的話傷了對方;有時會感嘆和人相處比和神相處還困難。但主不是要我們離群索居,不聞世事,求主賜給我們智慧的心,能自在地和眾人相處,也學會如何做朋友的好朋友,相信神必定將「認識好朋友」的機會賞賜給我們。

註:在希伯來文化裡,一個能聽的人才有智慧,能聽的人才能判斷。聽是生命的關鍵,真正能聽清楚的人才能判斷,因為掩耳不聽或聽錯,都會判斷錯誤。(聽→明辨→判斷)

(下期待續)

(原[宗教教育]159期,1999年5月號)


作者: 南區專欄小組策劃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