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1期1999年6月)
藝文特區:[宗教教育]寫於風箏與線之後--滴下脂油的路徑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樂泉、拙樂

刊載兩年多的「風箏與線」,即將截止。回憶陪孩子成長的歲月,內心充滿感恩,誠如詩人對神的頌讚:「祢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祢的路徑都滴下脂油,滴在曠野的草場上。小山以歡樂束腰;草場以羊群為衣;谷中也長滿了五穀。這一切都歡呼歌唱。」(詩六十五11-13)。

孩子的成長是苦澀的,也因這苦澀,攪亂了甜美的親子關係;但只要走在主路徑上,尋求真理指示,仰望聖靈能力,就可以改善親子關係,沉浸歡樂時光。保羅說:「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林前四9)。

他的角色如定死罪的囚犯,所以,他很坦誠將自己如何受苦受難的經過描繪出來,使當時身處信仰環境惡劣的信徒,能得到激勵,同有受苦心志。如今,我們也都成了一台戲,各人的角色是什麼?在這家庭悲劇層出不窮的世代,親子關係嚴重扭曲變形,因著主耶穌憐憫,我家得以在神的愛中享受親子樂趣。

為不辜負主恩,也願更多人能有甜蜜溫馨的家,所以我們一家五口,毫不避諱將家庭生活點點滴滴描繪出來,願讀者能笑納,更願疼愛我們的主耶穌能悅納。

其實,我家生活的點滴不只在此專欄裡,以前就常散見於本會三種雜誌裡,因深感神恩,不吝與人分享。如今,三女已算長大,「風箏與線」專欄也告一段落,但我們(風箏與線)在心靈深處,仍互換著感謝的密碼。

    **    **

「家庭」是什麼?面對這樣一個問題,也許你的腦袋裡會自動浮現那個標準畫面: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窗明几淨、蘭桂飄香……;但我們都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我向你描述抽油煙機轟轟響的廚房、散置玩具的地板、父親的喝叱、母親的叨唸、兄弟姊妹間從未間斷的冷戰熱吵,我說這是家庭,或許你會比較贊同。

家庭--這個人倫綱常中如此重要的環節,對包括我在內的多數人而言,常是面貌模糊、甚至意義分歧的--它是最舒適的棲息地,同時也是最堅固的牢獄;它給你最無微不至的照顧,同時也為你烙下最難抹滅的傷痕;它是你一心繫念同時也最想逃離的地方。

這一系列文章於我是一種檢視的過程,讓我再次思考這片屋簷以及相聚在屋簷下的這群人。我無意描繪幸福美滿的模範家庭圖,寧可用一種比較「解構」的態度來看待家庭中的矛盾與衝突。我相信每一戶人家都有著各自的歡樂和痛苦,與其一廂情願書寫歡樂、製造和平假象;不如清醒而誠實地正視痛苦。

感謝神將我安排在這個平凡無奇卻又獨一無二的家庭裡,並藉此塑造出平凡無奇卻肯定獨一無二的今日之我。在這裡,我無條件地被愛,也不斷學習寬厚愛人,正視痛苦、分析傷痕,並不是為了將不愉快延續下去;而是為了解開枷鎖,唯有如此,我才能攝取到由家庭而來的力量,也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原[宗教教育]160期,1999年6月號)


作者: 樂泉、拙樂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