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林永基

濟貧的緣起

印度的聖工發展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由於聯總的聖工人員不足,教會長期缺乏牧人,過去聖工遲遲未能有所進展,令人們有點沮喪。1995年馬新總會的幾位執事抱著一顆愛主的心,親自前往印度瞭解當地教會的情形,看到了信徒在靈肉方面都非常軟弱,他們動了憐憫之心,向馬新總會報告,提及「印度教會的軟弱是我們的責任,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弟兄」,馬新總會也有了共識,就和聯總共同擬定印度聖工五年的發展計畫,感謝主的恩典,我也參與了其中的訓練計畫。於是在1996年,我奉派到印度協助短期神學訓練,這是一項新鮮的挑戰,因為印度在五月天是全年溫度最高的月分,平均溫度是攝氏40度以上,工作地區是貧困落後的地方,又是第一次舉辨青年神學訓練,所以彼此都是十分陌生。

在印度工作之餘,和幾位印度的專職工人閒聊,當談及有關他們的家庭生活狀況,無意中問及他們的孩子多大了?讀什麼學校?才知道他們的孩子才10歲左右,就已在工作了,為了貼補家用。我們認為這十分可惜,教會中的孩子從小就失學,未來的教會若要發展聖工,可能找不到合用的工人。我們就問他:「一個中學生的學費要多少錢?」這位印度的同工就說:「大概要盧比300元(約美金10元)。」我們心想,這點學費就佔了印度工人一個月生活費的三分之一,假如我們每天少喝一兩杯咖啡,少吃一頓飯,不就可以解決他們的學費?因此我們就決意要幫助這位印度工人,當我們拿錢要濟助他的時候,他就顯得有點不好意思,我們就說明了幫助他的用意,是要他的孩子將來可以更有能力來回饋教會,報答主恩,他才欣然接受。事後,一位協助聖工的同工就如此說:「我們今天可以『手心向下』地幫助人,真是一項大恩典; 受助者他們『手心向上』,接受我們的幫助,實在有他們不得以的苦衷。」當我們表達了這一點點的愛心時,我們覺得非常有意義,主說:「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十42)。

濟貧的回響

回國之後,我就在講台上見證在印度工作的點點滴滴,其中也談及「濟貧的事情」,想不到引起一些同靈的回響,大家似乎也感受到了「印度同靈的軟弱,是我們的責任」的肢體之愛,心想捐助小額的款項,是人人很容易做得到的,不少人就慷慨解囊。這件事也引起了台灣多加團契的關心。

從助學開始

多加團契的負責人就主動與聯總接洽,親自深入印度瞭解教會的現況,並且以文章詳細見證了印度教會的貧因落後,同時也看到教會未來發展的希望。自從神學訓練之後,教會的青年開始推行宗教教育,多加成員認為除了給予他們信仰的栽培之外,也應讓他們多接受學校教育,使他們的身心靈得以平衡的發展。因此台灣多加團契與馬新總會共同推展了以「助學」為主的濟貧計畫,當時引起了不少的同靈的響應,讓平時想關懷世界宣教的同靈有了更具體的關懷對象,因此大家就開始慷慨解囊,同時多加又適時也把印度的濟貧詳情及聖工概況,向捐助者作了報告,使他們與受惠者之間拉近了距離,靈裏的團契突破了空間的限制,這是
一樁美好的事。

力量的結合

為了使這一件美事能做得更週全,多加團契認為必須納入教會的體制內。因為主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約十五5),所以多加團契知道教會中任何一個小團體,都必須聯結在基督的身體──教會,唯有順服教會的指導,使慈善的事可以做得美上加美。終於在2000年11月歸屬於台灣總會的公益理事會,由公益理事會來指導。

愛不可偏差

多加團契的救助工作也從台灣擴及沙巴、菲律賓、非洲。熱心參與的人逐日增加。從多加的濟貧工作開始,我深感於眾多信徒都存有一顆愛心,應該為他們創造出一條更寬廣的出路。讓大家知道如何把信仰實踐在生活上,因為經上說:「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裏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7-18),但是我們不要讓「愛心」的實踐偏差了,因為「愛」不只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行動,更是一種責任!在團契生活中,或許我們已採取了行動,在物質上互相幫補,但是在團契中的愛,不只是物質互助的具體行動,愛是一種責任,所以愛不只是短期間的幫助,愛是要耐心地幫助軟弱中的人能夠剛強起來;例如我們在落後地區進行開拓工作,不只是給與物質的幫助,而是要考慮如何建立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能夠靠主「自立、自養、自傳」。

保羅在各處佈道時,常常是帶著神的恩惠去的,為了造就他們的靈性(羅一11-12),當他們的靈性剛強起來的時候,他們從神所領受的恩惠,勝過物質的幫助。

今日不少的人對於愛心的行動,仍然停留在物質上的幫助,常以各種宗教的慈善行動為例,強調教會也應有類似的慈善行動來表達對社會的關懷,不錯,這是一種愛心的行動,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這「生命之道」在人的心中扎根,若是能夠如此,這對於人們生命的成長才是最重要而且是最根本的幫助,他們必能在困境中站立起來。

所以我們明白愛是一種責任,就要以「他人的軟弱,是我的責任」自勉,在恩典中的人若能看清這一點!就要自我的要求,所謂「己立立人」。當我們有救助的慈善之舉時,要常自省,我的靈性是否長進,否則我怎能幫助他人?我的靈性若沒有長進,所付出的愛,豈不是有可議之處?因此有愛心的人,必須在靈裏追求成長,才不致於讓慈善的工作產生不良的副作用。

對濟貧的幾點淺見

一、濟貧不忘拯救靈魂

主耶穌在世的時候,祂不但滿足了人們靈性的需求之後,也不忘人們肉體的需要,曾經變了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但是祂仍然勉勵大眾:「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約六27),可見濟貧的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受惠者明白先求神的國與神的義,全心信靠主,至於日用的飲食,主必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3-34),所以在濟貧與救靈之間要拿捏得準。

二、濟貧是屬靈團契生活的工作之一

團契的生活就是要促進信徒之間體會屬靈的肢體之愛,能夠作到心連心,手連手,並且在靈修上彼此能培養屬靈的親情,在婚喪喜慶上做到「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5)。尤其在濟貧的事上,最能考驗屬靈的肢體關係。這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事,往往需要通過時間的考驗,但是它卻是能拉近彼此之間的感情與距離,無論是國與國之間,或是地區與地區之間,大家藉此可以感受真教會的同靈真是一家人,這種的「歸屬感」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讓我們在愛到最高點,心中有真理的基礎上,真正在真道上同歸於一。

三、濟貧的工作應出於信徒自發性的活動

濟貧的工作不只是改善貧困的生活,提昇教育的水準,而是給於宗教教育、事工的輔導、讓「受惠者」自已親身體會神的恩典,把信心建立在主的身上,他們的生活若在神的恩典中,必可以得到大大的改善。這些細微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教會可以多多動用信徒成為義工,以認養的方式,自發性地投入人力、財力、物力,它將成為教會發展的一股動力。

四、濟貧是要符合均平原則

信徒之間應互通有無,發揮主內一家的精神,經上說:「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林後八12-14)。為了使教會中的受助者皆可得到適當的關懷,如何在互助中讓大家可以互通有無?使有限的財力、物力作均平的分配,這就需要有專責的機構來處理,原則上每一個慈惠的團契,都應與所屬的教會、或總會結合,聯總可以作資源的統合並規畫濟助的對象,如此必能符合均平的精神。

五、濟貧的收支流向都要透明化

由於濟貧的義工廣泛地參與,可以及時報導聖工的動態、捐助的動態及經費的流向,不但可以達到財務監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讓捐助者可以藉此關懷聖工發展的動態,未來不只是錢財的捐助,或許因為更多的瞭解,會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這是我們可以預見的事,屆時聯總的世界宣教工作,就不乏有龐大的義工為後盾,可以大力地推展聖工,使福音遍傳世界的應許早日實現。

結語

「手心向下是恩典」,我們曾嚐過天恩滋味的同靈,回顧所走過的路,真是佈滿神的恩典;在未信主之前,我們也曾是「手心向上的」人,有不得已的苦衷,因著神的憐憫與人們的濟助,我們今日滿得神的厚恩,我們不可忘記神的恩典,所以今日我們應以謙卑的心,「手心向下」來濟助別人,這不是我們高人一等,而是要感念神的恩典。

綜觀今日,還有許多的地方如非洲、南美洲、東歐、印度、東南亞的內陸、中國大陸等,都是需要我們伸出援手,或許我們只能作一點點的奉獻,但是積少成多,聚沙成山,滴水成河,會讓全世界各教會的愛心動了起來,必然可以帶動各地教會聖工的發展,將來我們在主的恩典上就更豐富了!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3/01/2001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