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81期2001年2月)
靈修小品:門外的那雙眼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車在山裏轉了又轉,將金黃旭升的太陽,轉成火紅西下的夕陽。壞了煞車的小貨車,接下最後淤泥的一程,載送到座落在萬重山間、鑲入半山腰裏的神家山腳下。地上黏土爛泥在細雨中緊緊吸住摸黑用力往上拔行的腳步,近在咫尺丘陵上的教會,像是列祖遠遠望見遙不可及的天鄉。

忽然風雨飄來「青山綠水,有人探;深谷高山嗷嗷待哺的群羊誰來看望?」,帶淚歌聲,哭訴面對難解經文(如「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因與外界隔絕,無人教導,不明真道,又恐失去主恩,只好一切從嚴,用枷鎖將自己牢牢梏住,10年煎熬(引來村民強烈敵對),已至苦難再擔,驚得我一夜,清淚止流不住,沿著臉頰倏倏滑落,漂起山土洞裏的床榻。

天剛破曉,走出洞穴,昨夜黑暗中分辨不出的輪廓,一張張在漸明的晨曦下,逐漸突顯出風寒刻劃在臉上的裂痕和力道;唯一沒有被犁耕過的雙眼,好奇地打量開創天地以來,第一位由遠天飛來的訪客。「哈利路亞」的問安,將泛黃露齒的靦腆笑容,昇華成濃濃的歸屬赤情。

曾病入膏肓,身體孱弱至今的我,好久沒有這樣旺盛的感覺過。接連7天,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學員以低矮板凳為座,鋪膝為桌,急速抄寫,期望老皺的紙張能留住掠過心頭的朵雲和扎心的片語。課堂間時而傳來墨乾擲筆的長嘆,間雜因神言展現的大恩而勾起不堪回首往事的哀鳴。

山裏,聞不到古時奉獻肉味的馨香,一天兩次的乾糧湯水,是同靈從遠近鄉間扛挑拎來,親自耕耘,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的井水與地土出產。狼吞虎嚥,大碗喝湯,像極了沒有文化束縛的婚宴,歡笑蕩漾在天地山林之間(參:歌五1)。

烏雲密佈的雨天,談《雅歌》,講教會榮美。從「願祂用口與我親嘴」的祈求,到主「求你容我得見妳面貌,得聽妳聲音」(二14)的呼喚,轉入良人面對新婦至死忠心深情凝望的悸動:「求你調轉眼目不看我,因你的眼目使我驚亂」(五5)。六十多位飽經風霜的同工,鴉雀無聲地在山穴裏的會堂,仰起綻放光輝的臉面,伴隨雨聲,傾聽堅毅生命情愛的脈動。

講至深刻,難忘「青山綠水,有人探;深谷高山嗷嗷待哺的群羊誰來看望?」的歌聲,心如刀割,情不能自禁,趕緊將目光移往空洞的邊門,不期然的與一雙淚眼相遇:不知曾幾何時,被夜雨滴濕的挑水姊妹,蹲坐門外爛泥,側身入堂聽著。清澈的大眼,在四目交接的剎那,像一對受驚的小鹿,縮回門外,在漆黑的夜暗裏害羞地泛閃照亮一室的光芒。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0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