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81期2001年2月)
見證見證:祂使軟弱的膝穩固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陳豐美;見證/張其能

17歲慕道,20歲受洗歸主;任職於電力公司,工作之餘熱心聚會、聖工,並順服地憑媒妁之言娶主內姊妹為妻。夫妻同心走在主路上的好青年,為何行至中年,美好的生活會變調,且幾乎走到「生命的死蔭幽谷」?張其能弟兄勇敢地見證出自己的境遇,希望能使年輕人引以為鑑。

追求財富

「從小父親常數說親戚、鄰里小孩的成就,並以他們與我們做比較,使我常有自卑感,不能滿足於只當一名公務員。」張其能回想自己追求財富的動機,於是仗著自己的聰明、良好的人際關係,投資股票、電子公司……,近20年來有賺也有賠,曾經在股票市場大有斬獲,這樣的甜頭使他愈做愈大。縱使好景不常,也未能使他心生警惕;1994年張其能辦理退休,領到500萬退休金,部分再投資股票,「這次不到幾天就賠光了!」張其能苦笑的說。

但是撒但的詭計就是叫人不斷「得,得,得!」落在試探中的人,只要還有一絲希望,是不可能「回頭的」。

除了股票投資失利外,張其能也多次被倒會或遇借錢不還、投資工廠遭變數……,他自己反省:「應該是我不善理財吧?就如《哈該書》形容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如此多年累積下來,債務已到不能再負荷的地步。張其能自己形容:「就如同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雖然很輕,但終究承載不了了。」

1998年年尾,張其能的財務終於出現無法轉圜的危機。

困境中的哀告

在求告無門下,悲觀至極點,無法解決困境使他憂憤不已,夜間常問神:「出口在哪?出口在哪?我以前也做了不少聖工,孤兒寡婦來找未曾讓他們空手回;你掩面不看我要到幾時?我夜間的求告你竟掩耳不聽嗎?」

困苦中的張其能聖經只看《約伯記》,試圖從其中找到與其經驗重疊或認同處:

他勞碌得來的要賠還,不得享用;不能照所得的財貨歡樂。(伯二十18)

我也照樣經過困苦的日月,夜間的疲乏為我而定。我躺臥的時候便說:我何時起來,黑夜就過去呢?(伯七3-4)

我的日子比梭更快,都消耗在無指望之中。(伯七6)

祂把我的弟兄隔在遠處,使我所認識的全然與我生疏。我的親戚與我斷絕;我的密友都忘記我。(伯十九13-14)

的手創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體,還要毀滅我。(伯十8)

絕境求死

陷於憂憤中的張其能,思緒也就一直停在負面中,「to be? or not to be?」每天盤據心中,跳脫不出來,就想「既然已被你定為有罪,我又何必徒然勞苦?」他做了一個決定:「死吧!」來解脫困境和痛苦,並表示對神的抗議。下定決心後,張其能就計劃在與某社團去花蓮打球的回程中,跳火車自盡。

然而慈愛的神藉著困苦拯救困苦人,祂終究會引領我們出患難進入寬闊之地。就在張其能去花蓮的前夕,不知情的太太竟告訴他:「其能,我父親來電勉勵我要記住兩件事。第一,永遠不離開你;第二,禱告。」太太這番話使悲憤中的張其能得到很大的安慰,他感受到岳父母和妻子的愛,才恍然明白:「神還是愛我呀!」加上思及自己基督徒的身分,「身體是神的殿,豈容我自己毀壞?」張其能終於打消走絕路的念頭。

再次出埃及

「既然絕路走不成,就要痛下決心不再自怨自艾,想想以後的路該如何走下去?」張其能靜下心與太太商量,決定盡速搬家(本來的房子已被拍賣),他告訴太太:「我們原是屬基督的人,卻又走入紅塵打滾;認真想起來,我們有許多事虧欠神,讓我們再次出埃及吧!」張太太聽到這番話很高興,知道神動工開啟先生的心眼了。為分擔家計她再次就業,且為多賺點錢經常加班到很晚。張其能想到太太的無怨無悔,不禁感謝神賜給他賢慧的妻子。

看到太太的打拼,張其能也認真找事做,但幾個工作做得都不是很順。直到半年前到好友蘇子祥弟兄的公司上班才較穩定下來。

重新回歸天父懷抱認真聚會,撕下臉皮不再維護面子,只求「維生」,不敢追求生活品質,張其能體會到長久未曾嘗到的輕鬆。

在世上雖有所失,但轉念想到孩子的懂事、體貼(女兒常寫鼓勵的小紙條、兒子則始終是最好的朋友),張其能忍不住哽咽說道:「在我最困難時,主幫我留下家庭!」

人生觀的轉變

「對自己的未來不敢再憑人意規劃,全然交託,不敢奢望有甚麼發展,只求糊口。所以再難聽的話,我也可以吞下去。」張其能因所經歷的學會順服神的帶領。他也不後悔曾走過的路,因明白神是藉我們所經歷的來操練、煉淨我們,重要的是神給的功課學到了嗎?

去年很不景氣,有許多同靈可能正陷入與張其能同樣處境中,張其能以過來人的身分誠摯地分享:「人遇到挫折時,一定先用人的辦法去解決,而當人覺得自己還有辦法可用時,就絕對走不出困境,如果愈早向神『繳械』就愈早得到神的幫助。」然而最困難也在此,曾經擁有那麼多怎堪一無所有?情緒陷在自怨自艾中只會讓已成輸家的人輸得更多。「當你不再自怨自艾時,就是神為你開路的起始。」張其能語重心長地提出走出困境的關鍵時機。

他認為,人不能埋怨神,只能接受祂的公平,對全能的神我們能與其爭執嗎?就如同耶和華從旋風中教訓約伯的質疑:「誰用無知的言語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只能用更宏觀的態度來看神的作為,否則狹隘地困於定點將走入死胡同;更無法顯出基督徒生命的層次,因為我們與未信者間最大的不同不就在遇到挫折、失敗、困難時,所表現的層次嗎?

《詩篇》七十七篇是張其能最喜歡的經節,他說:「這段經節正好是我一路走來的心境寫照。」

我要向神發聲呼求;我向神發聲,祂必留心聽我。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地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我想念神,就煩躁不安;我沉吟悲傷,心便發昏。
叫我不能閉眼;我煩亂不安,甚至不能說話。
我追想古時之日,上古之年。
我想起我夜間的歌曲,捫心自問;我心裏也仔細省察。
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
難道祂的慈愛永遠窮盡,祂的應許世世廢棄嗎?
難道神忘記開恩,因發怒就止住祂的慈悲嗎?
我便說: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
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
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默念你的作為。

(詩七十七1-12)

成為前車之鑑

這一路走來,張其能雖然吃盡苦頭,但想到自己就是一個活樣板,可給每一個即將走在人生路上的年輕人看,就知道在主裏沒有白受的苦。他提醒年輕人,不要以為一生皆可平順,就為所欲為,人種甚麼因必收什麼果,如同經云:「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傳十一9)

既盼望成為年輕人的前車之鑑,張其能弟兄殷切希望他們:「因我的失敗得到啟示,並學到人生和屬靈的智慧。」這也是他「撕下面皮」作見證的最大原動力!


作者: 陳豐美;見證/張其能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0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