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2期2002年11月)
主題特寫:邁向21世紀的新旅程

陳榮哲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之人施行。」聖經《箴言》三章27節。

中國童子軍成軍90餘年來,第一支「醫療服務團隊」2002年7月31日在嘉義市市長陳麗貞及童軍會理事長林清強的授旗下,由隊長羅大德醫師領軍前往馬來西亞‧亞庇深山作為期九天的義診服務,展開中國童子軍二十一世紀的新旅程。

八月一日 飛亞庇奔向納巴灣


當台灣一批批遊客向東馬來西亞的亞庇市(KOTA KINABALU CITY),大都會深入百餘公里的「神山」度假,享受炎夏中唯一的清涼;而嘉義市童軍會這一支醫療團隊,卻在真耶穌教會沙巴總會的協助下,七部車浩浩蕩蕩奔向落後、貧窮、傳染病流行的村落──納巴灣‧卡打里路士部落(NABAWAN KATALIRUS),近三百公里的路程,有1/3是沒柏油的紅土路,匆匆而行,為了把握今天沒風沒雨行車容易,隊員心中也只有一個共同的期許──「拔難救苦」關懷那一群亟需照顧的生命。

NABAWAN KATALIRUS村位於蘇克(SOOK)縣南方邊境,人口大大小小只有114人,佔納巴灣縣總人口約1/200,清一色是毛律族人MULUT,以狩獵、種植樹薯、香蕉、玉米為生,依山傍水,地大而貧瘠,出產有限,除了少數壯丁充當閥木工人,賺取200-300馬幣(約合台幣二仟-三仟元)貼補家用外,幾無所得,而每戶卻多是在老少十餘口,生活艱困的程度,可想可知。

毛律人民風淳樸,好客而又知禮,原信奉泛神宗教(ANIMISM)、天主教及婆羅洲福音(SIB),地處深山偏僻村落,海拔一千公尺溫帶,缺乏醫療衛生,因而諸病叢生,所有治病大任都落在巫師Bruno身上,靠野生祖傳草藥,「能好則好,不好靠祈禱」。1993年巫師的妻子中邪,瘋奔山中林間,連巫師都束手無策,後來,真教會傳道人提多與提摩太,在甘多馬傳道的協助下,同心合意禱告合力搜救,果然不藥而癒,復原之後Bruno「返璞歸真」重生信奉真耶穌教會,改名路求(LOCHU),影響所及鄰近村落包括:卡巴拉老(KAPA-IARAU),拉園(LYON)、浪卡望岸(NANG-KAWANGAN)及兵拿倫(BIANUN)四村有八成都改信真耶穌,路求自然被公推為執事。此行一路上吃住全靠他熱心幫忙。

車隊行走於滾滾紅塵的林道,顛跛跳躍,約莫20-30%坡度,步步高升,至下午六時轉入山中盆地,一大群人歡呼列隊迎接,請你相信:老的、少的、背的、抱的、扶著的、坐著的,全都在路口唱歌歡迎您!

晚餐在教會搭蓋的木板餐廳(在台灣應該說是木板寮)用餐,有泰國米飯、樹薯粉粿、土雞湯、少許青菜、山豬肉。在這地方。肚子餓了,忘了四周有上百顆眼珠子溜溜打轉,我以為他們好奇於「用筷子吃飯的怪物」,不經意地表演了CHINA功夫,誰知這是毛律人的待客之道──客人先吃,我、主人,夠誠意!吃你剩下的。

毛律人慣住高腳屋,凌空高腳,有防潮防野獸蛇蟲,板縫又通風,屋子下又可養牲畜家禽,符合一物多用、多功能的新世紀理念。家中隔間少,沒啥電視、冰箱(沒電嘛),更沒有廁所、浴室(沒自來水喲),更不用談傢俱衣櫥了。

晚上,像夜市、像展覽;佈置準備的醫療器材、露營裝備,他們都沒看過,環視四周,都是詫異、迷惑的眼神,一舉一動他們都亦步亦趨,連在陰暗空地灑泡尿,都被偷窺!有不同嗎?小鬼!

中國人腦子靈活,高腳屋教堂下隔間做客房,還留條長廊,遮風避雨。第一晚不適應於「風聲傍影」的傳說,怕蟲怕蚊,先生小姐全隊架起帳篷,密閉式的蒙古包成了新寵。午夜一場風雨吹洗溽暑,帶來陣陣涼風,是一個舒爽的露營夜。

八月二日 求診民眾絡繹不絕


清晨,聖歌繞旋於山谷,雞啼此起彼落,睡夢中心靈有一股舒爽連結肉體慵懶的快感,是遠離凡塵世事羈絆的飄渺感,也是放棄功名利慾的自在感,如一個不留意,那怕是靈魂真的出竅,飛臨九霄,都會讓你無怨無悔。

八點半看診,七時多那一群早起的「人兒」,已大排長龍,這一天的期待,對他們來說是何等的漫長,將心比心,沒錢就醫,對義診的期待與渴望,絕非筆墨所能形容了。

義診分:心靈關護、家醫、內科、牙科;除了嘉義羅醫師兄弟外,台北黃嘉文醫師也來支援,沙巴再配合二位,總計五位醫師、二位護理長、二位牙醫助理、二位藥師外帶我們二位〝蒙古老護士〞幫忙消毒醫療工具、磨藥粉、引導病患,打雜清洗,樣樣都來,一天下來不專業也訓練成得心應手,半路出家的大師級人物了。

看診民眾來自附近部落,不乏全家徒步四、五小時而來的,難怪百來口的村子,看病的多出一倍,讓我們昏頭轉向。抽空忙裏偷閒環顧四週,對每位行醫者的臉龐仔細端詳,猛然發覺他們流露著憐憫與關愛的眼神,細心照料每一個病患,沒有推託和怨言,沒有鄙視更沒有排斥,忘了空氣中夾雜著多少的病菌與汗臭,也視若無睹的清理拔牙的血跡,似乎「心中有愛,力量無窮」,宗教對人心的感召,的確有很大的影響。

一日下來隊友忙碌不堪,為了看完所有的病患,至天黑才休診用餐,隊員們餓了,等在旁邊的孩子們一定更餓!然而,想到暗處裏期待晚餐的孩子們,那一桌有限的飯菜,我多吃一碗,他們就少吃一口,何忍?想到同生為人,兩種世界,心中又是陣陣酸楚,難以下嚥。

今天診療結果較特殊的有肺結核、口腔癌,拔牙不計其數,上百吧!口腔癌的小朋友年僅13歲,嘴巴腫斜歪了,長期潰爛裏邊化膿,牙科醫師幫他抽了許多又膿又臭的黏液,只能給他舒緩,暫時解除些許的痛苦,從他眼神中,可以看出對生命的抗拒與無助,託人塞給他20元馬幣,希望在他一生當中,能善用這一小筆錢。

八月三日 移師甘邦馬里部落


上午十時深入更遠的山區,車行更吃力了,幾度風雨摧殘,紅土更軟,數部深陷泥沼、四輪傳動的吉普車,拉拉拔拔,發揮了很大的功能,使車隊在困難中按時抵達甘邦里馬部落(KAMPUNG LIMA)。教堂外聚集了身著傳統盛裝的青少年,一列擺開,又是上百人,尊重禮俗,在豔陽下一一握手「哈利路亞」祝你平安;在教堂內小孩子高唱「我們是一家人」馬來語聖歌歡迎,連拍帶動,臉露笑容,十分可愛。

甘邦里馬村是納巴灣縣公署(DISTRICT OFFICE)附近轄屬的第五村,人口約300人。因縣公署的設置,村內外有少許柏油路,無自來水,卻有供電,百姓也屬毛律族,早期在1970年代前信奉巴色會(B-ASEL)與泛神宗教,村落居民也有回教徒;1970年代初,伴隨政府農業移民政策,自雙涯亞卑(SUNGAI APIN)及班班(BAMBAM)移民而來,由政府贈送十英畝的農耕地給每一戶墾植,生活獲得改善,在此程中算是較看的過去的村落。也是真耶穌教會在納巴灣縣的中心教會。

為了因應一-五村眾多人口,看診在下午三時開張,經過規劃,秩序井然,很有效率地在三小時中就診了百餘人,當然,一家五、六口同時就診的不乏其人;甚 至有生11個孩子的父親帶六個孩子來,卻無法一一叫出名字的八卦事,可謂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今午我這位童軍蒙古大夫,只能充當「彩色師」幫孩子在牙齒上上色,好讓教會姊妹教他們刷牙,限量一百名,擦得我頭昏腦脹,也體會到牙科醫師昨天拔上百顆牙的辛苦。

傍晚降了傾盆大雨,習慣性地接水洗衣,因為這是唯一一塵不染的淨水,洗滌做飯,村人全靠它,乾季如何克服,就不得而知了。(註:這一帶村落,家家有設一水塔,看來不大,一天夠用,奇怪的是:為什麼不用二個儲水較多!原來,一年有九個多月的午後雷雨,光從屋簷流下的,就夠用了)。

七點青年中心有歡迎會,青少年朋友熱情演出,大夥兒載歌載舞盡興而歸;入夜,教會宿舍上下舖擠滿了人,奇怪的是白天熱晚上涼,人雖多,呼聲此起彼落,累了,倒能一覺到天明。

八月四日 市旗飄揚 澤被黎民


今晨的早餐楊國青弟兄考慮挺周到的,用車子載到二公里村外的華人喫茶店,吃「跌戲」配「鹿肉炒麵」,外加咖啡,很合大家的胃口。

八時三十分小小醫療隊掛上童軍會旗,又開張了。因為昨天開會協商規劃,把掛號、心靈關懷護科、量血壓全都排到教堂內,依序掛號、量血壓等叫號再看診;如此一來,事半功倍,免去圍觀候診的吵雜,倒給醫療服務隊,在未來的工作上獲取很好的經驗,也可避開「開放性肺結核」,不必要之「飛沫傳染」機會。

家醫科黃嘉文醫師這一診,人還算多,病患說毛律話,由路求執事翻成馬來語,再由符憶婉(糊一碗)小姐翻譯成華語,這樣的語言問病方式,全世界大概只發生在納巴灣。

量血壓、耳溫的攤子是林恩順、羅文貞夫妻檔的任務,林恩順還是七月底特地從 法國趕回來放暑假,八月底回去,為了義診,犧牲假期,每個年輕人都像他們這一對,台灣步入空前的太平盛世,就指日可待也!

藥局有醫師娘把關,雖然抓藥抓到職業病,兩個月前才開刀,去除神經瘤右手裹著紗布、固定帶,仍不放下擔子,右手不行,還有左手,賣命地抓藥,我看在眼裏喜笑在心裏:這批人很玄,藥是羅家族捐的,不計成本,不辭辛勞,一大包一大包包出去,心裏想為啥?

藥局裏還有一位笑口常開的女老師──石瑛,是從花蓮來剛考上蘭潭國小當老師,幫忙包藥,邊包邊「愛說笑」,我擔心她包錯藥,監看了一上午,看她手腳俐落,沒機會找到暇疵,真是佩服到家了。

牙科昨天跟今天上午很熱門,雖然牙科部分是與沙巴羅善恩醫師「台馬合作」,看診拔牙,左右開弓,忙了兩個時段約八小時,看了半村子人,150多位,拔了130顆牙,黑紅花白,琳瑯滿目,長短形狀迥異,牙科醫師還拍照存證,如果想看、敢看,隨時候教,保證您三天難以下嚥,外帶噁心一百年。

談到拔牙:馬來西亞城市裏,拔一顆牙的價碼,善恩醫師說約40至50元馬幣(新台幣400-500元),加上從甘邦里馬到城市的交通費,父攜子也得花上百馬幣,加加減減會花去一家子一個月的生活費,所以,讓醫生「秀氣的拔」,門都沒有!

內科羅醫師看診很仔細、問診翻譯較麻煩,一句話來來去去變六句,等的時間比看診時間來得多,從早到晚一百來位,聽診開藥花了九小時,長時間的折騰,汗流夾背、面紅耳赤;還好劉虹伶小姐是個好助手,貼切地一一照顧病患,聲調柔和不急不徐,留給當地民眾一個很好的印象,她說「台灣人」,本來都「祝有愛心嘛!」

幕後英雄在幕後,整天義診最不起眼的是牙科助理和柯俋如護理長,所有的醫療器具的供給消毒都一手包辦,只要醫師喊個術語,器材隨後送到,難能可貴;拔牙真那麼難嗎?記得台灣三、四十年代的拔牙嗎?「關門拔牙術」風行的時候,很多人都嚐過,您懂嗎?

牙科在義診山區通常是大熱門,用具名稱也挺鮮的,譬如:木槌子叫「蛤仔」(HAMMER),螺絲起子叫「矮仔馬踏」(ELEVATOR),拔牙鉗叫「鳥嘴」,還有許許多多的怪名詞,工具種類繁多;加上量身訂做,由台北大元張董、台中光宇黃董,特別合作開發的「行動牙科醫療椅」,只重15公斤,即可承載兩個大男人都不會垮,真佩服牙科醫師將它打包出國,百來公斤的醫療裝備,雖然擔心搭飛機超重被罰,卻意外地受到馬航涂主任的特許,165公斤全PASS,這一趟足足造福了1132人,「萬事互相效力」好事大家做,心存善念,感謝主。

在甘邦里馬二夜三天,食物的種類和變化較多,器具的洗滌較衛生,民眾素質也較好,今晚他們又準備豐盛的菜餚,有馬來糕、紅豆包、紅燒雞肉等,湯還是「紅棕樹心湯」,雖只七、八道菜,在這深山聚落也算得上是「馬漢全席」,夠誠意的;晚上九點有一場「感恩茶會」由楊國青弟兄主持,大家都得表演,童子軍有晚會那有不「秀」一下的道理,兩三下「以ㄅㄡ累娃娃」就玩死他們了,好樂,真是一個快樂的夜晚。

八月五日 前進百里 揮師羅棟


層峰疊巒,應和山間農居,這是一個與世無爭的世界;大清早,晨曦一道道穿透陰霾,拖曳整個大地,就像是電影院晃動的光彩,放映出一幕幕好山好水,讓您徜徉在悠遊自在的心境裏。

八點整阿寶就么喝著要把行李上車,紮實地疊上去,因為要深入距印尼邊境只有二百公里的部落,行車上百公里,經過昨夜的豪雨,沒等大太陽把路曬乾才走,誰都沒把握能順利抵達?

十時,自由心證,路大概曬乾了!七部車又啟動了,教堂外又擠滿了送行的人群,「哈利路亞」口中唸著,握了手還要往胸口碰一下,這才是毛律人的入俗禮,「心手相連、誠心誠意」的意思吧!

車子蛇行了近一小時,路況愈走愈差,正在開闢的這一條新路,據說能通到沙巴東岸,如明年有機會來,想必不再有顛跛之苦。想著想著,人在作夢,車子卻陷入泥沼,幾經掙扎還是無法「自拔」,幾位教會傳道人及弟兄們等不及四輪傳動車來救,乾脆捲褲管推車,「嘿殺」數聲;感謝主,果然有效。

車行近五個小時,烈日炎陽,終於經過牙科醫師「欽定命名」的──桂河大橋;說這座橋,請您別誤會我們到了泰國,因為這一座,除了比泰國的「桂河大橋」小得太多太多之外,沒什麼不同;您也別笑,換您坐上五小時山路的車,這座橋您就會掰成「長江大橋」了。

下午三時,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終於抵達此行最後一站──羅棟(Lotong):教會前有穿著樹皮衣的傳統「銅鑼武士」列隊歡迎,人雖不多,銅鑼聲卻大響,不過村民卻都躲到教會裏面了,盛況不如;說真的,從早上八點等到下午三點半。「日頭赤炎炎」,再笨也會「各人顧性命」唄。

羅棟部落(KAMPUNG LOTONG)四面環山,海拔高度約800公尺,是一個佔地百來公頃的盆地,也是納巴灣縣最靠近沙布律小縣(KOWASAN SELATAN MUKIN SEPULOT)南端較好的部落。

羅棟部落居民大都是毛律族人,約有30餘戶150人,村中設有一所規模不小的中小學,學期中來自鄰近部落的住宿學生就有400多人,沒自來水卻有高科技的太陽能板蓄電,校園寬廣,設備雖不及於台灣小學,卻是納巴灣縣二所中學中之一,這個縣平均一萬人才有一所中學,中學教育不普及,醫療設施欠缺,也正因毛律人生活困頓,無力負擔醫藥費,平常有巫醫的草藥治病就不錯了!

政府在此有補助設置的大耳朵天線,可以接收電視,數量不多,卻使巫醫在當地日漸式微,而巫醫的傳承方式很特別,通常老巫要傳小巫,必須經過天神指引尋找,就是巫師夜裏在村中抓隻雞,用力在喉上劃一刀,讓雞邊流血邊走,搖搖晃晃直到流完,死在那家高腳屋下,那家子就得選一個男孩學巫術。1970年代資訊封閉,土著就靠天生活,這種不太文明的方法,在族人來說,是很文明的。

三點半用午餐,菜色道地野味:高麗菜、茄子、羊齒嫩葉炒小魚、油炸魚、鹿肉、山土雞湯;是毛律人最豐盛的招待。吃過飯就忙著佈置診療場地。

傍晚下了些小雨,不大,隨著放晴,天空金黃,浮雲伴隨,二道彩虹高掛天際,居高臨下,一覽無遺,天造萬物,變化萬千,直叫您嘆為觀止,太美了!

八月六日 哇!好厲害的紅螞蟻


昨夜戀棧可愛的蒙古包,這一程白天酷熱,晚上涼,是露營最佳感受,外帶洗雨水澡,到河裏沖涼,回歸自然的灑脫,是十多年來遺忘了的生活。

早餐時一陣喧嘩,討論憶婉腫大的腳,昨夜,一隻芝麻大小的小昆蟲,不小心停在腳腕,輕咬一下,來不及說拜拜,就被憶婉一掌送上天國,小蟲臨終吐出一肚子苦水,憶婉的小腳就在五分鐘內變形,像蒸過的紅豆沙包,又腫又疼,引發蜂窩組織炎,足足三天,打針吃藥,才有好轉;這就是我們台灣話說的:哇!好厲害的紅螞蟻!

八時30分掛旗開張,人潮洶湧,扶老攜幼,雖然太陽大到可以曬死你,為了看病,再遠的路還是有人來;醫護人員忙了,像長庚一樣,量血壓寫病歷,每件事都很費心,二位護理長手下無兵,指揮權沒了,只有幾位馬來姊妹幫忙,其他還是自己動手;蘇團長也派上用途,做晒衣架,遮陽棚……等,在野外生活他們是老手,愈野外愈能顯身手,深入山區才是童軍訓練最高指標,讓環境改變得更舒適,就是童軍的技能。

一天下來,在台灣不常見的病都紛紛出籠,有:瘧疾、蟹足腫、汗斑、牛皮癬、耳朵流濃、耳朵阻塞、結膜炎、痲瘋、吐蛔蟲、蟯蟲……等。醫療資源缺乏,疾病就自然隨之而來,往往「一人中獎,全家共享」,傳染源不斷,觀念不改,要沒病也難;下次,除了醫療還要開一門「衛教宣導課」,對這地區才有實質的幫助。

今晚談文明與落後,文明的地方好處大家都知道,而落後的地方也有上天賦予他們的生存之道,譬如: 陽光使他們作物成長得更快,好收成,曬黑了皮膚,更健康。(1)雨水給他們滋潤大地和乾淨用水。(2)好空氣、沒污染,我們求之不得的。(3)沒農藥的食物。(4)沒壓力的環境生活;想想:換您五十餘年歲月,在此地,那您作何選擇?

八月七日 竹筒麵香羨煞山民


盆地地形的早晨會有揮之不去的雲彩,群山披上一層薄紗,美麗的風景,連早起的陽光都捨不得趕他走,這個山村子,就是有這麼一幅好景緻。

一群孩子大早就從鄰村過來,東張西望,上下打量蒙古包、手提電腦的螢幕,每件事他們都好奇,尤其是仔細聽他們不曾聽過的「台灣話」,其實沒錯,我們就是第一批來這裏的「台灣人」。

今天的重點工作是衛教宣導。除了衛教之外,白人牙膏捐的兒童牙刷、牙膏,在這次義診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三百多位小朋友,學會了刷牙,也獲得了一生中的第一組刷牙器具,老天保祐,讓他們繼續「刷下去」,才不會有滿口的大蛀牙。

下午忙裏偷閒,一時技癢和幾位土著上山砍竹,為了「秀」一下發源於嘉義的「陳氏竹筒飯」,趁機教他們一些不同的作法,一群人,領悟了其中奧妙,跟著學,果不其然,當夜就有好料下肚,種瓜得瓜,此話不假。義診在下午結束,三站約四天的實際看診千餘人受益,如以台灣的健保成本來算計,每人500元,健保局準要付上50萬元的經費,加上近20人旅費,醫療器材、人力資源,少算這次義診行動是非「百萬莫屬」了。

羅棟之行,記憶深刻,當夜的惜別會全村到齊,可以領會到他們感恩純摯情感的流露。也體驗到在貧苦環境中,生命的韌性,感謝曾經為此行奉獻的每一個人,唯您永是救苦的支柱與行善的橋樑。

今晚曲終人散,醫療隊升起一堆小營火,照亮每一個人磊落的心,凝聚了患難的友誼,每個人述說酸甜苦辣的際遇,也道出關愛眾人的真情,趕快計畫下一次,我們會再來。

八月八日 OH!兵湘岸 明年我來


從羅棟部落驅車約一小時,再改搭小舟,在雨林河流,先順流再逆流推舟,上下四小時就可深入印尼邊界的兵湘岸小鎮(PENSIANGAN),是沙巴州內陸最偏僻的小鎮,可稱北婆羅州最不受外界文明侵蝕的地方,據說平陌百里,一望無涯,路程行舟於熱帶雨林溪流,高冒險,高挑戰,也是最需要醫療服務的地方,因此,大家嚮往,想去,一定得去!

前二天,無意間教小孩,用童軍的三指敬禮,原想留下童子軍的蛛絲馬跡,沒想到「灑豆成兵」,孩子們用三指禮向我致敬告別,這一項永不磨滅,能讓青少年喜好的活動,不問撒下多少種子,想必能發芽成蔭。

教務威廉及安度胡特別贈送我手編莊嚴華麗的村長帽,象徵尊敬我們如頭目,戴在頭上,搭配八天來曬黑的皮膚,加上一條沒洗過的牛仔褲,乍看之下,倒也有點像「番王」了。

今天車行需五○○公里,吃得早,也要走得早;仰望遙遙來時路,行動就不能躊躇,萬一天雨路滑,出狀況,明天的飛機可就不等人了。

一路泥濘,蜿蜒的山中林道,被運木大卡車壓得柔腸寸斷,輪溝深沉,就是小客車再〝用打汗〞(馬來語〝很耐操〞的意思),也沒辦法,一部部被輪流卡住,幸好老天幫忙,每一段不只有過路的四輪傳動車、挖土機、推土機,段段有人幫忙,就這樣走走停停,中午抵達華人喫茶店,暫時茶敘休息。

茶後,繼續前行,不到十分鐘就銜接上半柏油路,可是,別高興得太早,車子水箱破了一個小洞,這下可好,每走半小時加一次水,老天要考驗我們,非得要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困乏其身另外還釜底抽薪,讓我們邊走邊漏水,真是巧妙的安排。

過甘邦里馬,到根地咬用午餐,根地咬是大城鎮,人口多也較複雜,做生意的大都是華人及印度人,要不,就是回教徒,在這個國度,回教是國教,自然就吃香。過了根地咬接上馬來西亞的快速公路(A-WAY),大概是台灣雙線單向道,阿里山公路的水準,時速開70-80,彎來轉去,上坡下坡,心中十分忐忑,早知道就買它「一億意外險」。

傍晚六時50分昏頭轉向,步履蹣跚,到達真耶穌教會沙巴總會,一百多位教友列隊鼓掌歡迎,聽到的是南洋腔的華語,不太一樣,卻「很親切」,血溶於水,同種族就有同樣的親和力,中國人,不是靠「蓋」的。

晚飯匆匆,倒是歡送惜別的大排場,特別感人,沙巴總會特別給每一個人一座錫製小獎牌,很精緻,愛不釋手。

八月九日 大功告成,再見沙巴!


卸下重擔,昨晚一夜好眠,今早將全部成果與感謝在檢討會中,全部表達;沙總也有感於童子軍行善遍全球,作成決定,將組織二個童軍團,一團登記在馬來西亞,另一團要登記在嘉義市,作為永久交流的開始,嘉義市童子軍運動的火花,希望永照沙巴的每一處,更希望馬來小朋友,也能同沐台灣小朋友的福澤,過一個美好的人生。

飛機滑出了跑道,帶著沙巴友人的淚光與祝福,回到屬於我們的土地,九天的親身經歷,終於發現──台灣好!台灣真的是一個美麗島。

感謝的話:


感謝 冥冥之中安排我們這一群傻子相逢、相聚,做了相同的快樂傻事。

感謝 陳市長、林局長、吳局長全力支持,讓我們做得有尊嚴、有信心。

感謝 馬航涂主任給我們協助載送那麼多的行李,還幫我們通關。

感謝 沙巴衛生部副部長以童軍的身分,讓救命的藥品全數榮譽免檢通關。

感謝 沙巴亞庇機場海關,憑著對童軍的信賴,給予我們優惠免檢通關。

感謝 沙巴移民局長官,憑著對童子軍善行的信賴,簽證從三天變成三十天。

感謝 贊助我們的廠商,您們的愛心,灑向這一片需要關照的土地,讓愛發芽、生根。

感謝 三座村千千百百位馬來朋友,吃您們,住您們的,好感動,下次我們有機會,會再來。

感謝 很多很為這次行動效力的人,不論您擔任的是什麼任務,我們都真心的感謝您。

編者按:陳榮哲先生現任:中國童子軍總會--監事、公關委員、人力資源委員、榮評委員中國童子軍國家研習營高級訓練員,任職於嘉義市政府教育局,正在慕道中,以童子軍身分加入醫療服務隊,一路來細心觀察教會醫療服務所作所為,對於這樣的工作倍加肯定,特撰此文以饗讀者,並表達其心意。


作者: 陳榮哲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0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