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謝宏駿

這事以後,耶穌出去,看見一個收稅的人名叫利未,坐在稅關上。耶穌對他說:「來跟從我!」利未就起來,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利未在自己家裏為耶穌舉行盛大的宴會;許多稅棍和其他的人都來參加這宴會。有些法利賽人和屬於他們一派的經學教師向耶穌的門徒埋怨說:「你們為什麼跟稅棍和壞人一起吃喝呢?」耶穌對他們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悔改。」(路五27-32)《現代中文譯本》

身體有病要找醫生,已經病入膏肓卻還以為沒有病,這人處在最危險的情況中,仍舊在吃喝玩樂,不知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也不會尋求治療的方法,不就已經在死亡邊緣了。所以有病一定要處理,不要逃避,勇於面對事實,反而有康復的希望。

我們在靈性上也是如此,「罪」就是一種靈性的病,「罪」使我們與天上的神隔離,無法認識神的存在與本質,因此在靈性上陷於絕望的地步,每日過著虛空的生活,找不到生存的意義,這個病已經很嚴重了,但是如果我們故意遮上眼睛,故意不去理會,病還是在,或是像打了麻醉劑一樣,無所知覺,病仍然威脅我們的生存,我們最好勇敢面對,靈性才有健壯的可能。

利未又稱為馬太,是稅吏。當時猶太人處於羅馬政府統治之下,為收取稅金,政府委託一些猶太人做稅吏,向同胞收取定額稅金,而且會派兵丁協助收取,於是這些稅吏常常假借這個機會,向同胞索取超過政府規定的稅額,除了繳納政府的額度之外,多收的部分就納入私囊,如此貪愛不義之財,為百姓所不齒,不願與他們來往,疏離在社群之外。稅吏雖然有錢財,卻失去人情溫暖,內心被罪所折磨纏累,空虛孤單。

耶穌呼喚利未來跟從祂,給他一個全新的生命、全新的開始與未來;在呼喚的背後蘊涵愛的包容與接納,跳脫罪的綑綁,走出過去的陰影。耶穌知道利未的痛苦與難堪,想要掙扎脫離,卻又沒有力量,生命發出無奈的嘆息,耶穌提出邀請,邀請利未做決斷,生命的決斷。誰說貧困的孩子一定會偷盜,人心一定是貪婪自私的?我們也可以有不一樣的反應與選擇,耶穌給我們一個新的選擇機會,同時也賜給我們選擇的能力。

利未撇下一切所有的跟從耶穌,代表他的決心與勇氣,雖然不能確定將來會不會後悔,可是現在就要作一個決定,現在還猶豫,立即就會後悔。不再戀慕看得見的財富和享受,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世上的物質都是暫時的,利未想要追求那真正永恆的東西。撇下一切所有的,將未來完全交給耶穌,將自己倒空,請求聖靈活水灌入(約七37-38),喝了永遠不會再渴的活水滋潤心田(約四14),生命得更新(多三4-6)。

利未邀請稅吏朋友來參加宴席,希望他們也得到耶穌的釋放與救贖。激發病的意識,才有找醫生的需求;自覺罪的意識,才有尋求赦免的渴望。我有病,我卻不知道也沒感覺,病仍然存在,病還是病。罪也是一樣。我有罪,我卻不知道也不承認,罪仍然存在,罪還是罪。

耶穌與罪人在一起,表示對罪人的接納與同情,不是對罪的縱容,罪要斥責,罪人卻要憐憫。教會是聖潔的地方,要排除罪的發酵與污染,但是對罪人卻要包容與協助(林後十二21)。

自以為義的人不會悔改,也不願悔改,其實在神面前沒有義人(傳七20),自知為罪人才會自責自恨。稅吏到聖殿禱告,遠遠地站著,連抬頭望天都不敢,只捶著胸膛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十八13)。神願意人人悔改,罪人若能回轉歸向神,他以前所犯的罪行都可得赦免。

罪不是一種形式的稱謂,而是價值空無的感受,也是良心譴責的過程,罪帶來恐懼,面對刑罰的恐懼。

有圓規和矩尺才有標準的圖形,有律法才會知罪,所以律法將人圈在罪裏面(羅七7;加三22)。同樣的,我們也要接觸福音,查考基督的信仰,讓基督的真光照到我們的靈裏面,將我們內在的污穢顯示出來,讓我們認識自己的軟弱,承認自己的罪,耶穌的救恩就會臨到我們。

生命需要改變,就從今天開始。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6/01/2001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