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潘誠人

2001年12月1日的選舉,順利產生了新任的立法委員與縣市長,國內外報紙均大幅報導台灣民主政治的成功與政治版圖權力移轉的歷史性結果。多位外籍人士表示:「台灣的民主不是假民主,是真正在實踐民主,過程值得肯定。」有位觀察家認為:「從勝選者向敗選者感謝,敗選者承認敗選並表達祝福的情形來看,台灣民主正以和平漸進的方式前進,……」(註1)。從實質面看來,這是一場成功而有意義的民主學習課程。

台灣老百姓民主品質的提昇與選舉過程的公正性均往前跨了一大步,得到了客觀上觀察的認定與肯定,是居住於此地所有人民的勝利與榮耀。我們深信民主政治制度,程序的公正、建立、維護,與尊重,乃是國家長治久安與和睦的基礎。

《箴言》上說:「公道的天平和秤都屬耶和華;囊中一切法碼都為祂所定。……因國位是靠公義堅立。」(箴十六11-12)。民主政治遊戲規則的公平公正,是朝野互信的基石。權力在「公道的天秤」與公義的原則下替換;以選賢與能,治理國家而制度代替人意的掩飾操控;本次選舉總的說來,往昔利益交換輸送的現象以及賄選的徹底清除……,使一向灰暗黑煙濛濛的台灣上空,呈現了久未目睹的乾淨蔚藍天空。經上所言:「公義使邦國高舉。」誠哉斯言。

成熟的民主國家必有守法、成熟自律、知識充足、熱心參與公共事務,且具有責任感的公民。基督徒是神所揀選、無瑕疵的兒女,有君尊的祭司,是屬神光明國度的國民,如《腓立比書》所言:「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二15-16)。既然如此,更應開放心胸,以寬廣的愛包容一切,忘記族群之間政策看法主張的不同。因選舉辯論、相互攻擊責怪而產生的恨怨情仇,尊重選舉的結果,維護、尊重制度的可貴性,以理性代替激情,人人守法自律,相互包容赦免,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選舉是人民行使政治權利的一種公共規範,它的內涵是一種做出選擇的資格(entitlements to choose,註2),它同時有積極地行使、擁有、參與,或完成決定國家公僕的資格,它關係到人民自由意志的遂行、聲張、請求,與維護。良好的國家、社會,必有尊重大多數人民的制度設計,以遂行多數民意的施政與福利。民主政治已成為居住於此地人民的生活方式,這種民主的框架(frame),事實上已深植於本會制度的設計上,而完全符合這種結構。基本上說來,民主制度是一種具有穩定性的開放系統,雖是複雜的、多變的、在磨合中不斷溝通的;卻使真理愈辯愈明,20世紀權威框架已不復見,如史帝文森於《詩》(Stevens, 1938/1947, p.97)中所言:「強制的秩序是無序(disorder),偉大的無序是秩序,二者實為一體。」(註3)。
主耶穌所悅納的禱告,「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提前二1-2)。當選舉的過程與結果均能令人人(當選者、敗選者、選舉人)誠實以對,不自欺,不自滿,以平等公義相互對待「他者」時,在塵埃落定後,能以擁抱對方代替相互指責,以代禱化解仇怨,神的憐憫賜福,必如甘霖覆庇斯土斯民!阿們!

註1:《自由時報》國際版,2001年12月3日。
註2:《權利》,Michael Freedon,頁10,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11
月。
註3:《後現代課程觀》,William E. Doll,王經宇譯,頁123,桂
冠圖書公司,1999年7月。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12/01/2001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