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2期2002年11月)
時勢評論:失業、待業、就業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穀響

九月23日行政院主計處發布八月分失業人口統計,失業率達到5.35%,失業人口53萬6千人,若以廣義失業人口(加上想工作未找工作者)則逾75萬人,創下歷史新高,令人憂心。

可能因為七月分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才會造成如此高的比例,他們應該稱為待業人口,職場應會慢慢消化這些待業人口。根據統計,學歷愈高者就業機會愈多,產業技術提昇,因此學歷愈高者跟得上技術能力的要求,就業機會當然就多了。反過來,中高齡的勞工技能不足,無法在職場上重新定位,景氣雖有復甦跡象,卻沒有給中高齡勞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聯合報2002年9月24日)。尤其許多企業工廠外移,失業人口遂有惡化現象。

「我目前沒有工作」這句話代表「失業」還是「待業」?前者是消極悲觀的,後者卻是積極樂觀的。同一件事情,端看你從什麼角度想。

有個鞋廠派遣兩個業務員到非洲市場調查,回來後兩個人的報告正好相反,一個人說,非洲人都不穿鞋子的,我們在那裏不會有生意。另一個人卻說,非洲人都沒有鞋子穿,我們的市場非常有潛力,而且沒有競爭對手。

畢業生找工作,當然要慢慢找,所謂「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個人的目標、公司的前途、工作的福利都可列入考慮,最重要的是,信仰的條件也不可忽略,安息聖日可否上教會作禮拜?老闆初一十五會不會拜拜?工作上罪的誘惑如何?可以問問前輩的經驗做參考,教會若有社青團契更好,應該安排類似的課程,如何找工作、換工作?如何接受面試?如何與老闆同事相處?

中高齡的失業人口則可暫時歇下忙碌的腳步,重新思想自己的生涯規劃,藉此空檔的機會,清楚了解自己的性向、能力、興趣、資源與限制,了解不同的工作領域中,成功必備的要求與條件、優缺點、酬勞、機會與展望,最後合理推論這兩類資料的關係,也就是「知己、知彼、決策」三步驟。

終身學習不再是口號,環境在變,人也要變,信仰原則不變,生活手段要變,只有一把刷子是不夠的,還要增加一、兩把刷子,提高自己的生產力,增加附加價值。

保羅在屬靈的追求上立定心志,不認為自己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乃是竭力追求,只有一件事念念不忘,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三12-13)。忘記過去的輝煌、與過去的挫敗,記取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向著未來的明日努力,在主的恩典中,處處有希望。

其實在失業或待業的關卡上也是一個機會,生命不要留白,在這個關卡轉折處,更可顯出生命的衝力,發揮生命的光彩。

「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傳九4)。神既然還留給我們生命一口氣在,就是給我們希望,讓我們樂觀進取,發現自己的不足,再度展開學習之旅,夜間部或空中大學都有許多增強實力的課程,記憶力衰退較差也沒關係,不怕慢,只怕站。

軍事用語說,撤退叫做轉進,前者是退,後者是進,同一件事,不同觀點,產生不同感受與應對作為,基督徒最大的保障是:「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前五7)

所以,「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6-7)


作者: 穀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0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