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4期2003年1月)
真理論壇:曾經艱難──昇天前之以利亞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郭祝壽

經文:《列王紀下》第二章1-14節

人生是一連串漫長的道路,但總有終點,重要的是它的結局如何。

所以「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傳七8)。誠智慧之言也!

經云:(2、11節)「耶和華要用旋風接以利亞昇天的時候,以利亞與以利沙從吉甲前往。」「他們正走著說話,忽有火車火馬,將二人隔開,以利亞就乘旋風昇天去了。」

觀此,讓我們興奮又感嘆,以利亞竟是由「地上走到天上」的!

乘旋風昇天,這是一種殊榮;我想神用這種方式,來接以利亞,必有祂特別的用意吧!可能一方面榮耀祂的僕人,另方面也定那個不信世代的罪吧!

因為以利亞出現的時代意義,乃是要為神作見證,挽回當時國家日漸墮落的信仰,所以他名字的意思即「耶和華是我的神」;他一生都為此目標而奮鬥,可是在亞哈和耶洗別的邪惡勢力籠罩下,真是「歷經艱難」。

現在榮耀昇天,卻是由一連串的「艱苦」日子所奠基(腓三13-14)!

保羅曾經講過:(徒十四22)「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

以利亞的昇天,雖是榮耀,卻是沒有掌聲的榮耀;然而,這可是神給予他的肯定與最高評價!

先知當天已經知道,他將被神所接,可是,他並不大吹大擂,反而安靜前行。我想,或許我們可將他與以利沙同行,所經過的幾個地點,看為他一生奮鬥的人生意義吧!

以靈修生活角度言


1.吉甲:悔改的生活(書五)
2.伯特利:相交的生活(創二十八)
3.耶利哥:得勝的生活(書六)
4.約但河:更新的生活(書四)

將上述四個地點,以其所發生的事蹟所產生的靈訓,可串聯成信徒的生活指標;剛好構成一完整的經歷。

蓋信徒蒙神揀選後,就要把過去舊人的一切羞辱除去,那就是悔改並除罪的生活;緊接著進一步與神相交,支取屬天之能力,才可過得勝生活,然後一切都更新了。

(以上這段說明,乃是大部份傳道前輩先賢所研究過,故不敢掠人之美,並簡單傳誦同享。)(註)

以參予聖工角度言


1.吉甲──使命的認知

以色列百姓在約書亞帶領下,渡過約但河,上岸後在吉甲安營(書四19);神要他們在那兒行割禮,並說「將埃及的羞辱輥去了」(書五9)。

所以,吉甲就是「輥」的意思。但此處以利亞他們所在地之吉甲,當不是約書亞他們安營之吉甲,只是同名卻不同地點。但我們可借用吉甲之含意,來作道理上之延伸。

既然吉甲有「輥」或「圈」的意思,那也含有「繞圈」的意義。繞圈即是原地繞來繞去,那麼就是沒有長進,原地踏步了。

以利亞的工作目標,既是要將罪惡的信仰除去,挽回墮落的趨勢(王上十八21);使得神百姓信仰的尊貴能以重現;那麼他必須由「吉甲」開始出發。

由吉甲前往,站在此觀念的立足點上,這是先知使命的認知!

將過去的羞辱除去,將沒有長進的信仰狀況除去,這就是先知在參予聖工之前,最需要的基本認知。對以利亞說來,他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對以利沙而言,他渴慕聖工及先知的職份,那麼他必先要明白使命的目標,及承擔使命後的責任。

有些人,雖然是羨慕善工,但對自己在當下的使命,卻不甚瞭解;即使參予了,往往摸不著頭緒,甚至打空拳,實在可惜!

離開吉甲,也意味著要有活潑的生命,才可能突破桎梏,突破原地打轉的僵局與枷鎖!

2.伯特別──環境的認知

伯特利,本來是雅各作夢,見梯子的地方,後來他在那立石為柱,敬拜真神(創二十八10-22);然而歷史發展到以利亞的時代,伯特利已經因著南北朝分裂,而墮落變質為拜金牛犢(偶像)的重心(王上十二29)。在此種環境下工作,必格外辛苦。

後來,當以利沙真的繼承先知的職份時,他從耶利哥上伯特利去,即在那裏遭受極大的侮辱(王下二23-25)。所以,工作前,若無事先瞭解狀況,很難去承擔接踵而來的考驗。

就如《以斯帖記》中的末底改,他對於哈曼所設計的陰謀,造成對猶大人滅種的危機,是非常敏感的,也是準確的。這種對外在環境的準確認知,給予他急速的應變措施;因此,他會通知以斯帖,要她以自己王后的位分,盡力拯救猶大同胞。

以斯帖也是一樣,既瞭解外在狀況所造成的危機,她當然也要想辦法幫忙;可是她更知道,除非王向她伸出金杖,否則她還是沒有機會。

因為有這種認知,所以她才會斷然禁食,且要求書珊城內的猶大人為她禁食;靠著如此的方式,她們終能突破眼前的困境,轉危為安!(斯第四章)

難怪,主耶穌在傳道之時,講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來:「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你們若肯領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太十一11-19)

耶穌這些話的用意,即在勉勵我們要認清時代的特性,我們才有可能在其中,以智慧為是,知所適從,終而保守住信仰,於艱難困厄之中!豈不知,這是一個無動於衷的冷漠世代!又是一個神經過敏的挑剔世代!

苟不知時代的特性,尤其是邪惡環境的特性,那真是寸步難行。

所以耶穌強調,「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

保羅甚至教導提摩太,在作忠心的守道者時,必須認識時代。

「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凡立志在基督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後三1、12)

因此,我們對於自己,目前所處的時代,環境及人心,須多一分的瞭解,才可能剖析真理,直指人心。

之前二項,一是對自己的認知,一是對環境的認知;合此二者,則為「知己知彼」,這是爭戰的基本原則。

3.耶利哥──誘惑的認知

耶利哥是棕樹城,水果多,所以又稱芬香之城;它的確是漂亮可愛的城市,凡到過以色列觀光的人,必對它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在這地方,以色列百姓曾因著神奇妙的帶領,而打了美好的一仗,也因此敲開了進迦南的門戶(書六章)。

然而緊接著勝利之後,即是亞干的犯罪,造成了艾城之戰的失敗(書七章)。考查其原因,卻是亞干在戰勝耶利哥時,貪愛所奪財物中的衣服、金、銀等物(書七21)。唉!真是歷史的傷痛;雖耶利哥曾梵唱著神奇妙大能的凱歌,卻也夾雜著選民軟弱受誘的悲鳴!

芬香之城呵!就像它所呈現的,外表可愛,讓人喜歡!

亞干就是「看見」一件「美好」的示拿衣服……,而「貪愛」……。(書七21)

唉喲,眼目的情慾……

以利亞帶以利沙同行,但他們卻不停留在耶利哥,反而繼續前行(王下二6)。往前走,即是「越過」耶利哥;所以在道理上的教導,就是不被如同耶利哥的花之世界所迷惑;所牽繫。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壹二15-17)

可見世上會誘惑我們身心的,有三大方面:即肉體情慾,眼目情慾和今生驕傲。從聖經故事中,我們知道選民因世上的誘惑而失敗的,也多與此有關。

士師參孫的例子,豈不常浮現眼前嗎?!他只為喜歡親近女子,而為仇敵製造了可趁的機會?!他是對肉體的情慾,不知防範,而漸失去事奉的能力!

掃羅王卻又是無法超越今生的驕傲,而不停地追殺大衛,導致國事荒怠!

所以,豈只亞干所見的「美好衣服」呢?!世上悅人眼目的東西,無處不在;真似春城何處不飛花!

後來,以利沙的事奉生涯中,就曾遭遇過幾次類似的試驗,但都被他輕易地化解,足證他在這方面的建立是成功的。就如:當乃縵元帥到以利沙的家門前求醫時,以利沙並不因對方的身分尊貴,而急著攀附權貴,諂媚阿諛,趕緊出門迎接;相反地,他連親自見面也不肯……(王下五8-12)這真是英雄本色,先知本色!

接著乃縵的病得治,他帶著感恩與感謝的心,要送禮物給以利沙,但以利沙卻堅拒不受!

他並沒有因乃縵的禮物,而喪失了自己尊貴的人格,及榮耀神的機會。

相反地,他的僕人基哈西,卻為了些許禮物,而出賣自己的人格!

《列王紀下》八7-14記載:以利沙來到大馬色,亞蘭王便哈達正患病。有人告訴王說:「神人來到這裏了。」王就吩咐哈薛說:「你帶著禮物去見神人,託他求問耶和華,我這病能好不能好?」於是哈薛用四十個駱駝,馱著大馬色的各樣美物為禮物,去見以利沙。到了他那裏,站在他面前,說:「你兒子亞蘭王便哈達,打發我來見你。他問說:『我這病能好不能好。』以利沙對哈薛說:「你回去告訴他說,這病必能好;但耶和華指示我,他必要死。」

為了求問先知的指示,用四十個駱駝馱各樣美物;我想這分禮物也太貴重了;以傳道人立場審視這場面,難免讓人心動。然而,我觀察聖經所記,此時以利沙的反應,似乎都沒被這分大禮影響,他反而很認真地回答,甚至表明「耶和華指示我」;而且最後還哭了(10、11節)。

難得!禮物當前,卻似目無所視;其實是「不動心」。

而且還能憂心以色列人將要受的苦難,而哭了!

這種高尚尊貴的情操,正是以利亞這種類型的先知,所特有的屬靈氣質;而他,也正要教導以利沙……

如斯環境,如斯先知!

真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屬靈大丈夫!

記得亞古珥的箴言(箴三十7-9):「我求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求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

著名的《箴言》,字裏行間洋溢著一份敬虔,但總讓人覺得作者態度雖好,卻是保守的,沒有自信的,缺乏煥發生命的朝氣。

再試著比較保羅的信仰見證:「我知道怎樣為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2-13)

這是何等不同的生命,充滿朝氣,得勝與自信!隨事隨在,都能靠主得勝有餘!

然而,這種生命的意境,是經過體驗鍛鍊,才學會的。因為經過塑造,千錘百鍊,所以生命是深沉的,精純的,自然能由內在的力量,去克服外在的諸多引誘!

4.約但河──阻礙的認知

以色列百姓進迦南的第一個阻礙,即是約但河,那是天險,若不是真神的幫助,他們無法橫渡,也無法穿越。因此,「約但河」的出現,最簡單的意義,就是表明著「阻礙,困難」;人生就是有許多不同階段的阻礙,天國路上,也常有「瓶頸」(難以突破)的時候,在這當兒,你將如何去突破?

無獨有偶,兩次約但河的神蹟,都是神由水中開路。

一次是以色列百姓渡河進迦南(書三、四章)。另次是以利亞用外衣打水。(王下二章)

這兩次事件提醒我們,有些事情的困難度,不是人的智慧能力所能解決的;某些瓶頸,真的不是人力所可克服的。那時候,惟有仰望神,倚靠神,期盼神由水中開路。

的道在海中;的路在大水中;的腳蹤無人知道。」(詩七十七19)

所以,行走天路,要學會凡事靠主,才可能「克服」難關,突破瓶頸。

以色列人過約但河的屬靈意義,是「出死入生」。舊人經過河中,就如放入河中的12塊石頭;新人踏上迦南,又似河中所取12塊石頭,放置岸上。

人生既有許多苦難,困厄,瓶頸,如何出死入生,不能不知!

先知要服事神,也要幫助人;所以,必有許多難以克服的障礙,等待他一一化解;因此,過約但河的功課,不可不會!

二人在約但河邊站住


「以利亞將自己的外衣捲起來,用以打水,水就左右分開,二人走乾地而過。」(王下二8)

因被約但河所阻,只好站在河邊,這就是機會教育了;遇人力無法解決的場面時,怎麼辨?!

以利亞用他的外衣打水,水就分開,二人走「乾地」而過。好大的神蹟,且水也分開非常徹底,露出乾地,讓他們通過。

其實,這神蹟在教導著:憑著人的信心,及倚靠著神的能力。

這點,以利沙是明白的,後來他才會祈求「願感動你的靈加倍的感動我。」(王下二9)

我們依然要提醒:「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不論是個人或者是教會整體,在遇瓶頸而尋求解決之道時,皆是同樣的道理。

以色列的戰車馬兵


他們正走著說話,忽有火車火馬,將二人隔開,以利亞就乘旋風昇天去了。以利沙看見,就呼叫說:「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啊!」(王下二11-12)

以利亞榮耀昇天,那是神給予他的殊榮;以利沙呼叫他「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則是人給他的愛戴!

戰車馬兵乃國家的軍事力量,國防力量,他個人被如此形容,表示他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是何等地大;他幾乎就是國家的力量,戰鬥的力量!

何以一個人,對於國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我想綜合幾點,來作結論。

1.為神國堅持到底

他蒙召後的道路,是一段接著一段,到最後是一站接一站;不論道路是否崎嶇難行,總是堅持到底;「也不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的獎賞。」(腓三13、14)

2.為神國培養人材

他不單在各地訓練許多門徒,且能夠特別訓練繼承者;使將來國中不乏信仰忠貞之工人,能繼續帶領國家的走向,合乎神旨,蒙神庇佑!

如果一個人,一生蒙神選召,又大有能力,竭盡其所能,為神為國為人,奉獻所有,走到人生盡頭,最後進入神國,您說他不可敬嗎?!

3.為神國開創新格

以利亞用外衣打水,水就分開;當然這是極大的神蹟。值得思考的角度是,他怎麼知道這樣做?我想是一種聖靈的感動吧!

當年摩西帶以色列人過紅海時,神吩咐摩西向海伸杖,使海水退去分開……(出十四15-22)

約書亞與百姓過約但河前,也是神吩咐他……(書三7-10)

這兩次都有神吩咐怎麼做的紀錄,然而以利亞過約但河的方式,卻不拘泥於傳統,也不盲從地模仿前輩。

個人以為,以利亞是被神的靈充滿的先知,神要感動他,去克服眼前的困難,那有何難?!只不過可貴之處在於他的心態,不陷於固定的模式,及傳統的窠臼。反而能於「前進不得」的窘境中,靠賴著對神的信心,另開出一條蹊徑。

他不單以一新的方式,行了神蹟,同時也開出了一條路來。其實什麼方式是無所謂(方法沒有絕對的);寶貴的是他得神同工,在所行的道上,彰顯出神能。

以利亞是當世信仰的掌舵者,他一生的經歷,固然傳奇;更可貴的是為信仰奮鬥,於艱苦中所展現的韌性,誠為我們的楷模!

期盼,今日在我們教會的領導階層中,更多像以利亞先知般,因著神的選召,以神的託負為終身職志,不忘卻目標,而一路奔走,直到榮進神國。

同時,也為神國事工的廣闊性與永續性,不斷培育後繼人才;栽培工作是紮實卻屬隱退的工作,如此淡化自己,卻為神國預備更多人才,是何等愛主且廣大的胸襟啊!

值得人們懷念景仰的領導者,必定在他事奉的腳跡中,會為後人留下方向,即使環境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亦必能開創出一條路來,如同以利亞打水,水就左右分開,顯出路來!

教會在彎曲悖謬的世代,要為神發出真理的光芒,顯明生命之道;真需要如以利亞先知一樣,充滿活潑的生命,奮戰不懈,雖在世歷經艱難,相信之後就是旋風中昇天的榮耀!

P.S.
以利沙後來曾呼喊:
「耶和華,以利亞的神在哪裏呢?」(王下二14)
今日,我們想呼喊:
「耶和華,神的以利亞在哪裏呢?」

附註:蔡聖民,《列王紀、歷代志對觀釋義》,台中,棕樹出版社,1977年初版。


作者: 郭祝壽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0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