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5期2003年2月)
主題特寫:閱讀大觀園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陳祥

你讀書嗎?你看書的時間比較多還是看電視的時間比較多?過去一個月你曾經讀過任何一本書嗎?或許你心中有個疑問:別人是不是跟我一樣,都不愛看書呢?

如果你看電視的時間比較多,恭喜你,你與大多數的人一樣,愛電視勝過愛書。如果你過去一個月從沒看過一本書,那麼你約與40%住在都會區的國人一樣,不愛看書。根據「台灣都會區閱讀習慣調查」(註一),台北、高雄、台中三大都會區中有將近四成的人一個月內沒讀過半本書。即使那些真的在讀書的人,花在讀書的時間(1.9小時)也遠比花在看電視的時間(2.85小時)來得少(註一)。

根據1999年台灣出版市場報告(註二),國人平均購書的金額從1997年的624元下降到1999年的536元。或許這與台灣經濟走下坡有關。購書的經費少了,看書的時間被看電視、上網、玩電動的時間剝奪了,有人就會問,「So what?」不看書、少看書又不會怎麼樣,我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為甚麼要讀書?


根據日本作家阿部謹也在《累積人生智慧由閱讀開始》(註三)這本書中的說法,人之所以會讀書的原因有三種:分別是「為生存而讀」、「為具體目標而讀」、「為娛樂而讀」。為生存而讀的意思就是「為了教養」;而為具體目標讀書就是指「實用閱讀」,例如讀食譜或旅遊指南或電腦相關書籍等;至於為娛樂而讀,通常指的是讀科幻或推理小說等等。

如果根據阿部謹也的說法,一個人不讀書或少讀書,可能變得比較沒教養;不為娛樂而讀書,可能較不打緊,因為娛樂的取得方式有不同的類型與形式;但如果連實用書籍都不讀的話,在實用知識取得的匱乏上,可能會讓自己在社會上缺乏競爭力,讓自己陷於不利的環境。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曾經表示:「書讀得愈多,才有愈大的遊移空間。」他的意思是,一個人在社會中往往會被鎖定在某個層次、某個位階與某個地點,如果不藉著讀書來讓自己的心靈擴張,多半會被鎖定在那個定點而無法逃脫。所以不管是為了教養、工作或娛樂而讀書,多讀書的益處一定多過於不讀書。

國人花錢買書的金額不高


可惜的是,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調查,國人花費在「娛樂教育及文化服務」的費用最近幾年都停留在13%左右。如果從1964年的1.2%來看,目前維持在13%的比率,的確可以看出國人在看書的費用比以前來得多;但是和先進國家相比,這個數字還是偏低,因為在這13%中,如果扣掉補習(教育)、看電影(娛樂)或其他娛樂費用後,用於讀書的費用實在非常有限才對。到底國人一年花費多少錢買書呢?從文建會的一項調查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根據文建會委託中國圖書館學會進行的「2000年台灣圖書出版市場研究」,其中51.1%的受訪者半年來從沒買過任何一本書,26%的從來不看書或雜誌,而到底一般人花費多少錢來買書呢?在那些曾經在半年內購書的受訪者中,花費金額最低的為100 元,最高的則為83,000元,花費金額在1.000 元(含)以下的人次為最多。所花費的金額在1.000 元以下佔30.5%,1001-2000元佔14.7%,再其次為2001-3000元的8.4%。

在該項調查中,也可約略看出國人讀書的類型。其中41.5%的人是購買語學、文學類的圖書,其次為購買電腦類的圖書(14.78%),再者有14.35%的人購買工商企管類的圖書。另外,男女在購買圖書的類型上有些許差異,男性與女性最常購買的圖書類型都是語、文學類,各分別佔有31.3%及51.1%,而男性次常購買的為電腦類(24.2%),再其次為工商企管類的21.0%,女性次常則為童書類(17.7%),再其次為藝術生活(11.3%)。

至於文建會在1999年也曾經做過類似的委託研究,其中國人平均購書的消費金額在1997年為624元,到了1999年則降為536元。

為甚麼不看書?沒時間!


台灣少有機構或個人進行閱讀習慣的調查,幾年前「網路與書」這家網路書店創辦時,曾經為了行銷與推廣的目的,委託觀察家調查公司進行了「台灣都會區閱讀習慣調查」,主要的調查對象是過去一個月曾經有閱讀平面書籍之20歲以上的民眾,調查地區分別為台北市、台中市與高雄市,調查方式是採用住宅電話簿為抽樣架構,分別抽取1,751位樣本,以90%的信心水準,抽樣誤差為正負3.0。

從調查結果來看,沒時間看電視的人很少(4.1%),不過沒時間看書的人可就多了多(37.7%),至於導致住在都會區的人無法持續、定期看書的原因或許很多,不過因為「太忙」而無法看書的理由則居冠。忙碌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藉口,反正看書與否在人生事物的重要性排行榜中,所佔有的地位不高,因此住在都會區的國人,多半認為忙碌是導致他們少看書的主要原因。

至於住在都會區的人都看那些書呢?根據調查的結果,不同性別與不同職業的人顯然閱讀的書單有相當的差異。例如,男性所從事的職業與女性原本在台灣的社會上就有差異,所以當閱讀實用書籍反映在書目上,也就不同;男性傾向於閱讀電腦與資訊的書籍(17.0%),投資理財(15.5%),休閒小說(12.5%)、文學(11.2%)。女性最愛好的書籍則為文學(20.9%)、休閒小說(19.1%)、醫療心理(10.9%)、投資理財(10.6%)。

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很簡單,男性基於職場需要,吸收電腦資訊相關的書籍基本上是滿足工作的需求;此外,男性的收入對於家庭而言,在台灣的社會中依舊是家中重要財源之一,投資理財的知識吸取,也成為必要之工作。

但對於女性而言,基於性別的社會建構與期待,女性有相當程度對於文藝會產生認同,因此文學、小說會佔據女性閱讀的前兩項排名。另外,女性天生對於家庭有更多的投入,因此醫療保健、心理的相關書籍也自然成為女性閱讀的大宗。

興趣是看書的主要動機


至於為甚麼要讀書呢?超過六成的人認為是興趣使然,有兩成八的人是基於課業或工作的需要,一成五的人認為增長見聞是讀書的動力之一;由於受訪者可重複選擇,所以一個人可以有很多讀書的動機。

在交叉分析中可以發現,教育程度愈高,因為工作與課業需要而讀書的動機愈強;教育程度愈低,因為「增長見聞」而讀書的動機愈強。這樣的情況與一般的期望相符,由於現在的科技進步實在太快,在職場工作的人必須不斷進修,以免自己遭到社會淘汰。相對的,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眼見外在環境不斷進步,因此也感受到壓力,必須藉由讀書來尋求與社會同步。

從各種國人閱讀行為的調查結果來看,國人「吃軟不吃硬」的個性表露無遺。對於一些比較需要思考、需要消化的書籍,較少人問津;軟性、易讀的書籍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出版社當然也抓住讀者的這種心理,因此走進書店,在琳瑯滿目的書海中,舉目所及,無不是充斥者這一類的書籍。作家也對這種趨勢趨之若鶩,如果你在書店中看到一本書是採用作者的照片為封面,你大概可以想見這本書必為「閒書」,而且夠軟,不必花大腦的腦力就可以躺在床上,迅速地讀完。

這種書到底能夠讓讀者得到多少益處,實在令人懷疑;不過這種趨勢久而久之,必定養成一個人過於單調的閱讀策略,對於他類書籍會漸漸地排斥,因此不僅不能讓自己的智識更為豐富,顯然也浪費了不少時間,如果這些書沒有帶來負面、錯誤的觀念的話。

各大書局排行榜以投資理財為大宗


如果審閱各大書局的書籍排行榜,大約可以看出國人閱讀書目的類別。以金石堂書店(http://www.kingstone.com.tw)或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來看,排行榜會分成文學類與非文學類;不過不管哪一類,軟性的書籍總是居多數,除非對於投資理財有所幫助或具備高度的實用價值,通常一本知識性較強的書籍是不會進入排行榜中。

相對的,以知性著稱的誠品書店(http://www.eslitebooks.com),所標榜的是菁英層的讀者,因此其所推薦的書籍,就與其他書店不同,較著重知識、藝術的領域。

不過,如果要知道哪些書會賣得好,只要看看調查就可以知道了。根據「網路與書」的調查,受訪的民眾最喜歡瀏覽的內容以投資理財的比例最多(14.9%),其次為旅遊的13.5%,休閒娛樂則為11.3%,電腦資訊則為10.3%。

因此,走進書店,你大概可以看到陳列的書籍也都以這些書為主,因為既然衣食父母喜歡這些書,台灣一年出版近三萬冊的出版社,也就樂此不疲地迎合客戶的口味了。

網路讀書


另外一個值得觀察的趨勢為網路讀書習慣的興起。由於過往幾年網路的迅速發展,加以網路上免費資訊的爆炸,許多人的閱讀習慣都有了一些改變。

不管是實體書籍的數位網路化,或是網路的原生書籍,都讓具備上網條件的使用者能夠藉由網路環境而開展了一個具備無限可能窗口;不僅知識能夠自此窗口源源不斷地流入,許多最新的新知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傳達,再加上網路的互動性與多元性,網路閱讀必將成為未來的新趨勢。

不過目前在電腦前,面對著螢幕讀「書」顯然在舒適度還不能與傳統的讀實體書相比。例如,讀實體書的時候,地點較不受限制,你可以在廁所、公車上、床上或廚房讀你喜歡的書籍;利用電腦來讀書不僅需耗費電源,地點的選擇也有限,此外,你多半需要正襟危坐,絲毫馬虎不得。然而目前網路與資訊科技進展的速度可謂一日千里,相信不久的將來,人們將可以很舒適地利用電腦來讀數位書籍。

看甚麼書與怎麼看書


筆者從小喜歡買書、看書,不過每個階段喜歡的類別皆不相同;隨著個人年齡的增長,許多過往珍惜的書籍早已不再過目,甚至上千本的書籍因為住家狹窄無處可放,就一箱箱送給朋友。近十年來,整個外在環境的變動甚劇,個人的成長與知識的涉獵速度也必須加快腳步,在此僅就個人的讀書方式與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不要盡讀軟書:文學、藝術或名人、藝人的心得、感想,雖非全無價值,但知識的累積通常少從這些書中得來,試著擴大自己的讀書領域,不要盡讀軟書,偶一為之即可。

二、多讀好書比多讀書重要:一本好書往往勝過十本普通的書,如果盡挑些對自己少有造就的書籍,往往花了時間與金錢,回報卻不成比例,這樣不如挑本好書,仔細品味,總比大口大口地吞書來得有價值。

三、利用網路讀書:目前電子書已漸漸廣泛,可見的未來會有專門讀電子書的電子書包出現,屆時閱讀電子書將更為方便;不過在目前,因為電子書尚未成熟,比較可行的方式是在網路上尋求吸收資訊的機會,讓自己能夠與時代同步,不讓自己隨意遭到淘汰。

四、養成終身學習的讀書習慣:讀書不是為了要讓社會更美好,而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不管你是為了甚麼目的來讀書,很重要的就是,你必須將讀書看作是生存的必需品一樣,讓自己能夠活到老,學到老,也讀到老。

參考資料


註一:《閱讀的風貌》,網路與書出版,2001年7月。
註二:「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臺灣圖書雜誌出版市場研究報告」,行政院文建會。http://www.cca.gov.tw/book/TaiwanMarket/1999。
註三:《累積人生智慧由閱讀開始》,阿部謹也,台灣廣廈出版集團,2001。


作者: 陳祥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0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