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6期2003年3月)
藝文特區:篩過的麥子

蔡恆忠

「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一句話,傷透了彼得的心。

這已經不是愛不愛主的問題,而是忠心和有否被信任。三年的同行,一再剖心的表現,難道還無法表明服事到底的心跡?我甚至可以與一起死!彼得心中有無限的委屈。

可是,夫子的話沉穩而肯定,且從未落空。

「西門!西門!撒旦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們不至於失了信心。」(路二十二31)

撒旦想要得著,是人生命中擺脫不掉的可怕夢魘。主的話,卻提早預備彼得面對失敗的勇氣,使他從否認主的窘態中,重新站起,不讓牠得著。

主知道人在操練中的軟弱,而願意扶他一把。若非祂的事前安慰和代求,彼得的心或許就在自我的失望中,如經不起篩的糠,頹廢而去。

當福音藉著巴拿巴和保羅傳給「一切敬畏神的人」和「敬虔進猶太教的外邦人」以後,真理的教導面對嚴肅的挑戰;信主的非猶太人是否該受割禮,謹守摩西的規條?

救恩歷史中關鍵的決定,被帶到耶路撒冷彼得的面前。一些從法利賽教門入信的弟兄,與保羅起了激烈的爭辯,雙方都是舊約經卷的專家,且大有學問,辯論中自然引經據典。

而彼得,加利利海邊的鄉下漁夫,「沒有學問的小民」(徒四13),除了安息日在會堂聽聽讀經,哪有什麼深入的聖經知識?在這個引經據典的激辯中,他是插不上嘴的,他有的,只不過是「跟過耶穌」(徒四13),和「篩」出來的勇氣。

就夠了。目睹過外邦人百夫長的信心,迦南婦人的乞求,主在撒瑪利亞主動積極的證道……。他想起哥尼流家的經驗:雖然回來後,曾因進入外邦人的家,與他們吃飯,而被嚴厲責備,但,主的十字架救恩是完整而沒有瑕疵,不需補足的。

律法,和日後發展出來的種種傳統,早已把自己的族人壓得喘不過氣,想遵行,卻只有更多行不來的懊惱。誰能逃得了從律法而來的咒詛?

於是,他站起來,……眾人住了聲。

雅各,來自鄉下木匠家庭的教會帶領者,以屬靈的果斷和權炳,勇敢地歸結出聖靈所定意的決議。

最近,聽一位滿心感慨的傳道談教會中的會議。他說,現在的會議,講究的是見多識廣、辯才和流利的語言;他常在回家後,看過決議,才一再後悔當時為何沒有發言……。

屬靈的勇氣和寬闊的視野,使人能看到事情的真相,把握長遠的方向,也能面對自己外在表現的不足,且對主有毫無保留的信心,相信只要是合祂旨意的意見,祂會預備眾人願意聆聽的耳,和安靜領受的心,我們只應留意,是否有合主旨意的想法──忠心勇敢地表達。

篩過,是堅實的麥子。


作者: 蔡恆忠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0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