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21期2004年6月)
主題特寫:基督徒的理財觀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張廷成

前言


理財,這是一個極其切合世人生活面的話題,無論是否為基督徒,或是其他任何身分,似乎都與這個主題有大小程度上的關係,從「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樣簡單的俗語,就可以想見理財對世人的重要。

講理財並不容易,因為它最少可以涵蓋到如下幾個範疇:

一.理念篇:探討金錢的效用與對金錢應有的觀念。
二.概念篇:探討利率、經濟成長率、通貨膨脹率、失業率等等對理財的影響,不同年齡階段對理財也應有不同的規畫,資產配置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主題。
三.節流篇:可以探討預算規畫、儲蓄、消費策略與節稅之道等,這部分將是本文此次依聖靈月刊主題規劃的主要重點。
四.開源篇:其實這部分最複雜、最不可捉摸,但也最引人興趣,例如股票、債券、基金、期貨、房地產、標會、海外投資、會員證、藝術品等等,在在有其獨到的投資奧妙。
五.奉獻篇:探討金錢奉獻、實物奉獻、時間奉獻、才能奉獻等主題。
六.融資篇:探討台灣獨特的金融雙元性,金融部門與民間借貸,也可討論「借錢是一種高尚的行為嗎?」
七.保險篇:探討人身保險、人壽保險、健康保險、車險、火險等等。
八.親子篇:可以探討當代青少年主要受到的影響問題,青少年要什麼?e世代青年的賺錢觀念,親子理財常見的爭執問題,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如何建立子女正確的理財觀等等。

基督徒的財富觀


一、生命價值、無與倫比

對基督徒來說,無論是神所創造的肉體,或是永存的靈魂,都是極其寶貴的,前者被期許要做神的殿,若有人毀了這個殿,神必要毀壞那人(林前三16、17);後者主耶穌更以賺得全世界,還不夠賠一條靈魂作解釋(太十六26),就可以瞭解其重要性了。算算乃縵所準備送給以利沙先知為其治病的禮物,再冷靜算算賺錢背後經濟學上所謂的「機會成本」,我們更可以體會生命價值無與倫比的原則。

二、勤於經營、取之有道

聖經中許許多多的美好典範,無論舊約時代或是新約時代,都充滿著努力工作中被神的揀選的例子,如掃羅、大衛、以利沙、眾使徒等,這可以讓我們知道,勤於經營的態度是蒙主悅納肯定的,所以我們理當「留心作正經事業」(多三8)。

三、甘心奉獻、祝福無限

當以利亞先知到了神所指示撒勒法的寡婦那裡,這位婦人還在為只剩一點油、一點麵,吃完就等死的苦惱之際,沒想到以利亞先知竟然說,「只要先為我做一個小餅,然後為妳和妳的兒子做餅」(王上十七13),婦人真的照著去做,結果神祝福,讓他們安然度過旱災,這樣的見證,讓我們深信甘心奉獻祝福無限的應許。

理財的目的

理財的目的是什麼?有人會直截地說:「賺錢呀!」「發財呀!」,但是發財的目的又是什麼?也就是說,當我們花費心思在理財事上,應該對目的有所瞭解,才不會像所羅門王所說,「都是虛空」、「都是捕風」的境地。也有人說,理財的目的是為了達成夢想,那麼我們的夢想是什麼?目標是什麼?也就是說,究竟理財有哪些目的呢?對一個基督徒來說,思考這樣的問題,更具意義。

一、獲得生涯保障

隨著社會經濟情勢的演變,中年失業愈來愈顯著,再加上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已快堪稱世界第一,撫養老人的壓力愈來愈重,許多老年人日常生活又常受到慢性病影響,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或癌症等,這使得如何獲得最起碼的人生保障與尊嚴,成為所有生涯理財中所應具備的最重要目的。

二、提高生活水準

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天眼睛睜開所需用的東西,在在需要用錢來換取,所以理財的目的不但在於滿足生活的最基本需求,更需要適當的隨年齡增長,社會進步,逐漸提高生活水準,例如換屋、換車、旅遊、教育、置產、退休準備等。

三、強化保值增值

經濟成長總不免伴隨著程度不一的通貨膨脹,產生貨幣貶值的現象,即所謂錢變薄了的無奈,一樣的金額,在若干年後,購買力降低了,能買到的東西變少了,還真似乎是對儲蓄者懲罰的意味。但隨著金融理財商品的日漸豐富,我們可以把自己的金錢轉變為其它形式,用以獲得保值或增值,例如:國家債券、各項基金、績優股票、保險商品、黃金、外匯等。

四、維持信仰品質

對基督徒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相信許多主內弟兄姊妹常會遇見這樣的困擾,就是部分同靈因為經濟的需要或壓力,將從事直銷、經銷或保險等商品的壓力,加諸其他弟兄姊妹的身上。同靈相見,總是有意無意的被轉移到生意相關話題,由於相互的體諒或包容,使得這種現象週而復始的重現,這不但使同靈關係出現皮笑肉不笑的危機,也間接影響本身和他人(尤其是慕道者與初信者)的信仰品質。

談儲蓄


有一個故事說,古代巴比倫有個人叫做阿卡德,他原是從事雕刻陶磚的工作。有一天,當時一位有錢人歐格尼斯來向他緊急訂購一塊刻有法律條文的陶磚,需要他漏夜幫忙雕刻,阿卡德告訴這位有錢的客戶說,他願意漏夜雕刻,到天亮完成,但是有個條件,就是歐格尼斯要告訴他致富的秘訣。

歐格尼斯同意阿卡德這個條件,因此到天亮時,阿卡德完成了陶磚的雕刻工作,歐格尼斯也實踐了他的諾言,他告訴阿卡德說:「致富的秘訣就是,當你賺了錢,要把其中一部份存下來。財富就像樹一樣,會從一粒微小的種耔開始成長,每次存下來的錢,就是將來財富的種籽,所以不管賺的錢多麼少,至少都一定要存下十分之一。」阿卡德最後終於成為古代巴比倫最有錢的人。

故事又說,早在八千年前的巴比倫人,就懂得奉行致富的五大金科定律,其中有三項分別為:

一、金錢會慢慢流向那些願意儲蓄的人。
二、金錢會從不懂得管理的人身邊溜走。
三、金錢會從渴望得暴利的人身邊溜走。

從以上的故事,讓我們知道,除了對各項基本理財知識的認識,「儲蓄」才是理財最重要的開始,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也勉勵我們要適當儲蓄,以備急需(箴十三11,二十一20)。約瑟積蓄五穀度荒年(創四一章),更為我們留下最好的典範。那麼儲蓄又是什麼?簡而言之,把銅板往撲滿丟即是儲蓄,但是我還願意多提醒大家幾個有關儲蓄的重點:

1、預算規劃

要做好儲蓄,這是不可少的先期作業,有了這樣的事前評估,才能知道所奉行的儲蓄是否適當,所謂「量入為出」,用數學方程式表示,就是「儲蓄 = 收入 - 支出」。平時對於較大金額的收支應該適當加以記錄分析,如此才能訂做最適合自己的儲蓄規劃。

2、消費策略

克制消費慾望,是儲蓄的最根本守則,也是做好儲蓄的最重要考驗,我們要建立「保本就是賺錢」的觀念,儲蓄就是保本的最重要方式之一。以買車子來說,在沒有太多如房貸的壓力下,用一個人一年的年薪來買車是適當的,例如,月薪4萬元,年薪56萬元,那麼一部五、六十萬的車子最適合,如果為了面子等因素,所購買的車子超出這樣的價錢,那麼日後養車子一定會成為負擔;相反的,較為節儉的人,會用少於一年的年薪購車,那麼對他來說,日後養車就輕鬆多了,也能存下更多的金錢。

3、存款儲蓄

西方諺語說,「現金就是國王」(Cash is king),數學上,我們都知道等比級數相對於等差級數的可怕。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提到說,「複利最可怕」,這在幾年前的高利率時代,更可見其威力,而歷久不衰的地下錢莊,和近年流行的信用循環,也因此格外「令人敬畏」。這幾年來,銀行利息雖然已經低於2%,但是因為物價下跌,通貨膨脹成為負數,算起來實質利率還有大約3-4%左右,所以就算沒有利息,錢放在銀行有時還是自己會長大。

根據主計處統計,從民國80年以來,最低所得組家庭的儲蓄率就從11%,一路下降到89年跌破5%,到了90年,就由正轉負,平均儲蓄金額是負4,500元,儲蓄率是-1.62%。負的儲蓄率,代表的就是吃老本的家計,愈低所得,愈難存錢,這實在是很令人憂心的問題。

親子理財


英國最大信用卡發卡銀行,柏克萊銀行執行長巴瑞特,被問到預借現金利率為17.9%,遠高於英國基本利率3.5%時,他說:「我不用信用卡借錢,因為利率太高了。我有4名子女,我建議他們不要用信用卡預借現金,欠一屁股債。」(參考2003-10-18/聯合報/A14版/國際)

勵馨社會福利基金會,2001年曾經針對台灣16至26歲的青年7000餘名進行網路調查,然後驚訝地發現,情色謀生已被青少年高度合理化,高達七成認同情色也是謀生的合理工具,檳榔西施、紅茶辣妹、鋼管女郎,甚至援助交際等賺錢方式,年輕人也都予以「合理化」,形成新的價值觀,而且年紀愈小,對這樣的價值觀愈認同。

由於注重消費的經濟體系制度,和強調物質享樂的社會風潮,使得現代年輕人在經濟上陷入收支嚴重背離的現象,但是年輕人除了需要親情(父母陪伴)、需要朋友(多樣與活潑的社交管道)、需要健康(身心靈)、需要肯定(自尊心)以外,無可否認的,他們真的還需要金錢(謀生的專業能力),因此教導孩子及早認識理財是很重要的,是一生不可或缺的大事之一。那麼,現代父母可以給我們的孩子哪些理財觀念呢?

一、給他身教:

身教重於言教,生活中的潛移默化最能影響小孩子的觀念,一味的命令、規定,並不能讓小孩子口服心服。

二、給他腦袋:

先給「腦袋」,再給「口袋」,若是腦袋空空,完全沒有用錢容易賺錢難的觀念,那麼小孩子口袋永遠空空就不足為奇了。

三、給他價值觀:

「價值」與「價格」是不同的東西。水最便宜,但是不可一時或缺;鑽石最貴,但是在窮人的手上,人家也會說它是假的,富有的人戴假的,人家也會說它是真的。

結語


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又謂「錢有兩戈,傷害多少古今人品﹔窮有一穴,埋葬多少英雄豪傑。」但願透過以上的有限篇幅,能夠傳達一些足以互勉的基本理財訊息,也願主保守祝福,讓我們真的能享有如「天上飛鳥」般的恣意遨翔與「野地百合」般的鮮豔芬芳。


作者: 張廷成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0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