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17期2004年2月)
靈修小品:昨日之是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黃嘉文

主前八世紀,位處地中海東岸的流奶與蜜之地,以色列和猶大兩國分據南北,交戰不休之際,積極開疆拓土的新興大帝國亞述,勢如破竹,兵臨兩國城下。面對來自東方的莫名強敵,一股不安籠罩著整個以色列民族。這樣的年代,一段宛如童話故事般的情節,就此展開。

如果是你,你怎麼回應?「請親自前往敵對的國度,指正他們的錯誤,以避免招致該國的滅亡。」有沒有搞錯?這不正是壯大敵人,令自己陷入進退維谷之境?那時候,約拿滿心疑問。只不過讓後世感到突兀的是:他是神差遣的先知,何以因著一己之見,壞了神的拯救大計?

「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耶和華真神這般交待約拿。尼尼微作為亞述帝國的首都,自是以色列民族既懼且恨的象徵目標。約拿不願奉神之命前往警告尼尼微人,反而意圖乘船逃往反方向的他施。於是神令狂風大作,始作俑者約拿遂被拋向大海。直至入了大魚腹中,約拿才知為此誠心悔過。

我遭遇患難求告耶和華,你就應允我;從陰間的深處呼求,你就俯聽我的聲音。(拿二2)

正如許多災禍中的呼求一般,我們相信約拿的禱告出自誠心。如果他自始即順著神的意,縱然是隻身深入敵營,此刻他或許在邊境、在尼尼微大城,為著代代相傳的信仰,為著完成神的使命而努力,而非一味背道而行──下到約帕、下到船艙、下到海洋、下到魚腹。事實上,約拿的作為,或許正反映了不少人的性格吧!一個生長於困苦中的人,可能視困苦為生命中的常態;至於長期處於安逸的人,往往較難平靜看待突如其來的災難。

於是我們發現,有些信徒突然開始熱心向神禱告、祈求,是因為平安的生活起了波瀾,波瀾平息之際,可能正是信仰回歸平淡的時刻。約拿原本究竟如何看待以色列民族相傳千年的信仰,並沒有太多的資料可以讓我們理解。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猜測:當神賦予約拿前往敵國傳警告的任務時,他應該沒想到,不順服的代價,竟是如此慘重。

「我心在我裏面發昏的時候,我就想念耶和華。我的禱告進入你的聖殿,達到你的面前。」(拿二7)

他知道錯了。在不見天日的大魚腹中,他向神祈求,向神許願。該不該說這是人的軟弱?只在日子難過的時候求告神,多少予人不甘情願、因著現實壓力不得不然的感覺。當逆境轉為順境,災難中尋求神的決心還能支撐多久,常常是大有疑問的。

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定位,究竟是一生的倚靠,抑或災難中的擋箭牌,差別就在這一念之間。不過換個角度思考,當我們長時間過著平靜的日子,終究還是難於維持對信仰的高度熱忱,偶爾的不順遂,是不是可以視為神的善意提醒?祂告訴我們:方向走偏了,趕快修正!

魚腹中,約拿沒別的事可做,只能專心禱告、悔改。「耶和華吩咐魚,魚就把約拿吐在旱地上。」(拿二10)神的回應畢竟是善意的。一如祂長久以來的作為,以無限的慈愛對待人,包括信祂的和不信祂的。所以神拯救祂的選民,也派遣約拿前去尼尼微傳警告,為了在滅亡之前,留給尼尼微人免於災禍的機會。

由此觀之,尼尼微的反應是足堪嘉許的──聽了約拿捎來的訊息,全城立刻改正過往的罪惡,神也就依約不予懲罰。但是約拿不瞭解這般結局的原委。長久以來,他期待敵國人民受點教訓,卻未能如願。他向神抗議,認為當初根本不應該跑尼尼微這一趟。

「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神說。

魚腹中的悔改禱告,約拿是認真的。他發現自己的不順服誠屬不該。「我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與你。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拿二9)然而約拿後來在尼尼微城外,搭起棚子準備看好戲的圖像,卻又明顯和魚腹裏的禱告自相矛盾。救恩出於耶和華真神,所以祂就該消滅敵國的人民?「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約拿抗議道。

平心而論,聖經裏難得有其他角色像約拿這般可愛──任性得可愛。在聖經歷史的舞台上,他演活了許多人不自覺常犯的毛病:以今日之非,否定昨日之是。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他承認神是他最終的拯救;等到重獲自由之身的同時,卻因私心作祟,竟自不容許神以相同的慈愛對待其他人。神告訴我們,祂不改變,祂對人心的要求也不改變。數千年的人類歷史,歷經太多變化;一個人在世界上數十載,隨著年歲成長,不同階段也會遇到不同的事。

環境不同,背景條件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或有差別,然而神給人們的命令──愛神、愛人,卻是長久不變的。因此,當我們重讀《約拿書》,這短短四章、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經文,笑談昔人癡傻的同時,也許我們也不自覺地犯著同樣的毛病吧。當生活漸漸順遂,平安、穩定的當下,有時候我們就忘了那曾經有過,源自於神,對於信仰的那一份感動。甚至以此刻的冷淡,回頭否定昔日的熱忱。

再看看約拿。當我們感到過往的熱心在不覺中冷卻的同時,約拿的故事,或許可以帶來一些省思。




作者: 黃嘉文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0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