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22期2004年7月)
信仰社會:從恐懼中釋放──談寬容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繟然

晨起閱報,社會萬象版上記載著:「有夠衰,小吃攤吃東西惹殺身禍,瞄一眼,霰彈槍轟過來。」「停紅燈互看不順眼起口角,瞪一眼,被當活靶掃射。」社會學者分析喜動刀槍者多屬社會邊緣人,自卑心較重,多瞧一眼即為被看不起,動不動即暴力相向,很容易出命案。

另有一版記載著:「男子疑患精神病,常整鄰居,潑糞撒尿告遍全街坊。他卻自稱被欺侮、是受害者,要讓欺負他的人一個都跑不掉。30個住戶受不了,向警政單位、市公所陳情,希望相關單位能提供協助,無論是強制就醫或請他搬家,附近鄰居願意分擔這筆費用,只盼能得到安寧、乾淨的環境。」

看了上述幾則社會新聞,我彷彿又置身幾百年前蠻荒海島上,原始人為爭地盤,互相殘殺的場景;他們活在無知的恐懼中,唯恐被殺而先動手,怕受害而惡整旁人。瞄一眼、看一下、一句話、一個動作,即可能招惹殺身之禍或其他麻煩。人與人之間似乎只有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非我族類必有異心。只有懷疑、仇恨、殺害、報復、控告、惡整的循環,對於同為人類一分子之他者,毫無寬容、接納、愛憐的互動,眥目欲報,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呢?我心中暗自捶嘆著。

美國歷史學家亨德瑞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iam Van Loon)曾說過:「生命本是一場光榮的冒險,結果卻變成一場可怕的經歷,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迄今為止,人類生存完全被恐懼控制著。我重複一遍,所有不寬容的根源,都是恐懼。」1

人們因彼此恐懼受害而相互提防戒備,故古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之警句。因小事就可能無端發生事情。寬容別人的冒犯,即意味著軟弱,軟弱即表示可被侵犯、被殺害,在恐懼生存之喪失中,寬容無立足之地,只有暴力相向,相互吶喊叫囂,在威嚇中求取生存。在觀賞大洋洲毛利族的戰舞中,頓足、拍掌、捶胸、吐舌,均在表示兇猛強壯,有能力自衛,以威嚇敵人,殺敗敵人。

十二世紀末期,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的彼得‧韋爾多(Peter Waldo)散盡家財,研讀、翻譯聖經,過貧窮、聖潔的修道生活,並公然宣稱沒有神父的指點也能成為完美的基督徒。

他所創立的教派使羅馬教會的生存受到威脅,因此採取極端措施,徵派十字軍攻進該地區,殺死、絞死持異見人士,自此以後,教廷成立異端裁制庭,專門審判異端邪說,後來被稱為「宗教法庭」,最著名的是西班牙的皇家宗教法庭和羅馬的聖宗教法庭。

在宗教法庭盛行期間,許多人的謀生方式是靠告發別人評擊教會,持有異端。他們可以匿名告發人們思想不端、或為女巫,且害人財產充公分享,許多暗探和偽造別人罪行的人,捏造文件,控告別人,因此許多人在恐懼中生活,這是促成了宗教改革的遠因。

那些主張寬容與主流思想相異的人們,不久也遭迫害,大家只有噤聲不語。法國聖女貞德(Joan of Arc,Saint,1412AD-1431AD)被火焚而死,連伽利略主張日心說的宇宙論,也在宗教裁判所第二次對他進行審判時屈服,他為了保全性命,不得已公開宣佈並簽字支持地球是宇宙的中心。2放棄真理,順從錯誤,哀哉!

在歷史的進程中,寬容在無知的恐懼中只有吶喊的分。任何組織根據的原則或想法,如果只有一種自認為正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自以為是正義的使者驅使下,毫不寬容,逼迫別人、審判別人,自認為神大發熱心,驅逐邪惡、淨化教會,如未被神揀選時的保羅一般,那是一種無知的傲慢啊!

什麼是寬容(tolerance)?寬容即意味著: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於異於一己或一般所公認的見解,予以心平氣和,不執偏見的容忍。」3在歷史上,僵化專橫的組織中,懲處那些有異議之人乃為維護某一制度之生存。因此絕無憐憫的迫害,不斷的在歷史上重演;人類為了學習和平相處,彼此寬容對待的生活,還有一段漫長的學習路途要走。

有一幅蒙克所繪的世界名畫,題為「吶喊」;它表達了個人內心極度不安的感受,畫中人似骷髏般蒼白的面孔,雙手摀住耳朵,因著極度的恐懼而發出顫抖的吶喊,後有巨大的漩渦水流,似乎要吸走這人,所有的內心驚恐狀態藉由畫布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恐懼陰影下生活的人,其內心均有這一吶喊聲音存在,雖然人們依然噤聲不語,不敢四目交投,唯恐一閃失,小命就不保,這是野蠻時代的法則,依舊存在此時此地、此刻的人們。這是毫無憐憫的世代,悲哉!

主耶穌在世時,有一次正在聖殿教訓人,「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祂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祂,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站在當中。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那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麼?』她說:『主啊!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約八1-11)

當時的文士、法利賽人、祭司們因為人們都跟隨耶穌而嫉妒祂,怕他們的利益權柄被耶穌取代,故要試探祂,得著告祂的把柄。以婦人行淫該如何審判的難題丟給主耶穌。主若說可打死她,就違背了羅馬法律,若說不可打死,又違犯了摩西律法。這是兩難,但是主卻用一句話就令眾人知難而退。

祂提醒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罪的,就可以拿石頭打她。」凡人皆有罪,只有神是義的,有罪的人可以取代神的地位去審判人嗎?只要人們想要扮演神的角色、代表正義的力量,他反而成了魔鬼代言人,因為魔鬼從起初就是殺人的、說謊話的和迷惑人的,毫無憐憫,而寬容對待人簡直是笑話。眾人聽懂了主的提醒,因而一一退出聖殿,畢竟他們心中還是存有神的話語。

主耶穌是神本體的真像,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祂到世上來,乃是為召世上的罪人悔改,如經上所言:「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乃寬容之意),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要悔改,因為祂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徒十七30、31)主耶穌是神的兒子,祂在世時,也不定人的罪,以寬容的心對待有罪的人們,期盼他們的悔改歸正。我們是何等人呢?有罪的人豈可像審判官一樣去執行那毫無憐憫的審判?除非他是不認識神的,沒有神的愛在他心中,只有仇恨、恐懼、報復的念頭,這種人也是很可憐的。

沒有愛心,不寬容別人的宗教人士可稱為偽善者,就如同主所責備的法利賽人,把難擔的給人擔,自己卻享受;別人要守律法,自己倒可自由心證,他享盡人間一切好處,表面光鮮亮麗,內心卻醜陋不堪。忍受著罪惡中的痛苦。雨果曾描述說:「偽善者既然是邪惡的化身,在他身上就有邪惡的兩個極端。

一端是教士,另一端是娼妓。」4因為歐洲漫長的基督教文明中,宗教裁判所造成的恐懼,讓人們無法忘懷。他也看出:「偽善者的另一個意義是受苦的人,他盤算勝利,忍受折磨,沒完沒了地策劃表面正經的壞事,美名掩飾下的醜行!且變化無窮、不露真相、造成錯覺……,這是多麼勞心勞力的事啊!」4

寬容有愛心之人,其心寬舒,見人皆可取,故能育人、濟人,能齊家治事,所謂:「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平定太平天國的曾國藩,乃清朝名臣,受封為義勇侯,權傾當朝,人皆禮讓他三分。然而其湖南家鄉老鄰居卻侵其曾家祖業,建圍牆霸佔其土地約一尺。他姪子寫信告知曾國藩此事,他只寫了一首二十八字的詩作回覆,奉勸晚輩忍讓退步,因而化解了一場紛爭。其詩曰:「千里傳書只為牆,讓他一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寬宏大量能化解糾紛,退一步海闊天空,讓神去審判一切,寧可退步聽憑主怒,因為基督徒不可為惡所勝,反倒要以愛勝惡。畢竟憐憫是向審判誇勝的,有愛心懂得自省、自律的人才能從恐懼中釋放,真正進入寬容的境界。阿們!

註:
註一:亨德瑞克‧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寬容Tolerance》,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20日出版封面背。
註二:同註一之書名P101-P105。
註三:《大英百科全書》26卷,P1052。
註四:《雨果語錄》林鬱主編,吳氏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11月,P127-128。


作者: 繟然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200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