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17期2004年2月)
宗教教育:我的小孩得過且過怎麼辦?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何家瑜

黃媽媽問

我的小孩已經小學四年級了,但他不愛讀書,排斥數學,每樣事情都不認真,寫功課都拖拖拉拉,功課沒寫完被老師罵也無所謂,對未來沒有目標,每天就只會跟我斤斤計較打電動的時間。我曾用每天可以打電動的時間來威脅利誘他,他居然說不給他玩也無所謂,一副擺濫的樣子,看了就讓人生氣,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媽媽您好

哲學家也是作家的愛默生說過:缺乏熱忱,沒有一件偉大的事可以完成。要習得一項技能,要精通一種藝術,或做任何有價值的事,都必須有高度的熱忱。學習的熱忱來自兩種力量──學習的目標與學習的興趣。

小孩不愛讀書,每樣事情都不認真,甚至對未來沒有目標,就是沒有學習的熱忱。讀書的目的一在濟世,二在益智。益智即是增益自己見識和智慧。書讀得多,肚裡有東西,遇到問題就比較能分析,不會人云亦云,會比較有主見。濟世是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

身為基督徒,雖然無須如一般世人汲汲營營於屬世的成就,但能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何嘗不能榮神益人呢!況且教會的聖工也需要透過讀書求學來裝備自己。神讓摩西用40年學習埃及一切的學問,又用了40年在曠野磨練才予以重用。保羅從小受教於名教法師迦瑪列,蒙主選召後也在亞拉伯及大馬色三年後(加一17、18)才出來工作。

但講這些道理對小學生而言不見得能接受。如果效果不好,可用他眼前所看重或喜歡的事物來引起他的學習興趣。小孩子都喜歡打電動,用打電動的時間來威脅利誘他是個好方法。但除了用打電動的時間來約束他之外,與其他獎懲辦法一起使用效果會更好。

如作業在幾點前寫完才可以打電動;考試考好有適當獎勵──如發獎勵金、帶他出去玩、可以吃一次麥當勞等等。坐下來與小孩子約法三章,投其所好,讓小孩有個誘因與目標,寫起作業或讀起書來就會比較帶勁。

要注意的是約法三章後,父母要相當堅持已定下的規定,千萬不可心軟。如果被小孩撒一下嬌,就什麼都答應他的話,再多的規定都是枉然。妳信中提到曾用每天可以打電動的時間來威脅利誘他,他居然說不給他玩也無所謂。

很可能妳平常有點寵小孩,狠不下心來。他知道以後再對妳動之以情,他仍然可以玩電動,因此才一副不在乎的樣子。所以有時候表面上看是孩子的問題,卻是父母在管教上沒有前後一貫,以致讓小孩心存僥倖。

將約定書白紙黑字寫下來,讓他簽名並貼在明顯地方,嚴格執行,絕不寬怠,這樣才會有效果。另外在訂定誘因時,要維持這個誘因對小孩的高吸引力。以去吃麥當勞為例,如果平常三不五時就會去吃一次麥當勞,這種誘因就不大。

因為他知道只要忍耐一下就可以了,就比較不會認真去遵守約定。這時就要大大減少平時吃麥當勞的次數或甚至只有在符合約定時才能去。高吸引力的誘因,才會對小孩產生督促的效果,這需要父母狠下心來拒絕孩子額外的要求。

妳信中特別提到小孩排斥數學。對多數的學生而言,學數學的經驗是痛苦的。學數學有什麼用?這是我們經常提出的問題。許多家長也會覺得離開了學校,學過的數學就沒有什麼用了。若只要會日常的找錢、記帳,好像小學學完後就可以了。

就此層面而言,所需要的數學技術層次並不高,小學學完後真的就已足夠了。但若與各種自然科學,甚至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或其他學科結合,技術層次才有各種不同程度的提昇。數學發展之初,常被認為沒有用,但後來常為其他科學指引出一條明路。

數學為科學之母,在小學階段即對數學產生排斥,對日後的學習將有相當大的妨礙。過早放棄數學,不但放棄了自然科學,在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上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撇開學術上的需要不談,邏輯推理能力及合理推論能力在日常生活裡都是必要的。說出因為、所以、一定、可能等推理性的用語時,都需要慎重的考量。而數學訓練可提供慎重的基礎。

圍棋易學難精,許多人視為畏途,但棋靈王漫畫的風潮卻造成學習圍棋人口大幅成長。如何激發出學習的興趣,為關鍵所在。就數學而言,可以讓他讀數學家的故事、跟他玩一些數學遊戲,慢慢培養出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就不會排斥數學。

例如玩大富翁,讓他計算金額,算對了就可以加錢。在日常生活中,找機會考他數學問題,如冰棒三支十元,五十元可以買幾支,答對了就去買。另外可以買一些測驗卷給他練習,考得好,就有獎勵。

不只是數學,其他科目也是一樣。要尋求各科趣味的途徑,學習才會產生較好的效果。以下列舉各科的可能做法,供您作參考。

國文科方面

多閱讀文藝作品,學習詩歌吟唱,出版壁報或投稿。

英語科方面

練習幽默會話、看漫畫學英文、看卡通學英文、學習唱英語歌、閱讀英文報刊。

生物科方面

從事養殖、種植,觀察動植物生態。

理化科方面

從事各項實驗,製作日常生活用品。

史地科方面

透過歷史演義、旅遊散記的閱讀及影片或幻燈片欣賞。

這些都是把讀書求學變成快樂活動的途徑。有好的啟發進而培養出興趣,自然能發展出孩子的求知慾望與內在潛能。有了學習的目標和學習的興趣,學習的熱忱或動機自然也就有了。

近幾年來,知識日新月異,科技突飛猛進,傳統強調背誦記憶的教育方式廣受詬病,學校的教育開始求新求變,其主要任務不僅止於傳遞固有文化,更積極強調創新的功能,必須培養學生創造思考的能力,才能面對未來充滿挑戰性、暫時性、多樣性的社會。

同時教育改革的趨勢也朝向尊重人性、更具彈性與創意。教育的方法要適應變遷的社會,但尊重不是放任,是啟發不是填鴨。創造力是每個人都具有的稟賦,適當的教育可助長此種能力,不適當的教育方式則容易阻礙創造力的發展。

在多元智慧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是可造之才。小孩為迎合父母老師的期望而讀書是無法激起其學習熱忱,讓孩子多注意身邊的世界,注重激發興趣,尊重個別差異,與小孩一起快樂的成長。

在這個文憑掛帥的社會中,為了考上明星學校,許多家長及其小孩是卯足了勁全力以赴。在教會中也有這種現象,所以許多學員常為了補習而無法在教會做聖工,甚至沒時間參加聚會。

當然一個學生的本分是要把書讀好,成績低劣如何能榮耀主名呢?但既然身為一個基督徒,我們當知在學生時代信仰與學業需取得平衡,不可偏廢。不應有暫時忙世上的事,以後再來親近神的心態。因為專心屬世的學業成績而不來親近神,不見得就會有好的成績。「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一二七1)

更嚴重的是,一旦小孩不習慣來教會或做聖工,長大之後,才要求他,往往小孩已不聽使喚。教會中有許多見證,在學業繁忙時,持續在聚會及聖工上有份,考試時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好表現。或許您的小孩目前還沒有這個問題,但在此先提醒您不要矯枉過正,教導小孩時要加上信仰的勉勵,使兒女在學習過程中也能時時親近神,一生一世保守在神的愛中。

參考資料
1.陳龍安編著,《師苑創意家族叢書之七──創造思考教學》,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7年1月初版。
2.曹亮吉著,《阿草的葫蘆──文化活動中的數學》,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1996年初版。
3.<時事回顧──屬世及屬靈的考試>,《聖靈月刊》,2001年9月288期。
4.<孩子的學業不如人>,耕心.更新專欄,《聖靈月刊》,2002年9月300期。
5.郭為藩、洪有義、吳武典、劉焜輝著,《美化你自己──獻給少年朋友》,正中書局,1985年10月初版。




作者: 何家瑜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0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