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9期2003年6月)
自由來稿:阻擋

陳威憲

陰雨的淡水夜,讓初冬的寒意,散發孤獨人特有的惆悵與孤寂,
如同下雨的季節,落寞不已。
自古以來,雨水週而復始從天而降,落入江河,歸向大海,又返轉到天上,
洗落天地無盡凡塵,洗去人世虛華浮名,卻洗不淨人心的萬千愁感。
人往往在孤單的寒雨夜,更能引發無限的追思,
面對空蕩蕩的自我,感到人身為萬物之靈的無力感,
在茫茫的無知中,尋覓屬於自己的歸屬感和人生的方向。
然而在遍尋無獲的疲憊後,剩下仍是空虛的自我,
如雨水的週期般,又回到最初的原點──迷失尋找自我的靈魂。

重生的生命是可貴的,因是主耶穌的寶血所換來,
重生後的靈魂也不再屬自己,
聖靈進入我們心後,所有一切亦都歸於主。
既然重生的道理是如此清明澄澈,為何人心容易迷失,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是什麼樣的隔絕,阻擋了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
一條唯一的道路,通往神國的路。

雨水可以洗淨眼睛看得見、手摸得到之有形污穢,
但蒙蔽人心的污穢,卻非雨水的沖洗可以除淨。
每個從主裡重生的人,都明白只有主的靈能助我們除去心中的污穢。
萬物的滋長,有賴春雨與秋雨的澆灌,
生命才得以蓬勃而生,展現欣欣向榮的生機,
人的心,同樣需要聖靈的澆灌,靈命才有生長的機會,
縱有雨打風狂、烈陽灼炙的險阻與苦楚,
總能在靈糧的滋潤下,活出生命的光輝。
生命的可貴,在於人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新生命,
願意接受靈雨的洗滌與滋養,讓自己的新生命得以在回歸真神的路上成長茁壯。
人活在俗世的染塵中,本就容易沾染世俗,
若非對自己的重生有珍惜的認知,那麼漂淨之素回染鉛華也不足為奇,
何況人心不堅,反覆於回歸與沉淪之間,在古猶太民族信仰生活中歷歷可見。
回歸真神是唯一的方向,更是不變的選擇,
唯一會變的,是人選擇了沈淪,選擇了迷失。
所以,阻擋我們歸回的不是塵世的浮華,而是我們自欺的選擇。

雨飄零,本是無心,人的萬千愁情,更是無關雨落。
為解心愁,強遷無情紛飛雨,卻是曲枉了落雨的無意。
外在的阻擋並不可怕,因為雨過總會天晴,可畏人心才是最大的迷障。
人的一生其實是無止境的爭戰,而人心是最大的戰場,戰勝自己才是最大的贏家。

淡水夜的寒雨,本就不是愁惘的季節,
卻因為有太多迷失者,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而把集結的愁情,寄託在綿綿的淡水雨中,愁雨之情便隨雨的紛飛而蔓延。
且讓雨夜後的晨曦,一掃愁雨陰霾,
雨止愁盡,迷失之人,不再被自己阻擋,
回歸真神仍是不變的唯一方向。





作者: 陳威憲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0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