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46期2006年7月)
主題特寫:小百科──愛情陷阱

smallpolo

引言

婚姻是什麼?婚姻應當是神的祝福,婚姻應當是兩人同心走過的足跡,不管憂傷或困苦,喜怒或哀樂,只要有神牽引,兩人就勇往向前。

在生命的過程中,身為丈夫的要成為妻子最大的倚靠,而為人妻也要成為丈夫的力量與依歸。因著相同信仰兩人承受屬天的祝福,也一同承受生命之恩。

您曾羨慕信仰相同的夫妻同心同行嗎?您知道當兩人在信仰上有差異時,婚姻有可能變質?以下的案例介紹,期望對於未婚的你我,在信仰上能有更深刻的認知與省思。

差異一 時間分配

實例:

小政是一位熱心事主,也有嫁娶主內觀念的青年,但就讀大學時,偶然間,遇到一個溫柔且善解人意的女孩──芳芳。兩人遂成為男女朋友,最後也互訂終身。

婚後,沒有信仰觀念的芳芳,每逢週末都要小政帶她去玩。一開始,小政都會以星期六是要獻給神的觀念開導她,後來禁不住芳芳的再三要求,小政開始減少聚會及做聖工,並將多出來的時間拿來陪芳芳,最後連自己的信仰也岌岌可危。

討論:

主內青年因著從小接受《聖經》的教導,及長期處在教會文化環境中,本質上會較為老實、負責,而當彼此信仰不同時,教會同靈常會為了要顧全另一半,而逐漸放棄自己的堅持。

或許有同靈會認為自己在信仰上能堅持到底,然而,很多實例是,當二十幾年的信仰敗給了認識不過數個月的對象時,答案似乎已經昭然若揭。其實與其為自己未來投入一個未知的變數,倒不如讓自己少一個「有可能會逐漸遠離神」的機會。

差異二 處事觀

實例:

慧芬是一位從小信主的姊妹,謙恭有禮、善解人意的處世哲學,深獲主內外多位男孩的追求。大學時,與一位溫柔體貼並且篤信道教的男朋友哲哲交往,兩人踏上了紅毯。

婚後哲哲對於慧芬無微不至的照顧,常使慧芬感動不已。然而在一次生意的失敗中,哲哲開始到處求神拜佛,並且在家中燃香祭拜。

雖然慧芬可以體會先生的心情,但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怎麼會習慣在這種跟自己信仰有嚴重衝突的環境生活,經過屢次溝通皆不能得到先生的諒解,慧芬最後順服了先生,將原本信奉的真神換成了雕刻的偶像。

討論:

基督徒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患難、試探,但倚靠神的力量應在心中成為引導自己的燈,成為隨時的方向。

在案例中,慧芬最後選擇了外邦的神作為她的倚靠,此舉似乎順服了先生,與先生同心同行,然而若以多方面角度觀之,慧芬不但失去了從小堅立的信仰,也失去了屬神兒女尊貴的身分。

是福是禍,同靈心中的一把尺也探知了其中的損失!?

差異三 教育方式

實例:

信主的小玲在大學時代認識了篤信密宗的青年拓也,兩人在情投意合下互訂終身。

婚後的小玲卻發現拓也在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宗教習慣與她有著很大的不同,且常令她無法適應。

隨著孩子出世,問題也隨之產生。在拓也心中,密宗是值得成為孩子一生的倚靠,因此便與想將孩子帶至教會受洗的小玲有了不同的意見。在倆人心中,認為將宗教扎根在孩子的人生中是相當重要的,問題是信仰不同,當中的芥蒂也開始出現。

討論: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深知所信靠的耶穌,不但是我們的倚靠,也是盼望與標竿,因此衷心希望能將這分信仰傳承給下一代。

在本案中,小玲最值得稱許的是,還記得要將這分信仰留給孩子,然而父母雙方對於孩子的教養都有足夠的權利。

在案例中,兩人一樣想給孩子最好的,但雙方的認知差異甚大,目前只是受洗問題,以後還會有教育、學習及生活習慣的不同考驗。因此若您認為這份信仰對孩子是不可或缺的,那我們在選擇伴侶的同時,是否也能因此多一份思考呢?


差異四 祭拜與習俗

實例:

阿成是一位孝順的男生,每逢初一十五,乖巧的他總會幫家裡張羅祭拜的事宜。在一次偶然的際遇中,結交了一位真耶穌教會的姊妹小霞,小霞的單純與體貼深深吸引了阿成的目光,在經過了多年的追求後,兩人終成眷屬。

婚後儘管阿成的父母常不滿小霞這不能拜、那不能吃的規定,但是總有阿成在前面護著她。隨著年歲增加,阿成的母親在一次生病中驟然過世,孝順的阿成憂傷不已,在告別式中,依照儀式媳婦必須跪拜婆婆,然而小霞因著宗教關係卻不願意如此行。

此時孝順的阿成以軟硬兼施的方式,希望小霞能跪拜母親,而在眾親友一面倒的責備中,小霞最後選擇了跪拜婆婆。

討論:

中國人以孝道起家,以倫理維持整個家族命脈,因此對於祭拜祖先非常的重視,也因此常誤認基督徒很不孝。其實不然,神所重視的十誡中,「當孝順父母」不就正顯明了神對孝順的重視。

在案例中,小霞因著世俗的壓力必須學習打理祭拜偶像所需的儀式與物品,甚至連自己也要親身參與,最後失去了從小立定的信仰。仔細想想,這原是不需要的!

或許讀者對此難以苟同,認為自己所嫁娶的對象可能不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但是綜觀這一切,與其讓自己多了試探,倒不如先去除可能發生之原因,況且在不同信仰的環境中,衝突本來就會增多。當願意放棄二十幾年的信仰嫁娶外邦的同時,又能拿什麼保證能堅持到底呢?





作者: smallpolo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200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