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37期2005年10月)
主題特寫:第六屆聖樂研習營活動報導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聖樂科、趙珮君

台灣總會教牧處聖樂科最重要的年度事工──第六屆聖樂研習營,已於2005年7月14日至17日,在淡水教會圓滿結束。

由於教會刊物與傳道者的宣導,還有口耳相傳的激勵下,使得聖樂研習營的參與學員,擴及海內外教會。今年,這些有志於聖樂事奉且抱著積極學習態度的弟兄姐妹,有來自台灣、香港荃灣、九龍及美國等各教會。

本活動宗旨為:「提昇整體教會音樂素養,凝聚同靈音樂恩賜,藉以共同學習、經驗交流,達到相互成長之果效」。故課程內容承續上一屆研習主題做進一步的探討,更針對歷屆問卷調查的意見,增設選修課程。以下為課程內容介紹:

驗收


為了達到真正研習的果效,使學員不致於從零開始,因此今年增加驗收的項目,在學員報到時先檢驗事前指定之課題,也讓大家學習參加一個研習營自我預備的重要。

此次的驗收讓主辦單位感到十分欣慰,因為主內同靈大都負責任的做好事前準備,使得課程進行得更為順利,相對地學員也受益良多。

合唱組


合唱主要為混聲四部的訓練,從練唱當中學習整體的事奉概念,藉著互相聆聽、搭配,才得以完整;就如同我們完成一項聖工,需要同工之間相互配合。學習正確的「事奉心態」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將神給人的恩賜,即最自然的音樂──「歌唱」獻給神,都是我們當做的,也願這一切都歸給全能的真神。

合唱組除了學習與鋼琴合作以外,還要學習與管風琴合作,而最重要的是增加與樂團合作的經驗,在當中都有不同的收獲。另一重點,也為了訓練及培養更多人才,在教會音樂事奉(如詩班)盡心竭力,讓聖樂的崇拜得以延續。

器樂組


感謝主,第六屆聖樂研習營器樂組共有23位學員,其中音樂科系/音樂班同靈有10位,非音樂科系同靈則有13位。在器樂種類上,分別有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直笛、長笛、豎笛、小號、馬林巴琴(木琴的一種)、小鼓、鋼琴、大鍵琴與管風琴等。

器樂組課程企劃


課程企劃方面約分為四部份:聖樂營全體學員共同的大班課、選修課、樂團與室內樂排練、安息日會前序曲與成果發表會。選修課是這屆聖樂營新增的課程,由歷年問卷調查回收中有其他組學員反應可否增加音樂基礎選項之考慮而設。

對器樂組來說,由於大部份學員為音樂科系學生或是聖樂學習有一定程度者,基礎選項並不適用,因此,本組的選修課另外設計為分享課程,藉由講員們與學員間的音樂學習歷程與事奉心得分享、見證,以激勵彼此在主內的成長。

第三和第四部份的課程可謂一體的。樂團室內樂排練的曲目為安息日和成果發表會所用,安息日會前序曲是在上、下午聚會前唱詩時由樂團加管風琴、大鍵琴或鋼琴(視曲風而定)替會眾伴奏/演奏讚美詩;星期日成果發表會則有器樂組單獨的室內樂演出時段及樂團伴奏部份合唱組的曲子和協助小詩班組的演出。今年器樂組曲目共有16首:5首會前序曲的讚美詩(19、130、317/440、429、476);5首室內樂演出曲。註

在室內樂方面,由於絕大多數聖樂的作品皆包含了人聲與頌讚的歌詞,純粹寫給樂器演奏的只佔比例的少數。

我們除了學習寫給人聲(非合唱)與不同樂器組合的聖樂作品,如最近兩屆採用的法國作曲家佛瑞的「慈悲的耶穌」(女高音獨唱加小型樂團與管風琴),及德裔英籍作曲家韓德爾的神劇「參孫」其中一曲「Let the Bright Seraphim」(女高音獨唱加小號與弦樂),也試著呈現一些只有樂器演奏的作品,如英國作曲家布瑞基的弦樂四重奏「倫敦小曲」(讚美詩435首旋律)、同是英籍打擊暨作曲家葛蘭妮寫給馬林巴琴獨奏的「小小的祈禱」、捷克作曲家包佩寫給了三把大提琴與鋼琴的安魂曲(教堂告別式用曲)等。

國內外聖樂發展至今,仍有好的作品不斷問世,在讚美神的前提下,我們將繼續把適合的作品在聖樂營中介紹給大家。

選曲之考量因素


每年聖樂營報名截止前後是籌備小組最為忙碌之時,因各組負責講員須依報名狀況及其他主、客觀因素決定曲目,器樂組的複雜程度更甚合唱組及小詩班組。以一般樂團的選曲來看,不論樂團編制大小,各種樂器及各聲部的編制有一定的比例,否則在演奏時會破壞樂曲平衡的美感。

本會學音樂的人數與樂器種類原本就不多,在基本編制上就已有問題的情況之下,要尋找適合的作品實屬不易。加上每年報名的樂器種類與人數皆不同,曲目無法提早預定,又因樂團套譜自國外訂購費時費財,所以只能依國內或網路上找得到的樂譜自行改編、創作,方可適用於該屆聖樂營器樂組使用。

建議與期許


器樂組除了集結主內有恩賜的音樂人才外,成員彼此間的互動、協調度與包容性也是成員學習同工的機會。在各人的學習程度與個性、年齡差異下,以差異性較少的成員被安排於同一組的機會較高,但亦有不全盡人意之處,這時就有賴學員之間的互相提攜與包容了。

同時,我們也期望參與者事先練習好自己的部份,不臨時缺席或無預先知會的遲到或早退,才不致造成其他同組成員無法正常排練或導致整組癱瘓的困擾。

聖樂營提供主內愛好音樂的同靈一個學習服事的絕佳機會,與會者在短時間之內除了彼此認識、交流,並一起學習同工與頌讚的藝術及互相服事的精神。這裡並非個人表演舞台的延伸或是玩票性質的音樂集會。一方面我們希望為器樂上有恩賜的同靈尋找一條事奉的新路,另一方面也期望藉此提升真教會同靈的音樂素養。

願神繼續帶領我們的腳步,也願主內有器樂、作曲、樂團指揮或者對電腦打譜程式有恩賜的同靈,一同來參與聖樂服事,為主所用。

小詩班組


「首先勾勒主題動線,輔以詞意相符的詩歌,再穿插學員適時的見證與串詞分享,三十分鐘內完整傳達主題信息」,這是近三年小詩班組的訓練目標。有別於一般小型重唱的功能,聖樂營課程要求每位班員不斷自我操練,從眼神、台風、教唱,到串詞、見證等,或說或唱都必需能夠獨當一面。

又為了讓每個獨立的個體,能同心吟唱傳達主題信息,每位班員必需在四天內,藉由共同生活、共說、共唱與禱告,努力營造最真實無偽的默契,以期共同呈現三十分鐘的信息,並希望這些實戰經驗,能換取更多的感動與心志,持續在各地教會事工發芽成長。

專題


每年聖樂營均有大堂課的安排,提供全體學員在聖樂觀念、人文素養及實際事奉工作中有很好的引導及啟發。今年活動小組安排的課程有:潘佳舟傳道「更美的聖樂事奉」、戴育毅弟兄「音樂人生命成長的四重奏」及李雯玲姐妹「崇拜中的音樂事奉──談司琴」等課程。授課傳道、老師以深入淺出方法,並輔以實際操作演練的方式,引導學員對於聖樂事奉應有的態度及觀念。

選修課程


今年增設的選修課,乃因應歷屆參加學員在問卷調查中的建議,設計多樣化且符合需求的課程提供學員選擇,計有:「發聲法」蕭抒真姐妹、「指揮法──初階」倪芷萍姐妹、「指揮法──進階」曾怡蓉姐妹、「詩歌處理」葉順隆執事、「音樂科(系)同靈事工研討」王怡玲姐妹等。除了本身就讀音樂科(系)學員直接規劃至「音樂科(系)同靈事工研討」課程外,其他學員依照自身需求或在教會聖樂事工上想加強的部分,自行選擇所想上的課程,很受學員們的青睞。

分組練習


分組練習在聖樂營的時間分配上占了不少的比重,無論那一組別都必須在活動期間做充份的練習,以達到最好果效;在場地安排上,器樂組與合唱組都需要使用管風琴,小詩班需要練習串場及動線的安排……等等,活動中的妥善協調,充份利用時間是很重要的一環。分組練習亦邀請數位協助聲部指導及伴奏者:王郁恩姐妹、徐嘉欣姐妹、許德宏弟兄、潘蕙嵐姐妹及許寶真姐妹。

總排練


為了讓大家學習如何準備一場音樂會(也就是稍後成果發表會),事先的演練是很重要的。各組詩歌的最後總整理、排序、節目時間流程的計算掌控、合唱組及小詩班的走位、器樂組各演奏型態的樂器定位安排、後台工作人員的調度調配、節目表及影片的製作、場控安排……等等繁雜工作,都需在這時候抵定完成。此時,學員臉上已表現出莫名的興奮及些許緊張感,因為緊接著就是成果發表會了。

成果發表


在安息日上、下午的會前詩頌時間,由器樂組帶領會眾做會前序曲的唱詩,這可以說是成果發表會前的暖身。每年聖樂營最後一天的下午,也就是大家所屏息以待的成果發表會。

這一刻,每個人換上正式服裝,所有學員、工作人員用最嚴謹、迅速、小心翼翼的態度準備好自己,從傳道開場、小詩班、室內樂、合唱組、中場休息、室內樂、合唱加上樂團等,將這幾日辛苦勤練的結果展現出來,榮耀歌頌主聖名。

註:
杜普勒:行板與迴旋曲,第二樂章,活躍的稍快板(長笛二重奏加鋼琴)、包佩:為三把大提琴與鋼琴的安魂曲,持續的行板、安倍圭子:三稜鏡(馬林巴琴獨奏)、佛瑞:第四樂章慈悲的主耶穌,選自安魂曲(女高音獨唱加小型編制樂團)、葛利格:霍爾堡組曲,前奏曲,活潑的快板(弦樂團)以及協助小詩班的2首曲子(長笛、小提琴與大提琴)




作者: 聖樂科、趙珮君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200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