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小時候,在老師教鞭的要求下,猛背唐詩三百首,為的只是國文可以考高分,從不在意是否了解詩中的意境。隨著求學生涯結束,所背的詩詞早已還給老師。沒想到卻在移民加拿大後,峰迴路轉!多倫多美麗天然的環境,竟讓兒時所背的詩詞,自然地在腦裡鮮活起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是唐朝詩人孟浩然所寫的〈春曉〉,詩中描寫的春景,就在移居多倫多後,真正有所體會。這裡真是處處聞啼鳥啊!一到春天,天還未亮,鳥兒就迫不及待啁啁啾啾地叫個不停,嘹亮又清脆的叫聲,不禁使人們昏昏欲睡、沉寂灰濛的心明亮輕快起來。花兒不甘示弱的爭相開放,好像深怕人們忽略了她美麗多情的存在。無奈,夜裡襲來一陣風雨,打落剛剛開放的花苞。明日晨起,不知多少花兒在風雨中凋零飄落了?這種景緻,不就是多倫多春天的寫照嗎?

多倫多鳥語花香,隨處看得到野鳥,不禁讓我想起台灣一群沉醉於賞鳥的好友。他們非常喜歡遊山玩水,接近大自然,尤其醉心於「賞鳥」。一般的渡假山林,早已無法滿足他們賞鳥的期望,總要進入人煙罕至的荒郊野林,欣賞奇珍異鳥才善罷甘休!

深山裡,沒有五星級飯店可供投宿,為了賞鳥,只得住破舊工寮,他們非但沒有抱怨,還樂此不疲。有次,他們深入宜蘭山區賞鳥,傍晚夕陽西沉後,大夥兒就

在林務局廢棄的工寮裡住下,沒有熱水可以洗澡,沒有暖被可以安眠,沒有美食可以入口,沒有電視可以助興,被蚊叮,給蟲咬,即使如此,還是甘之如飴,樂在其中!畢竟一趟自然之旅,多少野鳥任他們欣賞,其中不乏難得一見「國寶級」的台灣特有種鳥類。對他們而言,縱然,路程再艱辛,行囊再沉重,身心再疲憊,還是值得!我想台灣野鳥圖鑑中所記載的鳥類,應該大部分被他們找到、看過了。

這群自然老師,個個都是「鳥癡」,大家聚在一起,茶餘飯後的聊天內容,很少是女人常有的香水口紅、珠寶服飾等購物經;社會消息、明星八卦等悚動新聞,她們也不太感興趣;除了國家大事、教學心得等話題,就屬「賞鳥記趣」最讓她們提勁,滿口「賞鳥遊記」,滔滔不絕地反覆講述著,頗讓人有「欲罷不能」、「死也不改其樂」之感。

那次賞鳥回來後,他們一直向我講述那趟「賞鳥遊記」的細節,其中不乏驚險刺激的情節:比如為了尋找鳥蹤,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攀爬峭壁上的岩石,像個猴子一樣緊抓樹枝,危危顫顫,峭壁下即是斷崖,險些發生意外的可怕過程;或在深山裡,遇到虎頭蜂、青竹絲,差點沒命的危險;甚至走迷了路,可能回不了家等狀況。並且不斷地向我描述深山裡的小鳥,顏色多漂亮,外形多可愛,聲音多好聽,飛姿多美妙,實是人間罕見等等,大夥兒說得口沫橫飛,神奇迷眩,讓我十分羨慕,久久不能自已。

其中一位好友,甚至在大家解散各自回教室上課後,非常誠懇的對我說:「長久以來,一直認為達爾文的無神論是對的,但經過此次賞鳥之旅,我已開始對無神論的看法產生質疑。大地生生不息,萬物滋養生長,光是鳥類的多與美,就讓人嘆為觀止,更不要說其他更偉大的創造。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沒有神?這次的賞鳥之旅,看到那麼多野生的珍禽異鳥,很難想像天地間沒有一個造物主來創造牠們,更難否認這個世界有神存在!」

她一直為我不能與他們深入山區賞鳥遺憾不已,故強烈建議有神論的我,有生之
年,一定要在身體狀況許可時,嘗試深山野林的賞鳥之旅。因她相信有神論的基
督徒,看到那麼多森林野鳥,必能比無神論的他們更加感動,更加體會神的存在
。只是健康狀況一直不佳的我,縱然滿心嚮往賞鳥之旅,也只能抱憾以對。

後來在茶餘飯後的閒談中,她多次跟我提到:「台灣真是上天賜予我們的寶島,難怪西方人稱她為福爾摩沙,可惜台灣人不知珍惜她,濫墾亂伐,連珍貴的野鳥都遭殃。妳一定要在身體好些時,趕快跟我們去賞鳥,保證妳會看到妳的神!」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一19-20)。

真高興一個不相信神的人,在大自然的啟示中,藉著神所造的鳥類,肯定了神的存在。這也印證了《聖經》所言,雖然神在哪裡,人的雙眼無法看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明白神的存在,叫人無法否定,無可推諉。

被神稱許為完全正直、敬畏神的約伯,也曾說:「你且問走獸,走獸必指教你;又問空中的飛鳥,飛鳥必告訴你;或與地說話,地必指教你;海中的魚也必向你說明。看這一切,誰不知道是耶和華的手做成的呢?」(伯十二7-9)。世界上所有的活物,種類繁多,各從其類,滋養生長,生生不息。走獸、飛鳥、海裡的魚……有哪一種活物不是神造的呢?是誰給牠們生命氣息呢?是誰讓牠們能跑能動,能游能飛,賦予牠們生命活力呢?人類觀看萬物,不辯自明,怎能再說這個世界沒有神?

耶和華啊!祢所造的何其多!都是祢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祢的豐富(詩一○四24)。



這位好友就是從神所造的鳥類何其多中,體會到其他生物必也是種類繁多,不可勝數,進而瞭解到遍地充滿了神創造的豐富,再也無法否認世界有神存在。以前雖跟這位好友傳過福音,總是徒勞無功,沒想到一次賞鳥之旅,竟讓她有所改變,相信世界有神存在,願她及她的家人,有一天也能成為神家小羊。

多倫多的環境天然、原始,處處是野鳥任我欣賞,總算多少彌補了當年無法尋幽探勝、捕獲鳥蹤的遺憾!這裡的野鳥不可勝數,我尤其喜歡藍堅鳥(Blue Jay)及北方紅雀(Northern Cardinal)。它們的羽毛顏色,一為淺藍,一為橘紅,兩者皆非常鮮艷、突出;頭頂也都戴著龐克造型的羽冠,狀極可愛。羽冠就像牠們的帽子,還會隨著身體的律動忽上忽下,非常有趣。牠們的羽毛光彩絢麗,叫聲獨特輕亮,很容易吸引人類注視的目光。看著牠們長得如此別緻可愛,更能體會神的愛真是長闊高深,縱使如雀鳥一般的低等生物,神尚且不忘給牠們如此美麗的裝飾,何況萬物之靈的我們!

鳥類圖鑑曾言:藍堅鳥特別喜歡吃花生,如果在庭院撒花生,則有機會看到牠們飛來地上啄食。為了近距離看到藍堅鳥,我就照書所教,在後院花園撒花生。很高興如書所言,不久就吸引了幾隻藍堅鳥飛來啄食,朋友說我很幸運,同樣的作法,在她家後院就未見效果)。牠們的動作很快,機警又靈敏,嘴巴一叼到花生,馬上一飛沖天,不見蹤影,很少多加逗留。

我觀察到藍堅鳥大多是群體行動,很少單獨出來覓食,不管飛到哪裡,總有同伴相陪。北方紅雀則不一樣,牠就像古代的俠客,獨來獨往,自由自在,很少呼朋引伴。春去秋來,總是形單影隻的獨自飛翔,無拘無束的快樂歌唱。

有一回至教會同靈朱念華弟兄家作客,當我漫步於他家漂亮的前庭花園,觀賞群花、綠樹時,不經意間,竟看到一隻藍堅鳥害羞恐懼地躲在松樹下。內心直覺牠應是翅膀受傷飛不動了,只好落單地躲在樹底下。想到藍堅鳥不是那麼容易看得到,尤其是如此近距離的欣賞鳥兒,更是可遇不可求,我乃一步併兩步地趕快進去叫他們出來觀賞。

朱弟兄夫人呂涪卿姊妹,直嚷著要把牠優雅的樣子畫進國畫裡(呂姊妹是個國畫家,她家掛了很多氣勢磅礡的國畫,都是她親手畫的);外子則一直嘟嚷著身邊沒有照相機,實在好可惜!觀賞了一陣子,為了不讓牠受到太多驚嚇,最後大家只好進屋去,不再打擾牠。不知後來牠的命運怎樣了?不知牠的同伴有沒有來找

牠?日子飛逝而去,雖已過了好幾年,偶爾還是會想起牠。受傷落單的牠,不知是否依然翱翔於天際?還是因傷早已消失於人間?

在朱弟兄家花園與藍堅鳥的奇遇,讓我一到戶外,就更注意鳥兒的蹤跡,總盼望還能跟其他美麗小鳥不期而遇。想想,神造的飛鳥,雖是小小一隻,無論在多高的空中飛翔,總不會掉落到地上。反觀,人造的飛機,不管科技多先進,儀器多精密,偶爾就會莫名奇妙地從天上掉下來,就連價值連城的太空梭,也曾在升空後不久,爆炸墜落,梭毀人亡,讓人不勝唏噓,徒留惆悵!

主耶穌給飛禽創造的導航系統,渾然天成,精確無比,我想人類永遠造不出來。君不見,天上的飛鳥,成群結隊地在天空飛翔,自行排列,井然有序,動作劃一,不慌不亂,彼此不會相撞,齊飛不會迷航。忽而上,忽而下,忽而左,忽而右,想怎麼飛就怎麼飛,任憑牠們喜歡,完全不需地上雷達幫牠們指引、導航。

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太十29-31)。

鳥類中最卑賤的麻雀,若是主耶穌不允許,一隻也不會掉落到地上,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類,神豈會任憑我們遭遇危險?卑微如我們,神竟然連我們的頭髮都數過了,神豈不保守看顧?主耶穌的應許,總在我失去信心、恐懼軟弱時,給我極大的安慰與力量。

「萬軍之耶和華──我的王,我的神啊,在祭壇那裡,麻雀為自己找著房屋,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如此住在殿中的便為有福!他們仍要讚美。」(詩八四3-4)。我願自己能如麻雀、能如燕子,飛進聖殿,飛到祭壇,在那裡築巢育雛,日日夜夜歌頌讚美神!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太六26)。我更願自己能學會交託,不再憂慮衣食,不再煩惱生活,就像那天上的雀鳥,無憂無慮,自由飛翔!

白日盡,夜低垂,月當空,心如風。夜裡,蟲聲四起,嘶嘶鳴鳴,取代了白天清脆的鳥啼。萬物總是不忘按時更替,好讓大自然的節奏循環有序。此刻,就像小時候,觀看萬物,心中自問:

是誰讓太陽升起又讓太陽沉落?
是誰讓月兒彎彎又讓星兒閃爍?
是誰讓晨曦如霧迷濛又讓白雪如羽朦朧?
是誰讓北風咆嘯又讓雨水滴答滴答響?
是誰讓花朵盛開又讓楓葉換了紅衣裳?
是誰讓魚兒自在悠游又讓鳥兒自由飛翔?……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神,有誰告訴我,那還會是誰?

「怎麼可能沒有神?」誠願世人都能發現我那好友的發現!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8/01/2007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