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62期2007年11月)
主題特寫:1.珍惜神的創造

黃嘉文

在《聖靈》月刊談環保,想必令許多人感到詫異。畢竟在我們的認知中,所謂「信仰」的範疇,不外乎神的救贖、信心的重要、信仰生活的表現、積極傳福音……等等。至於環保這種「地上的事」,看起來和信仰簡直毫無關聯,對得救似乎也沒什麼幫助,所以不論是講台、文字等各種場合,幾乎沒人以這個作為主題。「環保神學」這個名詞,其本身就足以令人大惑不解。

即使把範圍擴大到整個基督教界,有關環境議題的論述仍然少之又少。這現象讓部分未信者認為,基督徒對環境缺乏保護、顧惜的態度。我們一方面肯定天地是神的偉大創造,另一方面卻又說「我們不屬世界」,如此態度上的矛盾,反映在環境議題上,難免顯得進退失據。

環境議題在現代世界中日顯重要,主要歸因於近幾世紀以來,人類文明的發展、科技的演進、土地的開發,造成大規模的破壞與污染,全球環境因而陷入空前危機。隨著世界上人口不斷增加,人類施予環境的威脅也隨之增加。全球性的毒害污染、酸雨、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臭氧層破洞、廢棄物危害等本來幾乎不曾聽說的問題,如今卻是自然界反撲的例證。然而,這些破壞與污染仍在持續,大地反撲的現象也持續在世界各地發生。

關心環境議題的基督徒應不在少數。不過很可惜地,上述態度上的矛盾,以及近代科技發展源於基督教文化下的歐美地區等因素,有時卻讓基督徒背了黑鍋,讓有些人認為基督徒不關心環境,甚至認為基督教是環境問題的元凶。事實上這是很大的誤解,但是為了釐清這樣的誤解,我們有必要再次查考《聖經》,以明白神交付給我們的世界觀。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一31)。

《創世記》記載神創造天地的過程之後,下了這樣的註解。無論在我們的眼中,今日的世界有多麼不完美,在創造之初,這世界其實是神看為「甚好」的創作。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一26)

最初神創造世界時,確實賦予人類高於其他受造物的權力。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人類雖然論體型不如大象,論兇猛不如獅子老虎,但最終卻能管理萬物,如同神最初說的一樣。然而,這段經文提到「使他們管理」,暗示著在權力之外,人也應負起相對應的責任。最初的例子是,人類始祖在伊甸園享用園裡的產物,同時必須負起修理看守之責。

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創二15)。

這顯示人類是這世界的管理者,而「管理」並不等於「擁有」。當人類善盡管理之責,神也會賜予人類生活所需的資源。修理、看守並不包括掠奪,而是指出人對受託之物的責任。神賦予人類管理世界的權力,不表示人類因此可以對這世界予取予求。神說:「天地萬物都是我的。」(伯四一11),從這概念出發,人類就好比是世界的管家。作為管家的責任,自是善加照顧受託的產業,藉此得到應有的報酬,而非貪婪地監守自盜、中飽私囊。

這樣的觀念在舊約律法中也一再出現。只有神才擁有大地的所有權,因此人類對於產業並非真正「擁有」,充其量只是暫時的使用權。於是律法規定,土地不可永久變賣。而為避免過度消耗土地,則有「安息年」、「禧年」的條例,規定每隔六年必須休耕一年,每隔五十年要將已變賣的產業歸還原主或其後代。

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二十五23)。
第七年,地要守聖安息,就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不可耕種田地,也不可修理葡萄園(利二十五4)。
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利二十五10)。

這樣的規定具有多重意義。首先是對選民信心的試驗,這部分的意義也是一般較常強調的:因為安息年不可耕種田地,以色列人就必須相信,神會在安息年的前一年賜與三倍的收成(利二十五21)。此外,在安息年期間,土地自己生長的作物要歸給窮人;五十年一次的禧年甚至要將土地歸還原主,債務免除,奴隸得釋放。這是今日資本主義的思維下無法想像的事,在當年卻具有社會重組、資源重分配的意義,得以讓弱勢者重新立足於社會,土地因此也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這方面的意義,同時顯示神慈愛而公義的本質,防止世界上的弱者遭受剝削。此處所謂「弱者」,不只是指人,生物、土地也包括在內。

關心自然、愛護土地的概念,不只出現在《舊約》。《福音書》中,耶穌曾經多次以自然界的現象為比喻,來闡明福音的信息。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太六28)。
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太六30)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3-34)。

這處經文以百合花、野地的草作為對比,強調人只要以神的事為念,就無須為生活所需而煩惱。此處以自然界作比喻的例子,似乎也暗示著神對天地萬物的重視與愛惜──神尚且珍視祂所造的萬物,人如何能破壞環境,況且只是單為一己的慾望?「不要為明天憂慮」,這句話提醒我們,物質的欲求應該有所節制,不應該無限制擴張,追求生活所需財富的同時,一切仍要回歸神的教導,學習神慈愛、公義的特質。

用這個角度來理解環境議題對基督徒的意義,面臨今日社會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衝突,就不難理解孰輕孰重。在貧窮的年代,人們說:「都沒飯吃了,還談什麼環保!」當經濟起飛,社會上仍普遍重經濟而輕其他方面,直到有一天大地反撲,水災、土石流、乾旱等災害日漸頻繁,並且對人類的生命造成威脅,人們才警覺:「都快沒命了,還談什麼經濟!」

遺憾的是,資本主義掛帥的現代世界,一切思維皆以促進人類享受為優先。所以,縱使長期以往對環境保護的漠視,已經帶來太多的災害,但是關於這方面的省思,仍僅止於災害的受害者,以及社會上關心此議題的少數人。當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又有衝突時,在資本家的強大政經優勢下,讓位的永遠是環境。久而久之,人類從自然界取用的,早已超過自然界所能承受的範圍。

經濟學有一句名言:「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意謂任何事物的取得,都必須付出代價,環境問題亦然,只是破壞環境的代價,常常是由無辜的後代來承擔。今天為了享受、賺錢,施予環境的任何破壞超過了大地的負荷,有一天終將導致大地反撲,這只是時候早晚的問題。換言之,為一己之私而不顧環境受破壞,甚或不顧後世子孫可能為此嘗到苦果,這無疑是貪婪自私的作為。

貪財是萬惡之根(提前六10)。

所以,環境問題果真是基督徒不必關心的「地上的事」?那倒未必。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就如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般,尊重、愛惜,才能長久。

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約壹四20)。

上面這句經文中的「弟兄」二字,如果代換成「環境」,竟然也能適用。

於是,身為基督徒,關注我們所處環境的理由,就包括對後世子孫的關愛,也因為神本身就珍視祂的創造。面對環境,我們需要的是永續經營的理念,不可為了一己之私,而使環境陷入萬劫不復的災難。

比方說,許多人為了養生、食補,遍尋稀有動物作為補品,認為對健康有幫助。然而,這觀念卻大有可議之處。從環境保護的觀點來看,這樣的作法是對生態的威脅,法律上也不允許。另一方面,來自媒體、廣告,聲稱某商品具有保健、治療效果的訊息,當中為數不少未經證實。

或許有人認為,這類訊息常常配合使用者的現身說法作為佐證。但是姑且不論這樣的佐證真實度有多少,在醫學研究中(例如:藥品療效實驗),光是只有個案的經驗,卻缺少設計嚴謹的實驗,就不能作為佐證。然而,許多人捨棄正規、已有充分證明的醫療保健方法,卻寧願掏大把鈔票買陌生人推銷的不明藥品,不幸者甚至因而賠上自己的健康,非常遺憾。

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賽十一6)。

先知書中描繪的景象,現實世界似乎不太可能出現,但這無疑是人與自然界相處的原則:是和諧、永續、互利、共生,而非予取予求、趕盡殺絕。

個人或團體可以為環境保護做些什麼,坊間已有不少這方面的資料與宣導,本文不再贅述。不過就基督徒而言,還有一個問題必須思考,那就是環保對於信仰上的意義。上文提到,基督徒一方面肯定神的創造,一方面卻又將世界視為暫居之處,多少混淆了對環境的態度。事實上,基督徒致力於維護環境,本來就不是為了把世界改造到盡善盡美,甚至因而宣稱神的國度來到。而是善盡身為人類的本分,用心照管神所託付的受造之物,作為神的忠心管家。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彼後三10)。

天地都要廢去,這是《聖經》明白告訴我們的。我們用心照管的地球有一天也要毀滅,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可以不愛惜。就好像我們不會因為有一天要面臨死亡,所以不照顧好自己身體一般。

基督徒在世上的日子,必須善盡該盡的責任,活出新生的樣式,為照管神的產業作個好管家。如此,在世界上將能活出神的榮耀,成為美好的見證。


作者: 黃嘉文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0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