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義雄
本章的文體是以反義對仗為主,論及社會方面的道德關係。內容強調正義、坦誠及慈善對人生處世的重要。
1節:詭詐的天平為耶和華所憎惡;公平的法碼為祂所喜悅。
奸商藉著假秤和不準確的法碼來謀取暴利,古今皆然;但是這種手法卻破壞了社會正常來往的關係。摩西的律法、先知書和智慧書的作者,皆不遺餘力口誅筆伐攻擊不法的商人(申二十五13-16;何十二7-8;摩八5;結四五9-12;箴十六11,二十10、23)。《聖經》作者極力攻擊假秤和假法碼的原因是:
1.在當時的立法和行政組織不太健全下,這種非法的勾當,很難被揭露及繩之以法。
2.財迷心竅,貪得無厭的心理,很容易使人走上欺騙的途徑。人雖然可以欺騙一時,但是神鑒察人心,祂深惡痛絕這種不義的行為,喜悅公平的交易。貿易固然要公平,行事為人也要公平;這樣的人,才能蒙神悅納賜福。
2節: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驕傲人有恥辱跟隨著他;謙遜人有智慧陪伴著他。
驕傲人自視過高,目中無人,以為自己比別人強,甚而高抬自己藐視神。這種趾高氣揚的人,經常使人嗤之以鼻,避而遠之。凡心裡驕傲的,為耶和華所憎惡(箴十六5),所以祂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前五5)。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驕傲自誇:「這大巴比倫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為京都,要顯我威嚴的榮耀嗎?」話未說完,有聲音從天降下說:「尼布甲尼撒王啊,有話對你說,你的國位離開你了。你必被趕出離開世人,與野地的獸同居,吃草如牛,且要經過七期。等你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但四28-32)。堂堂一國之君,竟在曠野與野地的獸同居,吃草如牛。人何時驕傲,恥辱也何時跟隨著他。
「謙遜」是驕傲的反面,與驕傲只是一線之隔。謙遜人心地純樸,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下),他會尊重別人,請教別人;因此人見人愛,處處受歡迎。所以說「謙遜人卻有智慧」。
這則箴言與中國古訓:「滿招損,謙受益」,有同樣的教訓。
3節:正直人的純正必引導自己;奸詐人的乖僻必毀滅自己。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正直人有誠實導引;奸詐人因乖謬毀滅自己。 《當代聖經》譯為:正直的人,信實能護佑他;奸惡的人必毀於不義。 《思高譯本》譯為:正直的人,以正義為領導;背義的人,必為邪惡所毀滅。
正直人為人率直,真誠坦白,他有敬畏神的心,凡事尋求神的旨意,任何邪僻不能轉移他的腳步,因而蒙神眷顧帶領,前途平坦無憂。奸詐人就是背義的人,心地詭詐離棄正義,在自己邪惡的引導之下,步入歧途,終必毀於不義,而自趨滅亡。因為「惡人必被自己的罪孽捉住;他必被自己的罪惡如繩索纏繞。」(箴五22)
4節:發怒的日子資財無益;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
「發怒的日子」就是大而可畏審判的日子(珥二11、31),在神發怒的日子,資財是無益的,因為我們得贖不是靠能壞的金銀(參:彼前一18),「那些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的人,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神。」(詩四九6-7)。
「當耶和華發怒的日子,他們的金銀不能救他們,不能使心裡知足,也不能使肚腹飽滿,因為這金銀作了他們罪孽的絆腳石。」(結七19),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在公義的道上有生命;其路之中並無死亡(箴十二28)。挪亞在神面前是個義人,因他的義行,神命他造方舟,使他全家得救逃過洪水的浩劫,也因此定了那世代的罪(創六9,七1;來十一7)。
5-6節:完全人的義必指引他的路;但惡人必因自己的惡跌倒。正直人的義必拯救自己;奸詐人必陷在自己的罪孽中。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誠實使正直人走平坦的路;邪惡人自取敗亡。正義救援忠誠人;奸詐人陷落在自己的貪婪裡。 《思高譯本》譯為:完人的正義,為他修平道路;惡人必因自己的邪惡而顛仆。正直的人,將因自己的正義而獲救;奸詐的人,反 為自己的惡計所連累。
這兩節的經文意思雷同,同樣的事重複述說。義人行善得福,惡人因惡得禍,是作者一再重複的觀念,正如俗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如經上所說:「按我所見,耕罪孽、種毒害的人都照樣收割。」、「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伯四8;加六7)
義人之所以得福,是在乎敬畏神有美好的靈修。完全人的義必指引他的路,「指引」《思高譯本》譯為:修平,完全人修平他的道路,除掉路上一切的障礙物,走在路中就不致傾跌。所以正直的人,將因自己的正義而獲救。反之,惡人受禍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所以惡人必因自己的惡跌倒,奸詐人必陷在自己的罪孽中,為自己的惡計所連累。「罪孽」有貪婪、惡慾的意思(參考:《現代中文譯本》、《新譯本》)。
7節:惡人一死,他的指望必滅絕;罪人的盼望也必滅沒。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邪惡人一死,希望都歸幻滅;倚靠錢財的終必落空。 《思高譯本》譯為:惡人一死,他的希望盡成泡影;同樣,奸匪的期待也全然消失。
這一節經文論到惡人,說他們一死便一了百了,希望都歸幻滅,盡成泡影。「惡人」就是不敬畏神的人,他所倚靠的是錢財,所追求的是物質肉體的奢侈生活,但這一切都是暫時的,轉眼即失。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詩一四六4)。
本節經文與上章28節內容相似,但只有上句,沒有下句,因與本章反義對仗的格式不合,所以《七十士譯本》加添下句「義人雖死,他的希望依然存在;惡人的希望卻要泯滅。」
8節:義人得脫離患難,有惡人來代替他。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義人得免患難;邪惡人難逃災禍。 《思高譯本》譯為:義人得免患難,惡人反來頂替。
上一節說到惡人死後的光景,本節則述說義人生前的情況,兩節正好形成對比。惡人必因自己的惡跌倒,奸詐人必陷在自己的罪孽中(6-7)。義人有神保守,可以脫離患難,惡人反來頂替他。《以斯帖記》所記哈曼和末底改的事蹟;但以理和控告他的人所遭遇的,是這節經文最好的註釋。《箴言》二十一章18節有類似的說法:「惡人作了義人的贖價;奸詐人代替正直人。」
9節:不虔敬的人用口敗壞鄰舍;義人卻因知識得救。
《新譯本》譯為:不虔敬的人用口敗壞鄰舍,義人卻因知識免受其害。 《思高譯本》譯為:假善人以口舌,傷害自己的近人;義人因有知識,卻得以保全。
「不虔敬的人」就是不敬畏神的人,也是虛偽假善的人。他們信口雌黃,說長道短,顛倒是非,任意批評誣告人,導致人與人互相猜疑,互不信任,社會秩序因而大亂。一些無知天真的人,因他們煽動的言論墜入他們的陷阱,與他們同流合污。
不虔敬的人存心不良,利用口舌來陷害人,如同老先知用謊言欺哄神人,使他死於非命,被獅子咬死(王上十三11-25)。反之,義人因愛慕神的話,遵守智慧的教導,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可以安然自處,不會陷入惡人所設的圈套和網羅,故義人因知識得救。
10節:義人享福,合城喜樂;惡人滅亡,人都歡呼。
《思高譯本》譯為:幾時義人幸運,全城歡騰;幾時惡人滅亡,歡聲四起。
義人不受惡人的侵害,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與他同居共處的人民因他而得福,真是與有榮焉。義人蒙福,將他所得的財物恩惠與他人分享,合城的人都會歡騰喜樂額手稱慶。末底改穿了朝服從王面前出來,書珊城的人民都歡呼快樂(斯八15)。
反之,惡人行為敗壞,用口舌敗壞鄰舍,使人不能安居樂業。惡人的罪惡為眾人所唾棄,故惡人滅亡,人都歡呼,歡聲四起(參:伯二十七23)。
11節:城因正直人祝福便高舉,卻因邪惡人的口就傾覆。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城邑因義人居住而興隆;市鎮因邪惡人的言語而傾覆。 《思高譯本》譯為:義人的祝福,使城市興隆;惡人的口舌,使城市傾覆。
這節經文認為人的正直與邪惡與城的興隆和傾覆有關,正直人或邪惡人的言語,對全城的人都發生影響。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城祈求,神應許若有十個義人在其中,祂就不毀滅這城(創十八32)。反之,邪惡人是害群之馬,他們挑撥離間,風作浪,城市就因他們的口而傾覆。示巴吹角使人離開大衛,亞比拉城幾乎因他而滅亡,幸好聰明的婦人勸告眾人殺了示巴,亞比拉城才得以保存(撒下二十1-2、14-22)。
12節:藐視鄰舍的,毫無智慧;明哲人卻靜默不言。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嘲弄鄰舍的人毫無見識;明智的人緘默不言。 《當代聖經》譯為:與鄰居爭吵的人極為不智,明智的人戒避多言。
嘲弄鄰舍與鄰居爭吵是極為不智的,敦親睦鄰,生活會過得更美。智者勉勵我們:「你的鄰舍既在你附近安居,你不可設計害他。人未曾加害與你,不可無故與他相爭。」(箴三29-30)。古有明訓:「遠親不如近鄰」、「遠水救不了近火」,在急難的時候,實際能夠幫助你的,乃是近鄰不是遠親。明智人謹慎自己,與鄰舍和睦相處,不往來傳舌,當他有不如意的時候,亦能克制自己,靜默寡言;因為「禍從口出」、「言多必失」。
13節:往來傳舌的,洩漏密事;心中誠實的,遮隱事情。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愛說閒話的人洩漏機密;誠實人堪受信託。 《新譯本》譯為:到處搬弄是非的,洩露祕密,心裡誠實的,遮隱事情。
摩西的律法禁止人在民中往來搬弄是非(利十九16)。「往來傳舌的」就是愛說閒話、到處搬弄是非的人。這種人嘮嘮叨叨,當他獲得他人機密之後,便覺得有如骨鯁在喉,非吐不快;他不考慮後果,就將人的密事張揚出去。許多人就常常如此,對人說:「我告訴你,你不要告訴別人」,將所有祕密都洩漏出去,只有當事人不知道。智者告訴我們:「往來傳舌的,洩漏密事;大張嘴的,不可與他結交。」(箴二十19)
不洩漏人的密事是一種道德,也是近代協談者必守的通則。因此,「你與鄰舍爭訟,要與他一人辯論,不可洩漏人的密事。」(箴二十五9)
心中誠實的人沒有詭詐,他說話謹慎,謹守自己的諾言,尊重他人的權益,這種人堪受信託,是良朋密友。
14節:無智謀,民就敗落;謀士多,人便安居。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缺少領導,國必衰敗;謀士眾多,國便安全。 《思高譯本》譯為:人民缺乏領導,勢必衰弱;人民的得救,正在於謀士眾多。
國家民族的興衰,寄託在掌權者的手上,主其政者若無賢臣輔助,提出良謀碩畫,勢必導致民不聊生,外敵入侵,國破家亡。因此,以色列常被描繪為沒有牧人的羊群(王上二十二17;民二十七17;結三十四5;亞十2)。羅波安因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導致以色列十個支派背叛,國家分裂,除了猶大和便雅憫支派外,沒有順從大衛家的(王上十二1-19)。
15節:為外人作保的,必受虧損;恨惡擊掌的,卻得安穩。
「擊掌」是當時的習俗,作保的時候,保人與債主互相擊掌,表示保證正式成立。智者將他的經驗提出警告世人,最好不要作保,尤其為外人作保,不知他是否忠實可靠,財務狀況如何,能否到時還錢,就茫然作保,勢必忐忑不安,受到虧損。關於作保的事,智者在本書已經三令五申地叮嚀、提醒(箴六1-5,二十16,二十二26-27,二十七13),豈可不慎哉!
16節:恩德的婦女得尊榮;強暴的男子得資財。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端莊的女子受人敬重;敗德的女人自取恥辱。懶惰的人身無分文;毅力堅強的往往致富。 《思高譯本》譯為:淑德的婦女,必為丈夫取得光榮;惱恨正義的婦女,正是一恥辱的寶座;懶散的人失落自己的財物,勤謹的人反取得財富。
這一則箴言,《現代中文譯本》和《思高譯本》是根據《七十士譯本》的內容翻譯,因此譯文較長。
婦女在家庭的地位相當重要,因為她是家庭的中心,才德的婦女,端莊賢淑、殷勤勞力,明智寡言,其價值遠勝過珍珠,她使丈夫有益無損,一生不缺少利益。她的兒女起來稱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稱讚她,丈夫在城門口因她得尊榮(三十一10-12、28、23)。因此,才德的婦人是丈夫的冠冕;貽羞的婦人如同朽爛在她丈夫的骨中(十二4)。
「強暴的男子」《KJV》譯為strong(men),就是強壯有力的男人。作丈夫的也有應盡的義務,他應當勤奮工作,有固定收入,擁有相稱的財富,使妻兒無憂,過著安定舒適的生活。
17節:仁慈的人善待自己;殘忍的人擾害己身。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仁慈人造福自己;強暴人殘害己身。 《思高譯本》譯為:為人慈善,是造福己身;殘酷的人,反自傷己命。
「仁慈的人」心地善良,為人慈善慷慨,樂意施捨幫助人,這樣的善行是造福自己。多加廣行善事,她患病死了,許多懷念她的人央求彼得來為她禱告,使她從死裡復活(徒九36-42)。「殘忍的人」心硬如鐵,對別人的軟弱死活痛苦,漠不關心,這樣的行為是害了自己。本章的25-26節是本節經文最佳的解釋:「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屯糧不賣的,民必咒詛他;情願出賣的,人必為他祝福。」
主耶穌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太五7)。你怎樣待人,人也怎樣待你,這就是因果的報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