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陳日頌

神的恩典時常同在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二十四15)。看哪,現今我八十五歲了,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書十四10-11)。

這是分別由約書亞和迦勒在進入迦南地之後所說的話。這兩個從埃及地出來又能進入迦南地的以色列人,他們的信心和勇氣都有過人的表現,尤其身為一個家族或團體的領導人,本身的表現往往成為所有人的典範,因此在他們帶領之下都能戰勝敵人。

在我信仰的旅途中,我相當仰慕他們的表現,特別是當眾人在懷疑、懼怕、喪膽之時能堅定對耶和華的倚靠,最終才能得到真神的賞賜。如今自己也搭著「人生旅程」的列車進入「老人區」,雖然沒有迦勒和約書亞的堅強,我真感謝神,因祂的保守讓我也能夠過著安定的老人生活。

生活儉樸、規律就是健康的原因


生長在民國三十年代的人大概都能體會什麼叫做「生活儉樸」,尤其生活在窮苦家庭的我,從小就不敢奢望享有富裕的日子,能有「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就很滿足了。小時候因家境不佳,10歲左右被安排住進了育幼院,中學時段都住在「學寮」(學校宿舍),當時的宿舍不如現在寬敞、清幽,大約五十人以上下舖的方式睡在一間,吃的是類似當年部隊的「大鍋飯」,我知道這不是很好的伙食,可是這「白米飯,豆腐湯」對我來說已經滿意了,因為當時還有很多人只能吃地瓜,鍋子裡難得看到米粒。

也因為青少年時期粗茶淡飯的飲食讓我胃口一向不錯,對生活也很容易感到滿足。默禱、感謝之後,「愛就是把飯菜統統吃光光」,出了社會之後照樣秉持這「不挑食、吃光光」的原則。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點就寢,這種朝六暮十的作息陪伴我到師範學校畢業,由於將近十年的調適讓我至今一直過著規律的生活,這種滿足愉快、規律的生活,讓我身體都能保持在「感謝主」的狀況。

從教學中發現耶和華的豐盛


三十六年的教師生涯除了講台上課之外,學校的田徑隊、籃球賽、合唱團、節奏樂隊、演說、朗讀樣樣指導過。在訓練的過程中陪學生跑跑跳跳,尤其最後幾年和學生投入自然科學的研究,研究小組跑遍臺灣西部沿海地區,在飽受日曬雨淋之外,更發現耶和華真神給大地所賦予的生活和藝術的造作是何等的奇妙、偉大!就是行至老年,我還感受到神對我這複雜的身體的照顧。別人的長壽都有一套養生的祕訣,可是我實在說不出有什麼「祕訣」,因為我只是按「日出、日落」固定做每天例行的工作而已。

可是當我看到樹梢的白鷺鷥就棲身在十多根樹枝交錯搭成的窩;海邊的紅樹林每天有一半的時間浸泡在污濁的海水中;那招潮蟹、彈塗魚每天兩次遊走於潮間帶;高山上那些挺拔的樹木以及努力求生的小花、小草,神都給了牠們生存的機會,而且都具有豐盛的生命力,我只有說:「如果不是耶和華,我早就不在這世界了!」每當我讀到《約伯記》三十八章到四十一章,我就深深體會到生命、健康來自耶和華,受造者只要聽從祂的安排,遵循祂的旨意,自然能活的快樂而有意義了。至於要活到幾歲?我覺得這些都是神的旨意,只要活得健康快樂就滿足了。

耶和華的杖和竿隨時都安慰我


從育幼院起一直到師範學校,餐前謝飯一直是一項困擾。在那年代,基督徒不是很普遍,我們這些「耶穌仔」(閩南的未信者如此稱呼基督徒)幾乎被視為異類,團體生活中的「感謝」特別容易被捉弄。有一次同桌高年級生又戲弄我,跟我們一起用餐的「教保長」才出面:「陳日頌的感謝是一項好習慣,感謝老天爺!感謝政府!感謝老師!這樣很好,你們要跟他學習。」

自此之後除了心中暗笑(從他們眼神可以看出)就沒人再捉弄我了。當時小學畢業必須參加初中入學聯考,記得從升上六年級起,級任老師不斷提醒、威脅:「養兵六年,用在一朝。」當時我不太懂老師的意思,可是我知道,如果考不上學校我就得去「探吃」(工作賺錢)了,看著滿街跑的童工,我希望我不要當童工,我還要讀書,所以我很知道必須認真讀書,到現在我還是要勉勵年輕人:「要認真讀書。」

聯考當天要趕赴考場時,一位褓母把我叫到身邊:「日頌啊!考試的時候如果不會寫,就向你們的耶穌禱告,求祂指導你。」我含著淚水訝異、感激的向她道謝,心想:妳又不是基督徒,怎麼會告訴我這些?沒想到那天數學考試就有一題「方陣問題」解不出來,我想起了褓母的話默禱一下,就按「自己的想法」(其實是耶和華的想法)計算,後來老師宣布答案,嘿!竟然答對了!我終於考上了第一志願。

至此一直到師範學校畢業,我都得以享公費生的待遇。如果不是因為育幼院畢業生得享公費的資格,我根本無法繼續升學,也就沒有今天安定的生活,因為我發現當年家境比我好一點點的同學,日後的生活並不好。

可見小時候我被送到育幼院就當時來說,真是「一大不幸」,今天回頭看來真是神的美好安排,所以我常常在講台上見證:今天遭遇的事,不管如意與否,都是神的美好旨意,就算是痛苦的操練,也和約伯的遭遇一樣:都是在耶和華同意之下發生的。

宗教教育是很重要的


在育幼院的那段期間,每星期日和弟弟一起請「外出假」走到台中教會參加兒童聚會(好懷念兒童聚會在星期天的日子),進到初中(現稱國中)後又參加郭子民長老(那時稱郭老師)的查經班。我對《聖經》的系統認識都是這段時間養成的,從宗教教育老師的認真教導,我漸漸體會了人和神的關係,也引導我在求學過程中更深入的認識神而不被世俗的「小學」所迷惑。

因此師範畢業後,我對青少年的宗教教育非常重視,從在進入小學任職起就自願投入宗教教育的工作,如今將近四十五年了。回首看到當年的學生,現今有傳道、執事、負責人、事工幹部……,除了心中感到欣慰之外,我也發現重視宗教教育的家長,他們本身和他們的子女比較能在神的愛中得蒙保守;而宗教教育的老師如果能以愛心去「餵養主的羊」,主的羊對他的向心力會更強,他們自己走在「主的路上」的腳步會更堅定。所以也更能夠肯定的在一些聚會的場合裡強調宗教教育的重要,當然,在教學相長下,它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

參與事工,利己益人


參與教會事工就如同投入社會志工行列一樣,它是一個時代發展的趨勢。照常理來說,在當今工商及資訊蓬勃發展的世界,因為科技器材取代人們的勞力,加上社會群體分工合作的結果,每個人都應該有較多的時間從事休閒活動,也應該有一些時間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因此不少人參加了志工的服務。

我除了退休之後,以自己的本行做個社會志工之外,平時就喜歡在教會擔任一些能力所及的事工,除了教員之外,像領詩、關懷、講道之類的工作。做聖工除了報答神的恩典之外,也讓家人的信仰得到正面的造就。最重要的是在作工過程中會對神有更深的認識,表面上說是在勉勵人,其實最大的果效應該是造就自己。我沒有像約書亞那樣肯定的信仰和勇氣,可是因主耶穌的愛,我在志工的事奉上,讓神更加牽緊我的手。

老基督徒的老盼望


神讓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沒穿破一件衣服,沒有穿壞一雙鞋子;提供嗎哪、肉、飲水加添他們的力量;日夜以雲柱、火柱引領他們。而我這六十幾年的「曠野生活」也可以用顛顛簸簸來形容,但是神從來沒有放棄我。耶穌愛我,正如《詩篇》二十三篇記載:「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祂使我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沒任何可誇口的,我只能說:「但願我一生一世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9/01/2007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