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相交
概論
著 者
使徒約翰,他的名字雖然沒有在本書信中標明,但是從本書信的信仰、思想、文體、文字都足以看出是使徒約翰寫的。在「徒三1,四13,八14」之後不再提到他。約翰有兩種看似相反的個性,一是熱情,一是靜默。他和其兄弟被稱為「雷子」(可三17;路九54),但他後來卻成為主耶穌所愛的門徒,經常靜思、靈修。
受信者:
本書的開始和信末的問安都被省略,所以沒有寫明受信者。從歷史及時地看,作者可能是為了他所牧養的小亞西亞各教會所寫的一封公開信。從內容看,深明作者和讀者之間具有屬靈的親情,因此這封書信似乎是一封家書,是一位屬靈的老父親寫給屬靈的孩子們。
時 間:
從書信內看不出有外在的迫害,真正的迫害是在主後81~96年之間,因此根據推測可能在主後81年之前,作者寫成本書。
地 點:
大概是在以弗所教會。
動 機:
從本書信得知,當代充滿異端邪說,其中的因素可能有:
1. 早期福音藉口傳迅速傳開,有些信徒沒有全盤洞悉,在一知半解情況下,容易受異端的影響。
2. 當代異端諾斯底派(Gnostic)主張靈為善,物質是惡的,是故身體與信仰是兩回事,由於身體屬乎物質是惡的,因此又有縱慾及禁慾的主張,人們可以隨意犯罪(一8)。又人欲脫離物質的領域,進入屬靈的境界,逃脫的方法有許多,最主要是藉著知識,人便可以脫離物質進入真理屬天的領域。如此,基督的救恩就屬多餘的了!
諾斯底派與基督教爭辯最激烈之點是基督的位格。他們以為屬靈的神,怎會與屬物質的身體結合?因此他們對基督的看法又有不同的兩種主張:
1.
基督非人,是靈體,在人眼中是一種幻影,並沒有真實的存在過。
2. 耶穌具有雙重人格,當他受洗之時,基督的靈才進入他身體,又在耶穌被釘十架之前,基督的靈才離開了他,此說使人對於耶穌的神性與人性造成混淆。
諾斯底派除了散佈異端,又高舉知識,放縱情慾,過於自高,在倫理生活中降低道德水準,使人與人之間失去了珍貴的愛心。
基於上述的理由,作者在本書信中想更正這些缺點,極力證明耶穌真的是道成肉身,人可以親身經歷這項事實;同時也強調人不可以輕忽罪的存在,始能得到基督赦罪之恩;並且勸勉信徒當以實際的行為彼此相愛,才能得享作神兒子的權利,經歷與神相交的喜樂。
特 色:
本書信強調個人的經歷,因此一再重複「得著永生」是可以確知的(五13)。本書信提出幾種方法,以驗明是否真有了「永生」。「我們知道」一詞,譯自兩個不同的希臘文(Oidamen及ginoskomen),書中共用了十三次,意在表明藉經驗可確知,這確知是屬悟性的一部分(二3、5、29,三14、16、9、24,四13、16,五15、18、19、20)。
「光」與「愛」是約翰特別喜歡用的兩個字眼,由此可以得知這兩個抽象的觀念,藉著認識神,就知道如何把「光」與「愛」實踐在生活中,讓世人明白「神就是愛」、「神就是光」。
相交(koinonia)與父神、耶穌基督及信徒之間的團契,而享有真正的喜樂,確知在得救與永生上是有分的(一4)。
罪(hamartia):
1.
在人性裡普遍存在(一8、10)。
2.
罪的兩種定義:
違背律法的就是罪(三4)。
凡不義的事都是罪(五17)。
3.
主降世的目的是為赦免人的罪(二2,三5、16)。
4.
罪的洗淨(一7),只為那些認罪的人(一9)。
5.
我們該知我們的罪已蒙赦免(二12),不會再繼續犯罪(二1,三8、9),因為我們住在主裡面(三6),並靠主保守自己(五18),漸漸活出主的形像來。
愛(agape):
1.
是神對罪人的捨己之愛(四9、10)。
2.
愛的結果使我們成為神的兒女(三1)。
3.
神愛的完全(二5),使我們知道彼此相愛(四11~12,三11、23),也知道愛能使人出死入生(三14),更知道何以要愛神(四19)。
4.
愛的有無即可顯明誰是神的兒女,誰是魔鬼的兒女(三10,二15)。
5.
完全的愛之結果,使人坦然無懼(四18)。
新生的證據與結果:
1.
凡從神生的不再生活於罪中(三9)。
2.
凡有愛心的都由神而生(四7)。
3.
凡從神生的都勝過世界(五4)。
4.
從神生的必蒙其獨生子保守(五18)。
5.
從神生的必行公義(二29)。
見 證(marturiov)
1.
聖靈見證主耶穌是藉著水和血而來的(五7)。
2.
聖靈、水與血的見證(五8;約十九34)。
3.
神的見證: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五9~11;約五37)。
本書與約翰福音有許多相似之處。如:道(約壹一1;約一1),生命(約壹一1、2,五12;約一4,廿31),彼此相愛(約壹三11,四7、11;約十三34),常在祂裡面(約壹四13、15~16;約十七23),中保,真理的靈(約壹二1,四6;約十四16~17,十六7、13),光與黑暗(約壹一5~6,二8~11;約一4~5,八12,十二46),足證本書是出於約翰的手筆。
本書信的架構,可從各種角度來分析,如以「真知道神」這個主題來看,本書的結構可作如此的分析:
1.
序言(一1~4)。
2.
神是光(一5~二27)(God
is light)。
3.
神是義(二28~四6)(God
is righteous)。
4.
神是愛(四7~五21)(God
is love)。
但是若以「與神相交」為本書的主題來分析,我們也可發現,本書似乎也是很有條理的告知我們與神相交的奧秘與喜樂,在下列的概要裡,我們可看出它也涵蓋了本書信的重要真理。
第一章 靈交的喜樂
第二章 靈交的條件
第三章 靈交的方法
第四章 靈交的智慧
第五章 靈交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