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福雄
本文為訪問鄒族教會時與鄒族教員(以下簡稱個人)談話後的整理。宗教教育在各教會都有不為外人知的困難,但當我們知道其他教會的困難之後,我們的困難已就不是困難,秉持關心、效力、代禱,求神堅固我們的手與腳。
鄒族人口主要集中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及高雄縣三民鄉,部分散居於高雄縣桃源鄉及南投縣信義鄉境內,總人口約五千餘人,其中男性佔49.1%,女性佔50.9%,而98.3%均係山地原住民。
個人出生在阿里山鄉的鄒族,也在鄒族的族群中長大,並且接受宗教教育,更加感謝神的是,能在南山線鄒族教會從事宗教教育工作,如今已二十餘年,集所有宗教教育工作於一身,任教育股負責,也當教員、書記等。
茲所以會從事宗教教育,是因受到一位老師的影響:
1.從老師的身上,羨慕這件聖工。 2.從老師的身上,學習做這件聖工。 3.從這一位老師的手上,接下這件聖工。
這位弟兄交棒之時,一再叮嚀,要把這份工作接好,不過,可惜的,這位弟兄自從卸下工作後,就一直很少參加聚會,也很少參與教會的工作,更不曾再關心宗教教育。
個人對宗教教育的評量為,看似不彰,但對信仰卻有造就,有了它才易守住信仰;從教員的來去,也體會要把握作聖工的機會,並認清正確的作聖工態度,聖工不是「有空才做」,而是「撥空去做」,因此,為自己立下一個心願,宗教教育是一件有價值的工作,會一直作下去,即使哪一天交了棒,個人認為那只是換了跑道,改變角色而已,還是會協助到底。
在宗教教育領域的這些年來,謹就個人所屬教會的情形與體會,透露個人的心聲與從事宗教教育的同工互勉,憑著同工相惜的互助精神互相代禱,並不代表其他鄒族教會的宗教教育情形。
一. 這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
1.家長不看重
家長不會主動將孩子送來上宗教教育課。但憑著一份責任心,不忍心看學生在會外遊蕩,主動地去找學生,拜託家長配合讓小朋友來教會上課,這舉動需要承受家長冷淡的臉色,但為著主耶穌只得默然承受。
2.師資缺乏
鄒族同胞為了生計,大多往平地遷移,學生為了繼續升學,到國中學齡就必須往平地學校就讀,寄宿學生中心或學校宿舍,因此,幾乎沒有可協助宗教教育的老師,小區教會老師也難互相支援,在此情況下,為了不讓宗教教育荒廢,沒有老師找老師,在微薄的人力下,自行培訓教員。
3.克服軟弱
人都是軟弱的器皿,身體、心情難免會起伏變化,偶而會有肉體病痛以及心情低潮,尤其女性更是有生理週期的困擾,真想休息一下,奢望此工作有人來代替,即使暫代一下也好,但心中的意識告訴自己「除了妳,還是妳」,遂倚靠主耶穌克服肉體、心靈的軟弱,勝過心情的低潮,咬緊牙關繼續撐下去。
二.這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
雖然這份聖工很辛苦,但它也帶給我好處:
1.幫助靈修
小時候對「老師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象,小小心靈就立志效法,如今是宗教教育老師一員,一直受到這個念頭支撐、激勵、幫助、要求,要在學生的心目中,建立一個美好的形象讓學生學習,說不定在學生群中就有一位當年的我,因此,時時鞭策自己注意言行,要不斷成長。
2.激勵研經
為充實教學內容,勢必要做一些準備功夫,讀經是最基本的功課,為預備讓學生發問時,方便作答,每一經節都稍作思考,思考中發現許多不明白的,便翻閱參考書,若再不懂,則請教傳道,經傳道解說,挖掘許多寶貴道理,對自己受益匪淺,也發現原來讀經這麼有趣,並且閱讀《聖靈》月刊可以從其中得到寶貴的知識,每期都推薦給同靈或學員,使凡閱讀的都得到益處。
3.心靈得滿足
徹底想來,花在這工作上的時間並不多,陪孩子走過一段路,看見孩子們在信仰上的成長,越來越懂事的模樣,所得到的安慰,那溫暖的情懷,是主耶穌所給最大的賞賜。
三.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困境
困難是每一地區,每一教會,甚至各人都會有的事,誠如「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但我們不為困境所困,探究困境所在,靠著主耶穌的幫助,從困境中站起來,將軟弱變為剛強,化危機為轉機。
1.學生少
家長因工作關係,舉家往平地遷移,在平地租屋或購屋而居,戶籍、會籍仍留在山地。其次「主內聯婚」的觀念鬆動,不很堅持,嫁娶未信者不少,對下一代的信仰,也難盡責任。
2.教員少
青年不是外出工作即是出外讀書,能於宗教教育時間回來幫忙者,少之又少。有些姊妹年輕時是教員,當了媽媽為要擔負家計,時間變得難掌握、難安排、難配合;弟兄年輕時是教員,因結了婚外出工作而離開宗教教育,一段時間後就與宗教教育脫節了,要再請來協助教員工作滿難的,其他的工作他們會義不容辭,而教育這件細膩的工作卻做不來,只因中斷沒有繼續進修充實,就變得陌生了。
3.體會少
家長忙於工作賺錢,為要養家糊口,應付龐大的生活開銷,疲於奔命,昏頭轉向,未曾停下腳步細細體會神,起初的信心已不知去向,相對也就不太重視孩子的宗教教育。
4.問題多
留在山上的孩子,有些是父母婚姻離異而將孩子留在山上給祖父母照顧者;再一方面,在家庭裡父母不能給孩子正確的教導,行為上的偏差須在宗教教育有限的時間內輔導,增加宗教教育的困難度。
四.今後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雖然個人所屬的鄒族教會宗教教育困難一籮筐,但想到主耶穌就得著力量,在主耶穌裡豈有難成的事呢?左思右想,只能盡其在我,成事在神手裡,畢竟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路十七10)。
1.自我要求
大環境不能變,但小心境可以改變,只要效法善(路十九19),提升個人素質,勤讀《聖經》,多讀書充實自己,縱使書籍取得不易,《聖靈》月刊也是很好的教材,多禱告祈求靈力,永作主耶穌的貴重器皿(提後二21)。
2.自我體驗
在物質不豐、人力不足的環境下,宗教教育依舊存在,並且年復一年,一切宗教教育該有的活動我們都有,證實神並沒有忘記我們所作的工。從工作中細細體會主耶穌的眷顧與同在,如經上所記,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林後六10)。
3.自我激勵
宗教教育是為主耶穌作的,也是我們當盡的職責,因此不要求得到掌聲,只要求內心無愧,將來無愧見主面,作工的果效隨著就可以了(啟十四13)。
4.以身作則
「嫁娶未信」是信徒流失的隱形殺手,要杜絕此破口,除了注意個人靈修之外,未婚青年老師當要求自己,已婚有兒有女的老師也務必要求兒女嫁娶主內,給下一代立下好榜樣。提摩太的外祖母以及母親給提摩太立下好榜樣,對提摩太影響可是至深至鉅(提後一5)。
5.強力教導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二6)。從小就開始灌輸主內聯婚、健全家庭的觀念,不要等到國中高中才提醒,縱然在這開放的社會型態下未必奏效,但這些信念總是要不斷地教育、教導。
五.結語
末世的危險襲擊各教會,但滅不了在各地為主耶穌奉獻的同工心志,一代代的教員尖兵,默默的耕耘,勇敢面對困難,藉以維繫基督的生命,實在功不可沒,當常常彼此加油打氣,如果你只有一年的光陰,那麼就種稻吧;如果有十年光陰,那麼就種樹;如果有一生時光,那就作育英才吧!勞力的農夫,理當先得糧食(提後二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