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民數記中之基督)
杖擊出水的磐石

            耶和華曉喻摩西說:「你拿著杖去,和你的哥哥亞倫招聚會眾,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於是摩西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從耶和華面前取了杖去。

            摩西、亞倫就招聚會眾到磐石前。摩西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嗎?」摩西舉手,用杖擊打磐石兩下,就有許多水流出來,會眾和他們的牲畜都喝了。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這水名叫米利巴水,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爭鬧,耶和華就在他們面前顯為聖(民廿713)。

在沙漠或曠野的地方要取水,猶如緣木求魚,極不易得,除了某些綠洲或少數的水井,一大片的土地都為炎熱的沙土所覆蓋,這地帶雖然有些零星的水泉,一旦曠日時久乾旱無雨,泉水也必很快乾涸,所以沙漠、曠野是人類、動物最稀少的地區,水在這種地方顯得特別珍貴。然而三千多年前,耶和華的數百萬選民,就在摩西的帶領之下,從西乃曠野及沙漠之地,繞行40年,才進入應許的迦南地,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且最久的遷徙活動,若非有神的帶領,摩西是不可能作得到的,而這包括糧食的問題、衣著的問題、交通的問題、領導的問題……,其中一樣即飲水的問題。本文所要查考的,也就是關於飲水所造成的困擾。

水的問題,在以色列民一出埃及之後,就不斷發生,這是可想而知的。最先是發生在書珥曠野,百姓已連續走了三天,仍沒找著水解渴,直到進入瑪拉(後來才取為名),所取的竟是苦水(可能是死水的澀味),這下百姓忍著多時的脾氣,突然爆發出來,因那水不能喝而大發怨言,這也難怪,無水之苦既是可怕,也實在值得同情。所以摩西就成了百姓的出氣筒,於是神人摩西唯有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就指示他,將樹丟在水裏,水就變甜了(參:出埃及記十五2225)。這是第一次為缺水而起的爭鬧。

在利非訂,百姓也是沒有水喝,所以又找上摩西理論。他們在那裏甚渴,要喝水,就向摩西發怨言,甚至幾乎拿石頭打死摩西,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裏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帶領以色列的幾個長老,從百姓面前走過去。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裏,站在你面前。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裏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他就給那地方起名叫瑪撒(就是試探的意思),又叫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因以色列人爭鬧,又因他們試探耶和華(參:出埃及記十七17)。

然而沒想到的是,這種爭鬧和試探,經過卅多年之後,還是歷史重演了,以至因他們的爭鬧不休,使摩西心煩意亂,因而開罪了耶和華,結果是被禁於迦南之外,這是何等不忍心的事。這一次的爭鬧,又是在米利暗去世之後,而受到攻擊的二位領袖,也已垂垂老矣,在遭逢骨肉喪亡之際,又遇百姓的爭鬧,實在既無奈,又可悲,其狀何等悽涼。

這一次發生的地點是在尋的曠野,也是米利暗剛去世的加低斯。當會眾沒有水喝時,就聚集攻擊摩西、亞倫,甚至怨聲載道,無理地誣指他們二人逼著百姓出埃及,領以色列民到一個沒有無花果樹,沒有葡萄樹、石榴樹,又沒有水的地方(參:民數記廿15),情況極度惡化。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拿著杖去,和你的哥哥亞倫招聚會眾,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未料,摩西竟在忿怒中,以杖擊打磐石兩下,並且口出急躁之言而觸怒了耶和華,以至他們二人終被阻隔於迦南之外(民數記廿1011)。

按著神的應許和憐憫,磐石仍然在百姓眼前流出活水,供給百姓和牲畜喝,免除了選民當時的困境,但話說回來,耶和華卻要他們二人承擔在言語上的錯誤,一起被摒除在約但河外,而不得進入他們日夜所思的迦南地,真的是一失言而千古恨。

耶和華在這事上對摩西、亞倫二人的處置,似乎顯得殘忍和無情,不合邏輯,頗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因為四十年來,摩西一直是忠於神家,尤其言語的過失也源自於百姓的爭鬧,豈能將失言之責歸咎於摩西及亞倫二人呢?只因一次言語的過失,就喪失了這幾十年來最大的盼望,顯然是極不合情理的。

但這件事若從正面而言,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不是,沒有相信耶和華的話,又奪取了耶和華的榮耀。然從預表的角度而言,則表明了「預表律法的摩西」和「預表祭儀的亞倫」,是不得進入神的安息之意,因為世上無一人可以靠著行律法,或靠著獻祭而得救、完全,唯獨藉著那預表拯救者之約書亞的帶領,才得以進入神的安息之地。當然,這件事重要的不只這些,其關鍵是在於不可二次擊打磐石,因它隱喻了基督不能重釘十字架的真義。

基督的預表

使徒保羅是一位善於「舊約新釋」的解經家,他對真理的詮釋,一貫是融合舊約的律法和從主那裏所得的啟示(光照)。他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中,一度引用了老祖宗40年曠野的歷史,作為對當時教會的鑑戒,信中他提到:「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曉得,我們的祖宗從前都在雲下,都從海中經過,都在雲裏、海裏受洗歸了摩西;……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哥林多前書十14

這是主給保羅一項偉大的啟示(參:加拉太書一1216),保羅才能非常清楚而且肯定地如此告訴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也是告訴以後的信徒),有關受洗歸入基督的真理。他所謂的「雲」,是指帶領選民的雲柱;至於「海」,就是他們所經過的紅海。從雲裏、海裏經過,也就是領受「水」、「靈」的二洗,信徒才得以歸入基督,像百姓歸入摩西一般。不但如此,他又從所得的啟示中得知「那磐石就是基督」,也就是說,出水的磐石,正表明末後要來的基督。而在《新譯本》特別注釋,這磐石是隨著他們「移動」的,表明了基督與選民的同在和同行。尤其最重要的是因著基督的被擊打,以致流出世人所恃的寶血,正如那被擊打了的磐石,使水流出來一樣,好叫曠野中的選民,因著這水而得到生命。

被擊打的磐石

當以色列民在缺水之際,我們絕對相信耶和華有更多的方式,可以賜水給百姓喝,為他們解渴,或從他處尋獲水源,或從地上叫水湧出,或其他方法來滿足選民喝水的需求。但耶和華卻採用磐石出水的神蹟,不僅將末後的基督隱喻於磐石之中,也為後代屬靈的選民,作了啟示和教訓:

1.會出水的磐石

水是生命的三要素之一,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人的生命固然如此,動物、植物、生物,何嘗不是如此。

中東、西亞原就是一個沙漠和曠野廣布之地區,很能感受萬物對水的強烈渴求,而三千多年前的以色列百姓,竟然在炎炎的曠野中,繞行了40年,想起來叫人顫慄。因此,幾百萬的移民潮中,違抗命令、口出怨言的事層出不窮在所難免,絕非今天生活在優渥環境中的基督徒所能體會,我們是不配也沒有必要去批判他們的無知或軟弱,只能從他們失敗的歷史中,引以為鑑戒罷了。然而,也就在這極度惡劣的環境中,才能顯出耶和華的權能和榮耀,甚至也因為如此,才能叫眾百姓更信服於祂的神權。因此,耶和華才假其僕人摩西,叫水從磐石中潺潺流出,讓選民再一次目睹這意想不到的大神蹟。

磐石既是基督的表明,那麼這從磐石而出的水,即表明因著基督所受的擊打,從祂身上所出的寶血泉源,這寶血就是基督徒生命更新的泉源。所以保羅從基督所得的啟示:「他們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哥林多前書十4),這表明不但極為重要,而且意義非常重大,這正是今天教會得以藉著基督寶血而得的救贖,讓我們因著從葡萄汁的靈化中,領受了從基督而來的生命(參:哥林多前書十一2526)。

回顧主耶穌向當時的猶太人所說的:「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裏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裏面,我也常在他裏面。」(約翰福音六5356

這是主對祂所賜的生命,作最直截了當的表明,讓我們清楚瞭解,我們領受了從寶血而來的生命,無異於當日的選民從磐石領受了水一般。

因此,這項偉大的預表,早已出現在摩西、亞倫的時代,只是當時的以色列人豈會瞭解這個攸關得救的真理和預表呢?但如今我們因著保羅的啟示,得以明白了。話說回來,整個曠野之地,磐石是何其多,唯有何烈的磐石乃出水的磐石,因為這磐石是依耶和華所指示、所擊打的石頭,以其所出之水,既解其渴更救其命,40年中,除了仰仗每天隨露而降的嗎哪外,尚有隨著他們「移動」的靈磐石,即基督的照護(林前十4),叫百姓一無所缺,持守選民的生命,可惜的是往日的紅海邊頌讚和感恩,不但隨著女先知米利暗的去世而消失(參:出埃及記十五2021),而且化為滿心的怨懟和滿口的怨言了。

屬靈的教會之所以能在歷史的浪淘中,不致消失殆盡,反而由立足、生存、成長,以至茁壯,全然憑藉著這隨著教會的基督。沒有因主所受的擊打,也就沒有寶血的救恩,選民必仍在心靈的饑渴中。

2.吩咐磐石出水

但在這磐石出水的神蹟中,特別要注意到的是兩次使磐石出水的方式不同。

當早期的以色列民離了利非訂,來到西乃曠野時,百姓向摩西、亞倫發怨無水時,耶和華命令摩西執杖擊石,水便流出,這是首次使磐石發了水(參:出埃及記十七17)。事隔卅多年之後,爭鬧的情形仍舊再度重演,也是為了缺水的生計問題,百姓還是和摩西、亞倫二人起了爭鬧,以致於才有這第二次的磐石出水的神蹟,但這一次則是在尋的曠野,不同地點不同磐石,向第二、三代的選民所行的。

當會眾向二人發怨言時,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拿著杖去,和你的哥哥亞倫招聚會眾,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民數記廿78)。只是摩西竟然氣急敗壞地舉杖擊石,沒有照神所指定的方式──「吩咐」,叫磐石出水,馬上的,耶和華就責備他們二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新譯本》說:「因為你們沒有足夠的信心承認我神聖的大能……」(民數記廿12)。由此可見:沒有照神的「吩咐」而行,也就是「不信神」,「沒有足夠的信心承認神的大能」,這是我們在閱讀這段經文時,特別要注意到的記載,一旦不信神,沒有足夠的信心承認神的大能,也就不會照神的吩咐去「吩咐」磐石,那麼就必被阻隔在迦南地之外,不得進入,這結局是何等哀哉!

磐石預表末後的基督,首次擊打磐石表明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但沒有再遭第二次的苦難,所以今後只要對磐石吩咐、說話──向我們的主祈禱、懇求,就有活水

流出,那屬神的靈磐石,根據已成就的救贖,要直流到我們這裏來,以便領受從基督寶血所賜的生命。這也是信徒接受「神的吩咐」之一大考驗,神的救贖和生命的更新,是出於對神話語之絕對的信任和尊重,不得有絲毫懷疑。

3.神人摩西之怒

究竟摩西犯了何等大罪呢?何以耶和華指責他們二人為:「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民數記廿12)?

摩西和亞倫的錯誤可能有六項:

1.言語過於自大(廿10);

2.二次擊打磐石且擊打二下(廿11);

3.不信神的話(廿12);

4.違背了神的命令(廿七14);

5.沒有尊主為聖(廿12);

6.怒中發急躁言語(詩篇一○六3233)。

綜合以上六項的過失,等於宣告摩西兄弟二人「不相信神」、「不尊重神」、「不順從神」的三大罪狀。如此一想,摩西的罪過可就非同小可了。對於百姓而言,不信和不順,就足以被棄於迦南門檻之外,何況耶和華豈是偏袒人的。因此,縱使摩西過去的40年中,是何等忠於神,盡心於職守,對自己的同胞又如何忍氣吞聲,為人也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參:民數記十二3),然而神還是沒有袒護摩西和亞倫,既然同樣觸犯了不信、不順和不尊重神,耶和華也唯有忍痛割捨。可以確定,無論是一般會眾或是祂所重用的聖僕,耶和華必不偏心,一律秉公處理。

不過,神在百姓面前仍舊尊重他們二人,讓磐石在他錯誤的擊打之下,仍從磐石流出水來,無損於他們二人領袖的權威,算是顧全了摩西、亞倫領導者的顏面和地位,但「再次的擊打」和「擊打兩下」,均違背神的吩咐,更廢了神預表的工程,是耶和華所不容許的。至於這一切的過失,都是由於摩西一時的忿怒所致,後來的詩人在歷史的回顧中,提到當時的摩西時就說:

            「他們在米利巴水又叫耶和華發怒,甚至摩西也受了虧損,是因為他們惹動他(摩西)的靈,摩西用嘴說了急躁的話。」(詩篇一○六3233

雖然詩中釐清了摩西所受虧損的責任,乃百姓所惹的禍,但其怒中所發的急躁之言,還是毀了其進入迦南之功,畢竟40年來累積的委屈,不外是希望求全於救贖的大局,但事情卻演變成玉瓦俱碎,這絕非摩西始料所及。言語的過失可能成為得救的致命傷,實在是不能不謹慎,雅各長老就深諳修口之理,所以他才說:「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雅各書一1921

他提醒我們,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要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而成就再大的聖徒,信仰再虔誠的僕人,還是有其軟弱的時刻,這是從摩西身上給予了後人最好的警示。

4.不得再擊磐石

記得第一次叫水從磐石發出時,是採用擊打的方式,但這一次就不得擊打了,耶和華要磐石二度發水供百姓喝,乃採吩咐的方式,而不是擊打的方式。可惜的是摩西卻誤用了過去的經驗,竟執杖擊打磐石,而未照耶和華所交代的「吩咐」去

行,以致於惹了神怒。

何以吩咐和擊打有如此大的區別呢?因為它要告訴我們的是,救贖乃是靠祂一次犧牲的果效,相信祂的話語即可。我們既知道那磐石既是表明耶穌基督(哥林多前書十4),而擊打磐石,即預表主耶穌的受難被釘,以成全了救恩。既然基督的犧牲僅此一次,沒有第二次,所以只要對磐石「吩咐」即可,不必、不能,也不可以二次擊打磐石。保羅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說:「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裏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祂的主了。祂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祂活是向神活著。」(羅馬書六910)。彼得也說:「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彼得前書三18)。《希伯來書》的作者再次強調:「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祂的身體,就得以成聖。」(希伯來書十10

是故,神才曉諭摩西,以「吩咐」的方式叫磐石出水,不可二次擊石,原因就是在此。可見神在這長遠歷史的預表中,是那麼有計畫並預存著如此深遠的意義在其中,祂的旨意絕不允許任何人去毀損,縱使是耶和華所重用的摩西也不能例外。

就個人而言,也有很重要的教訓,就是不可二次重釘基督,明明地羞辱祂。在這

事件中,提醒了屬靈的選民不可造次,因為基督原是為世人嘗了一次的死味,而不是二次,因為基督一次的受苦,以其義代替我們的不義,但也只這一次,而沒有第二次了。所以才說:「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嘗過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分,並嘗過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若是離棄道理,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因為他們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地羞辱祂。」(希伯來書六46

然而痛心的是,信徒常常在認識救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卻不知珍惜救恩,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制伏,以致他們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參:彼得後書二20)。

親愛的弟兄們,我們勿以為一次得救(受洗歸入基督),就必永遠得救,其實不然,我們既蒙恩召,就應該戰戰兢兢作成得救的功夫,而不可稍有鬆懈,以免被棄絕於救恩之外。所以對一個再去犯致死之罪的人,不外和摩西廢了這預表一樣,其結局就如耶和華向他們二人所宣告的:不得進入迦南,與救恩永世隔絕。

結論

總而言之,我們之所以能夠有這般的瞭解,乃從保羅所得的啟示和闡釋──基督是出水的靈磐石而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體會無論選民的爭吵、摩西的躁言、二打磐石的錯誤,這些類似的罪 不再允許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以保全你我的靈命。


作者: 陳勝全
出版社: 真耶穌教會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