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聖殿的異象(1~4)
1.       
時間:
 a.     
先知被擄掠的第二十五年(主前五七二年四月)(1)。
 b.     
耶路撒冷陷落後十四年正月初十日。
2.       
地點:在以色列地至高的山上(2):指神殿的山,超乎萬嶺,萬民將流歸於此山。
        
神的靈在異象帶先知中上高山去。
3.       
 內容:
 a.     
在山的南邊彷彿有一座城建立(2):表聖殿全城非常壯觀。
 b.     
神的靈帶先知到那裡,見有一人(3)。
(a)    
此人顏色如銅:表如銅發出光輝,此人是神子。
(b)    
手拿麻繩和量度的竿,站在門口:為向以西結解釋聖殿的構造。
 c.     
那人指示先知看異象的態度(4)。
(a)    
先知要用眼看。
(b)    
先知要用耳聽。
(c)    
先知要放在心上。
(d)    
先知要用口告訴以色列家。
二.  外院的架構及尺寸(5~27)
1.       
量圍牆(5)。
 a.     
殿的四圍有牆:作為分別聖俗之界限用。
 b.     
量度的竿長六肘:表完全夠了人的尺寸(標準)。
 c.     
每肘是一肘零一掌:這是用長肘(等於七掌),表量聖殿專用的規格,與短肘(六掌)有別,表與世俗有別。
 d.     
用竿量牆,厚一竿,高一竿:表牆是方方正正,合於此標準的人,可以稱義通過此牆。
2.       
量朝東的門(6~16)。
 a.     
量台階(6):七層台階(22、26),表人要親近主,要往上靈修。
 b.     
量門檻(6):這門檻(指門洞外頭的過道),那門檻(指門洞裡頭的過道),寬都是一竿(六肘);表明主是完全的人,為我們鋪了一條完全的大道,進入神的門。
 c.     
量衛房(7):「門洞的衛房,這旁三間,那旁三間」(21)是在大門洞內,分列兩旁,每房長一竿,寬一竿,相隔五肘。
 d.     
衛房兩兩相對,表見證凡通過此門的人都須滿足公義、聖潔、榮耀的要求。
 e.     
量門廊(8):寬八肘表主復活的見證。
 f.      
量牆柱(9~10):厚二肘,每邊各有十五個柱面,兩邊共三十個柱面,合計六十肘,是六的十位,表主耶穌人性十全十美,成為門洞的頂柱。極其穩固可靠。
 g.     
量門口(11):長十三肘,寬十肘 ,呂譯「量大門的進口處寬有十肘」。表主完全了律法的要求。
 h.     
量門洞(13):寬二十五肘,長五十肘。「五」是服事盡責之數,表主盡了人的本份。
 i.       
量廊子(14):六十肘(七十士譯本作二十肘)。
 j.       
量院子(14):指外院有五百肘見方是五的百倍,表主負了完全百姓的責任。外院又是百姓分享祭物之處,表明人可以分享基督的恩典。
(a)    
柱上有雕刻的棕樹(16): 棕樹耐熱、耐旱、耐風,終年青綠,不會改變。此表明靠主基督永遠常勝。
(b)    
衛房和門洞兩旁柱間並廊子,都有嚴緊的窗櫺(16):窗戶是為著通氣通光的。表明基督的聖靈讓人有生命,且分別為聖。
3.       
量外院(17~19)。
 a.     
外院四周有鋪石地(17):又稱為「矮鋪石地」因為此內院之鋪石地低。鋪石地上有三十間屋子(東北南各十間)。專供守節的百姓用餐吃祭物之處。表明在基督裡的人可以共享在基督裡的恩典。
 b.     
從下門量到內院外共寬一百肘(18):東面、北面都是如此。
4.       
量朝北的門(20~23):內容與東門同。
5.       
量朝南的門(24~27):內容與東門同。
三.  院的架構與尺度(28~47)
1.       
內院的南門(28~31)。
 a.     
照先前的尺寸量(28)。
 b.     
衛房、柱子及廊子都照先前尺寸量(29)。
 c.     
門洞的兩旁與廊子的周圍都有窗櫺(30):門洞長五十肘,寬二十五肘。
 d.     
廊子朝著外院,柱上有雕刻的棕樹,登八層台階上到這門(31)。「八」是新的數字,耶穌復活是第八日。由外院上內院要登八層台階:表明我們對主的經歷要更深入,始能成為真正更新的人。
2.       
內院的東門(32~34):與南門的架構與尺度一樣。
3.       
內院的北門(35~37):與南門的架構與尺度一樣。
4.       
廂房(38~46)。
 a.     
門洞(北門)的柱旁有屋子和門(38)。
(a)    
祭司在那裡洗燔祭牲:表由外院進入內院,開始有全生奉獻的準備。
 b.     
在門廊內,這邊有兩張桌子,那邊有兩張桌子(39)。
(a)    
在其上可以宰殺燔祭牲、贖罪祭牲、和贖愆祭牲。
 c.     
朝北的大門口外有兩張桌,在廊子內也有兩張桌(40)。
 d.     
宰祭性的桌子門這邊四張桌,門那邊有四張桌(41)。
 e.     
為燔祭牲的桌子有四張,是鑿過的石頭作成(42)。
(a)    
長肘半,寬一肘半,高一肘。
 f.      
在廊子內之四周都有鉤子可以掛東西(43)。
 g.     
北門旁及南門旁內院裡有房屋(44~46):為歌唱人而設(有的譯本無此記載)。
(a)    
朝南的屋子:為看守殿職守的祭司而設。
(b)    
.朝北的屋子:為看守祭壇職守的祭司而設。
(c)    
這些祭司是利未人中撒督的子孫:近前服事主。
5.       
量內院(47~49)。
 a.     
祭壇的位置(47)。
(a)    
在聖殿前。
(b)    
在全聖所之地的中心。
(c)    
正對著內外院,東北南三面二層的門洞。
(d)    
正好是在一百肘見方內院中心。
(e)    
而這一百肘見方的內院,又是在五百肘見方的聖地中。所以這個祭壇乃是在五百肘見方聖地的中心。
(f)     
祭壇預表十字架是人神之間的宇宙中心。
 b.     
殿前的廊子(48):牆柱兩面各五肘,門兩旁各三肘。
 c.     
廊子的長二十肘寬十一肘(48)。
 d.     
上廊子有台階(49):呂譯:「登十層台階可以上到上頭」。若由外院牆外的
 e.     
平地算來,欲登入聖殿,須走二十五台階。
 f.      
靠近牆柱又有柱子,這邊一根,那邊一根,沒有尺寸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