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駁斥酸葡萄的俗語(1~4) 
1.       
「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的俗語是荒謬的(1~3)。 
2.       
個人直接向神負責(4)。 
 a.     
因每一個人皆是屬神的。 
 b.     
犯罪的他必死亡。 
二.  當認清神的公義(5~9) 
1.       
公義就是行正直與合理的事(5)。 
2.       
公義應有的表現(6~8)。 
 a.     
不仰望偶像,不吃祭物。 
 b.     
不玷污鄰舍之妻,不親近經期內的婦人。 
 c.     
不虧欠人,乃將欠債之人的當頭還給他。 
 d.     
不搶奪人的物,並且懂得施捨。 
 e.     
不貪念財貨,在人間按至理判斷。 
3.       
公義者必定存活(9)。 
 a.     
遵行我的律例。 
 b.     
謹守我的典章。 
 c.     
按誠實行事。 
三.  罪的責任取決於個人(10~20) 
1.       
父義子惡惟罰其子(10~13)。 
 a.     
兒子行惡必不能存活。 
 b.     
行可憎之事必要死亡。 
 c.     
他的罪歸到他身上。 
2.       
子善父惡惟罪其父(14~18)。 
 a.     
子不敢照父之罪惡而行。 
 b.     
他順從典章,遵行律例,定要存活。 
 c.     
為父的要因自己的罪死亡。 
3.       
各人擔當自己的罪(19~20)。 
 a.     
義人的善果歸自己。 
 b.     
惡人的惡報歸自己。 
四.  神不究既往(21~24) 
1.       
先惡復善,主不念其舊惡(21~23)。 
        
神願惡人回頭行善而存活。 
2.       
先善後惡,主不念其前善(24)。 
        
義人以前的義不被紀念。 
3.       
主的道非常公平(25~28)。 
 a.     
義人因自義作孽必被滅亡。 
 b.     
惡人去惡從善必得存活。 
 c.     
主的道公平,以色列家的道反而不公平。 
五.  人當悔罪離惡(30~32) 
1.       
神有公義:善惡有報(30)。 
2.       
神有慈愛:離惡從善不必敗亡(31)。 
        
當追求新心和新靈。 
3.       
神盼死人起死回生(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