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豪
前言
時間的利用和管理是現代人重要的功課之一,我們需要善用神給我們的智慧去判斷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才不會真的浪費生命。時間的利用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質」重於「量」,所以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往往決定時間利用的價值。
《聖經》上說,力壯的可能可以活到八十歲,但是反觀耶穌活在世上,那短短的三十年左右的歲月,卻成為我們基督徒最重要的信仰討論中心,而耶穌生平事蹟中最精彩、最重要的故事都幾乎發生在最後那一兩年,所以耶穌的一生同時也在教導我們,時間的利用不在於量,而在於有價值的利用所帶來的意義。在接下來的討論中,跟大家分享對時間管理的幾個想法。
時間運用反映價值觀
一個人的時間利用,同時反映出一個人的價值觀。我們可能曾經聽到有人問:「如果你知道你明天就要離開人世間,你今天會想要做什麼事呢?」當然,這種開放性的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或許讓我們來看看耶穌是怎麼做的,也試著從中找一些耶穌想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
耶穌知道自己將要被賣、知道自己將要被釘死的最後一個晚上,他決定和門徒一起吃晚餐,耶穌既然是神,當然有能力決定應該要在早餐、午餐跟門徒進行最後的一餐,但祂選擇晚餐,從人類的生活文化來看,或許是因為晚餐是一個家庭裡面最重要的一餐,當一天的工作終於結束,一家人往往利用晚餐的時間互相關心,並且宣布重要的事情。
在這樣的背景下,耶穌親自示範了兩個重要的儀式:洗門徒的腳、用無酵的餅和葡萄汁祝福門徒,並且要求門徒要用同樣的方式紀念祂即將到來的死。
耶穌道成肉身三十餘年之後,當祂準備讓這一階段的工作告一段落的時候,祂選擇運用人們一天之中最快樂的團圓時光,再一次告訴世人,祂要以祂道成肉身的肉體和血,換取世人的靈命,並且謙卑的洗世人的腳,徹底表現祂愛人到底的大愛,對耶穌來說,這就是祂認為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事情。
溝通時間管理、成人要當榜樣
人們因為認為某些事情有價值、有意義,所以他會花心思在那些事情上面,這是人之常情。
目前仍在求學階段的學生,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消耗大量時間的娛樂,是年長的長者無法理解的,例如有些時候年輕的朋友會在電腦桌前敲敲打打好幾個鐘頭,他們利用電腦和網路的「即時通」(俗稱MSN、或雅虎Yahoo奇摩即時通等等)來跟他們的朋友聊天,這展現出他們在這個年齡階段很重要的一個價值:同儕的支持。
對年輕人來說,在電腦前即時Update(更新)朋友之間的訊息,及同儕之間的互動,是很重要的需求。
家中的父母或長輩其實無須過度緊張,也不用完全禁止,年輕朋友需要的是機會去成長,換句話說,適當給予他們一些空間,讓他們自己有機會去學習節制上網聊天的時間。與其讓他們偷偷在背後找機會做那些事情,倒不如好好坐下來溝通討論生活中的什麼時間可以做什麼樣的事情。
給年輕人拓展新經驗的機會
從現代人生活的時間分配,可以看出價值混淆的普遍現象。網咖裡面有很多青少年遊戲一開打就是十幾、二十幾個小時,家中也有可能有小朋友一上網就是好幾個小時,這樣的時間運用已經完全失去原本「玩遊戲消遣身心、上網路搜尋可用資訊」的本意。
此外,長時間同樣的姿勢、看著同樣的螢幕,對於人體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傷害。沉迷網咖、網路遊戲這樣的社會現象,其實反映出的是大人們沒有開啟夠多的選擇和機會給他們,沒有讓他們體驗夠多其他更美好的事物。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 H. Maslow)提出著名的「自我實踐」的教育理論,他認為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天賦,人愈早接觸具有教育價值的經驗,越容易啟發出他天生的那些才能。
他的研究指出,人類天生具有有想要了解新事物的天性,換句話說,想要學習新的知識、接受新的經驗是人類共有的需求和慾望。一個人會沉溺在同樣的遊戲世界幾十個小時,真切反映出的是他沒有看到其他更好更新奇的經驗或活動,當我們成人指責新新人類沉溺網路或是其他的虛擬世界時,我們也不要忘了檢視自己是否也開啟新的接觸經驗跟機會給他們,讓他們看到生活跟生命的多樣性。
所以我們如果想要要求小朋友不要沉溺於此,除了要求他們學習控制時間,更重要的是陪著他們去體驗新的生活經驗,例如參加夏令營、聽音樂會、學習新的生活技能(樂器、繪畫……等等);教會也應思考發展有適合小朋友參加的活動讓,他們拓展經驗。
從時間分配省思自己的價值觀
在世上的每個人一天都一樣有24小時可使用,假設我們平均花8個小時在吃、喝、拉、撒、睡上。又,學生上課、上班族工作需用8小時,那麼,一天所剩下的時間只有8小時。
人的一生中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屬於自己可以自由運用的,也就是說,一個60歲的人一生中有40年的時間幾乎都不能自由運用。如果仔細檢視我們一天之中可以真的好好運用的那幾個小時,會訝異時間是如何被浪費的。
人們從起床那一刻可能就已經開始在浪費生命,個人平均每天賴床的時間,用五分鐘來算,即便是蒙神祝福可以活到60歲,每年都要花1,825分鐘賴床,一輩子共花了109,500分鐘賴床,這輩子賴床的時間都夠讓我坐飛機從台北到洛杉磯來回76趟以上。
《傳道書》說:「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事呢?」(六12)。寶貴的生命真的很容易在我們指尖溜過,如果節省賴床的時間都可以來回洛杉磯七、八十趟,生命中絕對有更多可以珍惜的時間。
一個病友給我的啟示
檢視自己的時間運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人們容易在每天例行公事的生活步調中對周遭環境麻木。拿我親身看到過的例子來說,13年前我因為癌症末期進住到台大醫院12樓D區,有一天我隔壁病房來了一個西裝筆挺的中年人,他一邊忙碌的講著電話,一邊換上病人服準備要接受全身檢查。
電話講完之後,我們幾個病友過去和他打招呼、聊天,才知道他是個事業有成的商人。但他不知道為什麼醫生一定要他馬上住院,而且警告他不准隨便離開,他進醫院的那整個下午,他都在抱怨他住院這幾天可能要少賺了好幾百萬。隔天早上,這位昨天才剛住院的中年人已經昏迷;第三天,他已經被送到加護病房;第四天或是第五天這位病友便過世了。
我和這位病友的交情不深,但是他給我唯一的印象,是他在過世兩天前仍忙碌聯絡生意的身影,若他知道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不知道他會選擇在最後一天做什麼事情呢?沒有人知道自己是三天、三個月、三年、三十年,還是三秒鐘之後要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我們要儆醒,活著的人因為習慣活著,所以麻木到忘記其實死是眾人的結局。
結語:耶穌已經告訴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了!
時間的運用既然反映著人們的價值觀,那麼我們幾乎可以說時間運用的選擇,其實也是人們跟自己的惰性、劣根性戰爭的過程。人的一生苦短,大部分時間我們都被埋沒在生活的枷鎖之下,剩下來那一點點時間到底該用在什麼地方,到底「一生當行何事為美」呢?最後我們用耶穌的一個故事作為結尾。
有一個少年人來問耶穌說,「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呢?」耶穌反問他為什麼用「善事」來問他,然後問他有沒有遵守誡命,那少年人回答說那些他都遵守了,並追問是否還缺少什麼,耶穌便回答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那少年人聽到這裡便憂愁的走了,《聖經》上記載說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耶穌緊接著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當時門徒就覺得很疑惑,追問說:「那樣誰能得救呢?」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
這個故事裡面的少年人因為有很多產業,也許他可以善用財產做很多善事,但當他以為那樣就可以得永生時,耶穌卻認為那樣是不夠完全的。他要這個少年人去變賣所有的分給窮人,然後跟從主,因為耶穌看到這個少年人內心裡最大的敵人,是他對自己在這世上所累積財寶的佔有慾。
耶穌緊接著揭示的道理,祂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這說明人要戰勝自己的軟弱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但耶穌卻道出了整個故事最重要的訊息:「在人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也就是說,戰勝人的劣根性,要靠的是來自神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保羅說他在自己的軟弱中看到神的恩典,因為他在軟弱中總是倚靠神。
有時候我們知道寶貴的時間應該要用在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上,但我們卻總是無法戰勝自己,因為面對的是自己的劣根性,但是靠神的人就不一樣了。
時間管理做得好,生活中不必要的壓力也會隨之減少,求學中的年輕朋友不但要求神給智慧,更要學習面對自己的缺點,靠著神的能力戰勝自己的不完全。但願這樣的分享可以帶給各位同靈不同的啟發,更在時間的運用上思考積財寶在天上的價值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