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74期2008年11月)
編輯手記: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

周惠安

「過了三天,就遇見他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路二46)世人常以財富自誇,珍視它是堅固的城,高大的牆,用盡各種手段,竭盡所能的勞碌追求財富(參看:路十二16-20;箴十八11;提前六9-10、17),然而,再多的財物皆是身外之外,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上,任誰也無法確保它永遠掌握在你的手中,永遠保有其價值,自古以來智慧的教導,「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嗎﹖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箴二十三5)

猶太民族保有數千年來傳統,父母諄諄告誡,自幼就教導兒女,「不管你是個多麼有錢的人,說不定有人會把你的錢拿去,再多的財富,如果來了強大有力的人,很可能在一眨眼間被奪走佔據,你一瞬間就變為一無所有的人,但世界上祇有一件,任何時候,任何人都無法剝奪的,最珍貴的財富,那就是教育。」

透過教導與學習而得的知識,純熟的技能,不管走到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你永遠所擁有的智慧,不管走到那裡,豐富淵博的學識、能力,任何人都無法否定,做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受教育」。

「在真道的話語和你向來所服從的善道上得了教育」(提前四6),神將律例典章向祂的子民陳明,且招聚他們,囑咐「存活在世的日子要殷勤學習,且要傳給子子孫孫」(參看:申四1-10),以色列人世世代代謹守遵行,對「教育」的重視,使他們能在瀕於絕滅的猶太民族得以延續,倖免於完全的衰亡,且出了許多才華卓絕的優秀人物。

猶太教師講授課程,不是學生默默的聽,必須對教師講了以後,發出問題,師生之間一來一往,互動的討論越多越頻繁,教導的績效便越顯著,上課是全體參與,像主耶穌在殿裡,在教師中間,不單單聽,還一面提問,活潑有趣的學習,更能激發每一個人的潛能,造就獨立的思考,獲得更完美的答案,不祇是學識的堆積,吸收了知識,更有獨創的思想、理念,勇敢面對困難,培養更高超的創造力,解決困難的能力。

反思,當前教會的現況,幾十年來在牧養的工作中費財費力,竭盡所能,講臺造就、宗教教育、團契,利用各種管道造就信徒,雖可見有豐碩的成效,但在現代社會的衝激中,依然有不少的信徒無法在「主的恩典中」站立得穩,建立堅固的信心,在罪惡世代的潮流中載浮載沉,甚至隨流失去,不能獻上自己,竭力多作主工,抑或終日勞碌,卻未得相對的果效,有如保羅所言「常常學習,終久不能明白」,無法成為教會興旺的動力,反倒成為前進的包袱。

在牧養推展教會聖工中,猶太式的教育應該可以給我們更多的思維,得到更卓越的智慧。


作者: 周惠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0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