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盈
一.前言
新約《聖經》對耶穌復活的記錄有兩種形式,一是發現埋葬耶穌的墳墓是空的(可十六1-8),另一是耶穌親自向門徒顯現(林前十五5-8)。《約翰福音》的記載將兩者結合,一方面記錄抹大拉的馬利亞、彼得及主所愛的門徒看到空墳(約二十1-10),一方面記錄耶穌向門徒顯現(約二十11-29)。
「耶穌復活」對基督徒是一件重要的事,如果祂沒有復活,祂無法勝過死亡,祂就不是神,只是一般人;而基督徒所傳的、所信的便是枉然,比沒有信主的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4-19)。「耶穌復活」是《聖經》的重要基礎,應該要找有說服力的人來作見證,為何耶穌卻首先找被人輕視的婦女──馬利亞作見證人?以下擬根據《約翰福音》二十章來探討此問題。
二.看見與相信主的復活(約二十1-10)
「七日的第一日」,說明安息日已過完。「清早」是早上三至六時,天還黑的時候。為何抹大拉的馬利亞要在半夜來到墳墓那裡?因為她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可十六1)。
到底耶穌對馬利亞有何恩情,使她願意在深夜拿昂貴的香膏要膏祂的身體?其實她也曾不顧被抓拿的危險,在十字架下陪伴耶穌(約十九25)。
因耶穌曾經從她身上趕出七個惡鬼,感念主恩之餘,她跟隨耶穌周遊各城各鄉傳道,並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路八1-3);且在耶穌去世後買了香膏,要去膏祂的身體。
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而耶穌的屍體不見了。當時的社會重男輕女,為了取信於人,須找兩個以上的男人作見證(申十九15)。於是她找了彼得和主所愛的門徒,再往墓地去。主所愛的門徒跑得較快,或許因年輕體力充沛,更可能是他關心主,想要早點知道主的下落。
一般說來,耶穌的屍體不見了,推敲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被盜墓者偷走了,因為當時盜墓的風氣盛行(太二十八13-15)。盜墓之目的是要偷值錢的東西變賣,而昂貴的細麻布仍留在墓中,證實耶穌的屍體不是被偷走(太二十八1-15)。
一是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了。事實上,看守的兵丁也看見天使將墳墓的石頭輥開,只是被祭司長收買,而捏造謊言說祂的屍體被門徒偷走(太二十八13)。
「看見」與「相信」是《約翰福音》的主題之一,對於「看見」與「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一樣的表現。馬利亞、彼得和主所愛的門徒三人到墓地去,「看見」了空墳,他們內心的表現如何?首先,馬利亞認為耶穌的屍體被人偷走了(約二十2);她沒有「看見」復活的耶穌,因此不「相信」耶穌已經復活。
其次,彼得「看見」耶穌的屍體不見,他的表現如何?《聖經》並未直接記載,但卻記載「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的意思,就是耶穌必要從死裡復活(約二十9)。「他們」是指彼得和主所愛的門徒,所以可以推測彼得尚未「相信」耶穌已經復活(路二十四12)。
再者,主所愛的門徒「看見」耶穌的屍體不見,他的表現如何?《聖經》直接記載他「看見」就「相信」了(約二十8)。當時的門徒都不明白耶穌要從死裡復活(路二十四44-46),主所愛的門徒「相信」什麼?是耶穌的屍體被偷?或是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答案是明顯的,當他看到空墳中的裹屍布還留在那裡,他就確信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了!
為何主所愛的門徒能夠不明白,卻「相信」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首先,是耶穌的見證。當門徒對多馬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總不信。」後來,耶穌親自向多馬顯現,並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二十29)。耶穌稱讚那沒有「看見」就「相信」祂已經復活的人有福了,就是指著主所愛的門徒。
其次,是他與主有親密的關係,他跟隨主並與主同住(約一35-40)、他靠在主的胸懷裡(約十三25)、他陪同耶穌接受審判(約十八15-17)、他蒙主託付照顧母親的重任(約十九25-27)、他見證十字架的血水真理(約十九34-36),因為能與主密相契,所以雖然他還不明白復活的事,但仍然相信耶穌已經復活了。
今日我們也會遭遇不明白的事情,例如不明白為何耶穌是童女懷孕所生?為何愛主的親人會因絕症而早逝?但只要我們能與主有親密的關係,祂要親自安慰我們,撫平我們的傷痛,使我們相信主一定有祂的美意。
三.看見主的顯現(約二十11-29)
在《約翰福音》二十章中,馬利亞三次不相信耶穌已經復活了。首先,她對彼得和主所愛的門徒說,有人把主從墳墓挪去了(約二十2)。其次,她對天使說,有人把主挪去了(約二十13)。
再者,她對耶穌說,若是祢把祂移去了,請告訴我祂放在哪裡?(約二十15),一個對主復活沒有深刻認識的婦女,只因為對主有一顆感恩的心,願意買香膏在半夜膏主的身體,且在兩位門徒離開後,仍鍥而不捨的留在墓地尋找耶穌的屍體,竟讓她成為看見主復活的第一個人。
今日或許我們與馬利亞一樣,沒有高深的學問,沒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對《聖經》的認知也有限,但只要有一顆對主感恩的心,相信神也會藉由我們完成美好的聖工(林前二26-28)。
馬利亞原來是認識耶穌,但她看到復活的耶穌時,居然不認識祂(約二十14)。是天色太黑暗呢?或是她的眼中充滿淚水,以致看不清楚?還是祂復活的形體已經改變?使徒保羅說,現在的身體與復活後的形體是不同的(林前十五35-38)。
所以耶穌在以馬忤斯向門徒顯現,門徒認不出是耶穌(路二十四32);耶穌在海邊向門徒顯現,起先門徒也不認識耶穌(約二十一4)。當耶穌開口叫馬利亞時,在靈裡沉睡的她就甦醒過來,立即認出是耶穌;因為耶穌是好牧人,馬利亞是羊圈中的羊,祂按名字叫自己的羊,而羊也聽祂的聲音(約十3-4)。
耶穌對多馬說,伸出你的指頭摸(原文是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探入我的肋旁(約二十27);當一群婦女遇見復活的耶穌,上前抱住祂的腳拜祂(太二十八9)。可見復活後的耶穌是可以觸摸的。
但耶穌卻對馬利亞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約二十17)。難道耶穌是因男女授受不親而拒絕馬利亞摸祂,或是另有原因。「摸」的希臘文為,意思是「纏著、拉住不放」。
馬利亞見到復活的耶穌,深怕主一下就消失不見,因而緊緊拉住祂;所以耶穌告訴她說:不要緊拉著我不放。事實上,耶穌仍會在世上停留一段期間(徒一3),馬利亞仍然有機會再見到祂;而且要她去為主的復活作見證(約二十17),這比拉住耶穌更重要。
《約翰福音》中的「神蹟」,希臘文為,意思是「記號」;而耶穌復活的神蹟,要告訴我們什麼信息?耶穌對馬利亞說:「你往我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約二十17),在耶穌復活以前,神是耶穌的父;當耶穌復活以後,神成為信徒的父。耶穌曾應許信徒要成為神的兒女(約一12),這應許在祂復活後實現了。
耶穌向馬利亞顯現後,吩咐她去告訴門徒,說祂已經復活了。她就照著主的囑咐去告訴門徒。因為彼得和主所愛的門徒先回到自己的住處(約二十10),只有她看見復活的主。
對於馬利亞的見證,門徒認為是「胡言」,就不相信(路二十四11)。門徒對耶穌的相信,是憑眼見而不是憑信心;後來耶穌一再向門徒顯現(約二十19、26),使他們的信心因而得到堅固。
四.結語
「耶穌復活」是《聖經》的重要基礎,能夠成為見證「耶穌復活」的第一人是件十分光榮的事。耶穌的門徒竟然無法成為見證祂復活的第一人,因彼得和主所愛的門徒在目睹空墳後,就回到自己的住處。抹大拉的馬利亞雖然社會地位不高,對主的認識也不十分清楚,但她為了感念主的恩典,繼續留在墓園尋查耶穌屍體的下落,結果讓她成為第一位見證耶穌復活的信徒。
復活的主對馬利亞的顯現,使她的哀傷變成喜樂,對主的信心更獲得堅固。今日我們與馬利亞一樣,在社會上不是顯赫的角色,對《聖經》的認識也不十分透徹,但只要有一顆對主感念的心,相信神也要使我們成為替祂作見證的重要工人。
參考書目: 1.曾思瀚,《歷久常新的生命故事:約翰福音人物研究》,香港:道基出版社,2006。 2.孫寶玲,《道可道:約翰福音中的宣講與神學》,香港:天道書樓,2007。 3.詹正義,《活泉新約希臘文解經:卷三約翰福音》,香港:道基出版社,199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