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
「不是稱呼主啊、主啊的人都可以進天國的」,不知道是為了感到羞愧或是想維護自己信仰的尊嚴,好不容易從口中勉強的擠出了這段經文。當我再補上一句,「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對方故意把話題岔開了,大概意識到我想為教會辯解的意圖,或是根本就不想再和我談論信仰的問題,我也失去了再和他談論得救福音的機會。
真希望對方願意多了解一下耶穌基督與靈魂得救贖的道理,可惜只因為一位同靈不良的行為,大家正熱血澎湃,為主大發熱心之際,竟然換來這麼一句:「虧他還是信教的人」,一盆冷水當頭淋下,不只澆熄了大夥的熱情,更使每個人都感到顏面無光,心底不用說,也都涼了一大截,只好匆匆中斷了談論的話題。
相信很多同靈都曾經遇到過類似的窘境,是應該為自己同靈的行為表達歉意?或是繼續解釋《聖經》的內容給對方了解?或是摸摸鼻子走人?時常令人無從選擇,只是心中難免多少會感到些許遺憾,不只是因為對方暫時失去了認識耶穌基督的機會,也因為教會同靈的表現反成了得救福音的絆腳石。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太五13)。這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經文了,傳道者及領會人員,也時常用這段經文勉勵大家,在世態越趨炎涼,人情日漸淡薄的時代,每個基督徒更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發揮愛心,調和人與人相處的關係;或許是太熟悉這個道理了,反倒覺得平淡無奇。
就像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日日食用嗎哪,也就逐漸忘記了,這是恩典的食糧,雖是平淡無味,卻是由神而來,重點不是可以賴以為生,而是在於這是出自於神的恩惠及試驗(出十六4),人若違反了揀食嗎哪的規定,就是違背神,必然無法得到神的喜悅。
成為世上的鹽應該是每個人自我檢討及靈修的重點,而說話更是調和人際關係的重要關鍵,「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雅三2)。基督的愛就是基督徒的本質,用愛心說話行事,就可以表現出一個基督徒真正的氣質,這就是世上的鹽。
《馬太福音》的另一個重點,就是下半句所說的,鹽若失了味,以後無用,被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應該是告誡我們,若是行為不好,將來審判大日到來,終究會被摒棄在天國大門之外,與得救無分了。
或許我們自認為,在教會中都是非常熱心的服事,也懂得時常奉獻,在外面我們也知道傳福音給周遭的親朋好友,本以為如此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愛神,便可以靠著得救,殊不知若無法愛人如己,也是違背了神的命令。心地如果不知更換一新,徒有表像,沒有基督耶穌的生命在裡頭,就像岩鹽失了味,也只不過是一塊沒用的石頭罷了。
相信絕大部分的信徒都是有愛心的,只是有時因為身心不適,例如工作的壓力、經濟的重擔、兒女的管教、長輩的照護、夫妻的相處、教會的聖工參與,在這個忙與茫的世代,很必然的會將我們的熱心與愛心給耗盡了。
再加上社會上兇殺詐騙的刑事案件層出不窮,正如主耶穌兩千年前所言:「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太二十四12),這些時常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正是在熬煉我們的耐性與愛心,主耶穌要我們成為世上的鹽,當然就是要我們在生活中能夠產生鹽的功用,而不是只放著好看而已,就如同不冷不熱的基督徒一樣;
雖然上面所說的種種因素,會逐漸的消耗我們的善良性情,雖然有著無法言喻的苦衷,但卻是身為一個基督徒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也是《馬太福音》二十四章主耶穌接著所說的,「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這分千古以來,神所應許要給我們的獎賞。
真正的愛心是連結在主耶穌身上的,主的愛是綿延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是故,沒有一個所謂愛主的門徒,可以藉口說自己的愛心被消磨殆盡了,而說話作事完全跟世人一樣,單只是到教會聚會事奉,離開會堂,就像以色列人離開祭壇一樣,還是我行我素,口不遮攔、心不恕過、不知檢討悔改,這不是神所悅納的燔祭,又如何能在禱告中求得天父的憐憫與應允呢?
當我們自覺犯錯時,最要緊的是要能夠虛心檢討自己,屈膝在主耶穌的面前,祈求祂的寬恕,如果可以的話,也要和對方求得諒解。有時縱使錯不在己,但是為了日後可以和睦相處,姑且低頭忍讓一下,又有何妨?
夫妻之間、親子之間、婆媳之間、同事之間、弟兄姊妹之間,又何須日日含怒相視,難為自己呢?換個角度思想一下,只須忍耐一下,退一步海闊天空,也可得到神的喜悅;即便是自己的忍讓,換不回對方善意的回應,相信也只是一時的不快而已,主已紀念你的寬容之心,內心也就可以坦然無懼,何樂而不為呢?
「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路十七1),若是家人朋友因為我們不良的言行而拒絕福音時,我們或許會說,是神在揀選人,不是人在揀選神,這是多麼冠冕堂皇的藉口啊!責任似乎又推給了神,是神不揀選他喔,跟我可一點也沒關係。
事實果真如此嗎?神不是也給罪惡滿盈的所多瑪城有免於毀滅的機會嗎?同樣的祂也給了這個世代機會,「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
神願意給每個人有機會悔改,包括你我,當然更包括那些還沒有機會聽到福音的人,想過沒有?曾有人因為我們而不相信耶穌,不願意到教會聽道理嗎?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竟成了救恩的絆腳石呢?期盼弟兄姊妹都能時時自我檢討,別人會因為我而感受到信耶穌的好嗎?我還是一塊可以為主所用的鹽嗎?還是成為已失了味的鹽而不自知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