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Z小恩
Sunny已很久沒有回台灣過年了,去年農曆,她好不容易撥空回來看看家人。
回來的第二天,Sunny父親的同事古道熱腸邀請她們一起吃飯。到了餐廳,大夥兒很快地坐下聊了起來。
為了表示親切,叔叔咧嘴笑著拿起桌上的茶敬大家:
「祝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喔」
大家當然也客氣地回敬叔叔:
「真不好意思,今天叔叔請你們吃粗茶淡飯,粗茶淡飯而已啦!」
什麼?聽到這句話,Sunny心裡不斷迴響著叔叔的「粗茶淡飯」。
揣摩了一會兒,「粗茶」,不就是壞茶;「淡飯」不也就是沒有味道的飯嗎?
想著想著,「這還得了!」原本心情放鬆的她,此時已有幾分不愉悅。
「叔叔,請問您喔,您是不是瞧不起我們?不然怎麼請我們吃粗茶淡飯?」
看完這段故事有否傻眼?
文化差異,即便僅是一件小事,其實天天都在發生!上述的「粗茶淡飯」雖不嚴重,但文化差異可以由於宗教界別、種族群體、語言能力、政治立場、社會階級、性別、民族主義、年齡代溝、文學修養、藝術認知、教育程度等之不同而產生。
文化在每個國家都是經由長時間所形成。所陳列的眾因素之首——宗教,是一個民族文化與傳統之根本。漢語中的文化,實際是「人文教化」的簡稱。
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文」是基礎和工具,包括語言和文字;「教化」(名詞),是人群的共同規範(norm),而作為動詞的「教化」是「共同規範」的產生、傳承、傳播及得到認同的過程。
於是Norm(規範),是一個民族的共同框架和準則。比方剛才有趣的「粗茶淡飯」,在東方人的觀念是自表謙虛,這是他們的共同規範。但西方人呢?邀請朋友吃飯,必須讓其感到受重視以及主人的誠意:「這家餐廳是這裡最好的之一」。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是一門廣大且有挑戰的學術領域,因此小恩將與讀者們簡單分享生活上可能會遇到的差異並做以對比、分析。畢竟要做好跨文化的溝通(交流),必須先認識對方的文化,更何況作為基督徒,我們必須學習溝通的藝術與守則。
此文將淺談中西文化的「禮貌」、「表達方式」、「價值觀」以及「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比較」,並在「感想」的部分,以一些《聖經》的觀念供參考。
禮貌
從美國回來的Michael在台灣開了一場小提琴獨奏會。當晚演出相當成功,隔天在報紙備受名家好評。這時,從高雄上來的幾位親戚大夥兒你一句我一句的恭維:
「Michael,你好厲害喔,昨天太震撼了!」
「對啊對啊,你真是個天才!」
見著遠道而來的粉絲熱情滾滾恭賀著自己,Michael不二話趕緊站起來接受讚美:「真是非常謝謝大家,謝謝大家!」
話才出口,剛才恭維Michael的長輩全部一片安靜,面部表情似乎寫著「這話到底有沒有聽錯?」
文化差異
當西方人給予誇讚的時候,他們是誠心誠意,絕非隨口說說。倘若你不配得讚美,他們就不會昧著良心讚美你。因此,回應讚美的時候,必須考慮給對方留面子,於是說「謝謝」便是得體。東方人則不同。
第一,有些讚美並非真心。第二,回應讚美時,必須顯出東方人謙虛的美德,即便自己真的配得讚美,也要裝個模樣說「沒有沒有」或是「過獎了」。因此在東方文化裡,回應「謝謝」,即顯得不合適。
感想
1.認識中西文化差異後,就能了解為什麼對方會如此回應你的讚美,我們只需要保持風度及面帶笑容。相對的,當別人讚美我們的時候,要先看看對方的背景,以便適度回應。
2.一切都是來自於神(參:伯一21),包括人的才能與所得的機會(詩一二七1)。因此作為基督徒的我們要懂得謙卑歸榮耀給神。倘若覺得自己真的有如對方說的那麼不錯,其實可以不必假惺惺的推辭,而是真心的回答「感謝主」。當然這也必須看對方讚美的動機是什麼,倘若對方的鼓勵也是誠懇的,如此回答應是合宜。
表達方式
有個東方女孩生日當晚,一股腦兒憑藉中國的禮儀習慣,把蛋糕分成幾塊,好讓每個朋友得一大塊,最後只留給自己一小塊。女孩心想「這種分法會讓人感到我很大方」。
然而,出乎意料,這些歐洲朋友們並未客氣推掉大塊蛋糕主動要求小塊的,只是安靜品嚐給他們的大塊蛋糕,氣氛似乎沒有很愉快。
當另一西方朋友過生日時,女孩赫然發現,她分蛋糕的方式截然不同。分蛋糕之前,她問各位:「要大塊還是小塊?」但出於中國式的客氣,女孩要了一小塊,但其實心裡想要大塊的。結果壽星尊重女孩的意見,切了象徵性的一小塊給她,令女孩不太高興,內心嘀咕:「真小氣!」
文化差異
按中國人的思維及禮儀,朋友是因為客氣才要小塊的,在這種情況下,主人應了解客人的表面要求,執意客人吃大塊兒的,以顯示主人的大方和對朋友的厚待。
西方人的思維及為人處事的方式較東方人簡單,其語言表達的特點可概括為「表裡一致」、「話裡無話」,即:「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也認為對方的表達方式不會是表面地。
相比之下,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的語言表達的意思較為複雜,常依場合而定,有時會出現「表裡不一」、「話裡有話」的現象。
感想
1.了解中西表達的差異,就不會輕易憑自己的意思來強迫客人接受自己認為的好意。假如你是受「強迫」的那一方,絕對要相信對方是出於一片好意而非不尊重。此時依情況而定,可以有技巧性並面帶微笑的推辭,堅持自己先有的原則。
2.想要向對方表達友善也需有智慧。最好以尊重對方為原則,而不是用自己認為適合他人的方式來「對他好」。如果對方回應「不用,謝謝」,你可以客氣地再問「確定嗎?」倘若對方還是堅持,那就必須尊重他。當然,角色若對換,我們也應該向對方委婉誠實的表示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
3.《聖經》的精神是:「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太五37)。是的,說話要有技巧、要柔和(箴十五2、28,二十五11;太十16),但總離不開這個實實在在的原則(約壹二21)。
價值觀
◎移民到NZ不久的陳太太開始擔心小女兒在學校的學習狀況。與A老師約了時間,慎重其事到了導師教室,迫不及待用臨陣磨槍的英文問到:
「我女兒的數學好嗎?她的英文有沒有落人之後?她現在在班上第幾名?……」
老師輕鬆聽著聽著,沒想到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說道:
「陳太太,您無須擔心她的學術科目,它們雖然重要,但您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事得去關心。」
「喔?請問那是什麼?」
「您應該關心,女兒是否對別人有愛心,有沒有辦法與其他同學溝通,能否融入大家?並且也關心她是否快樂。當這些都沒問題的時候,其他的自然就會上軌道。」
陳太太啞口無言……
◎一樣也是移民不久的David,因未適應環境,開學不久後,感冒生病了。
「David,生病了也是要去學校喔,更何況只是輕微的症狀而已,這樣才是好學生,老師看到你生病還那麼認真,一定會感動的!」
經過爸爸再三勉勵,David上學去了。雖然很不舒服,仍認真聽課。
「David,你怎麼來學校呢?你今天不舒服,應該留在家裡的。」
B老師不以為然的說道,隨後便撥電話請David的父親趕緊將孩子帶回家,以防只是為了他一人的學習,把病菌傳染給其他孩子,誤了他們的健康與學習。
文化差異
這兩則小故事反映東西方人價值觀的不同。簡單來說,東方人注重學科(知識)的追求與學習,以及白紙黑字的成績,甚至也比較愛面子。
西方人則看的比較遠:學科固然重要,但他們重視人格的正常發展,心理是否健康,更是在意一個人的內在(對人是否友善?有沒有為其他人著想?)因此A老師根本不想一時回答陳太太的問題,反而告訴他有更重要的事務必先關心。這也是為什麼B老師直截了當地要David的父親趕緊接兒子回家,並且向其告知這是替別人著想。
感想
1.回來台灣已約4個月,常常感到人把「成就」與「社會階級」看的較重(過於人品)。近來到了醫院去掛診,湊巧遇到的幾個年輕醫師,都有種不耐煩的傲氣。相較之下在國外所看過的醫生,不僅有成就,甚至有些還是於世界名大學畢業,為人卻是相當親切有愛心,並善於溝通。
長庚大學董事長楊定一曾經在遠見雜誌說到:「我在美國面試申請的學生,不會選專注讀書,只在讀書方面很優秀的學生,反而喜歡選有多元興趣,參與活動廣泛,在學校外有不錯表現的學生,因為他們做事比較圓融……」
這也是為什麼NZ大學(醫學院)在錄取學生的標準是,除了學科好之外,還要看學生個性、為人、人生經驗等等。
2.知識固然重要,但為人處事的道理,才是真智慧。《箴言》多處也教導我們要求智慧(箴一2-7,三21,四5,八11)。所羅門王就是向神求這樣的智慧(而非知識),蒙神喜悅,當然其餘的富裕及才華也賜給了他(王上三7-13)。
對人有愛心,為別人著想,也是符合《聖經》的教導(約十三34-35),主耶穌甚至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拉撒路與財主也是個提醒我們大家的比喻(路十九19-31):財主他擁有一生所追求的富有(並享受於其中),卻沒有考慮到旁邊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拉撒路)。
沒有施與愛心只忙著顧自己,雖然生前沒犯什麼罪,死後卻失去永生的福分。現代人知識的追求與過多的重視(另類的財主),好比當時財主沉醉在他的富裕裡。
3.了解彼此的文化差異,便可以在往後的溝通多為別人著想,處處站在別人的立場為決定事情的出發點,而非一廂情願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來與對方互動。
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比較──談婚姻
來自台灣的X弟兄與美國的Y弟兄在某次社青靈恩會相識。兩個弟兄恰巧即將各辦喜事,午餐時,兩人聊了起來:
「X弟兄,婚後你會住哪兒?改天我去找你。」
「喔,父母表示要跟他們一起住。」
Y弟兄一臉錯愕「哈!我沒聽錯吧?結婚都成家了,還有臉跟父母住喔?」他半開玩笑說道。
「你們才很奇怪好不好?什麼18歲以後就要搬出去獨立,不然就是住家裡付租金,真沒親情!」
「哈,台灣人才奇怪吧?孩子都那麼大了,父母也該訓練他們獨立:論經濟、論人際、論自主權以及判斷能力,都應該如此!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好!而且父母也應該有自己的自由與空間。」
「這樣嗎?婚後跟父母住才是孝順耶,而且這好像也是傳統吧?」
「你是說,我們美國人就不孝?拜託,獨立也算是我們西方的一種傳統吧?!」
「你們獨立後,有錢歸你們自己有錢,父母如果貧窮了,似乎好像也跟你們沒關係。」
兩個弟兄,原本只是討論,但卻成了文化之間的辯論。談了整整三頓午餐還是沒有個完美的句號。
文化差異
中國人強調集體表現和集體主義精神(collectivism),這當然也反映在家庭觀,認為父母與婚後的兒子最好能同個屋簷下「在一起」。因此相較西方之下,東方人兩代之間彼此互相依賴性強。
西方人呢,則強調個人表現以及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並且重視個人的獨立性——能否獨當一面?因此在兒女滿18歲時,這個功課成了必要的一環。倘若無法獨自生存還需與父母同住,這普遍會被認為比較羞恥,更沒有資格談結婚。
當然,異於東方人,籌備婚事也是當事者兩人自己一手計畫,並在經費、人事、所有一切安排上也理所當然全權負責。因此話說回來,中國人的「三代同堂」,在西方文化裡,不但不是引以為傲的說詞,還可以說幾乎沒有這種觀念。
感想
1.其時很多傳統,雖然不至於違背真理,但也不代表真理。我們不妨思考:
大家都習以為常的中國傳統,究竟有幾分符合《聖經》婚姻之道背後的精神?
西方文化習以為常的獨立,若之後真的一律不關心父母,這樣又有幾分符合《聖經》孝順之道?
2.在大英國協的NZ生活近20年,但同時也是在東方家庭長大,個人認為集體主義精神(collectivism)與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沒有絕對的對錯,而是看情況而定。
但就論中西方最敏感之一的話題——結婚而言,如果回到《聖經》,我們會發現,裡頭寫的相當清楚:「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兩人成為一體」(創二24;弗五31)(NRSV版:There fore a man leaves his father and mother and cling to his wife, and they become one flesh.中譯:因此,男人須離開(留下)他的父母,然後緊貼著他的妻子,兩人成為一體)。
換言之,人要先離開父母(論多方面),之後才與妻子聯合(結婚),是有先後順序的。並且這個動作(離開)是由男生做,然後才去就妻子,(而非中國傳統所謂女生要「就」男生)。
兩性在未婚之前,最重要的關係人是父母,但是結婚之後,從《聖經》的角度,配偶取代父母成為最重要的關係人(因此,順便一提,《中英文聖經》沒有中國字所謂「嫁」或「娶」的觀念,而是「結合」(參:彼前三7,同承生命之恩)。回歸正傳,《聖經》不會互相衝突的:離開父母,不會就是代表不孝。
3.「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提前五8)。因此婚後當然也要孝順!(弗六2-3;出二十12)。結婚獨立了不代表與父母切斷關係。但是孝與不孝,它的標準在神,不是僅看一個人外在的表現。
孝與不孝,個人內心清!你可以跟父母住然後對他們不禮貌;也可以分開居住,但是常對(雙方)父母表示關心體貼,並且三不五時地幫助他們。總之,孝順與否,在於一個人做事背後的動機,不在於所呈現的表面(參:西三23)。
4.論跨文化溝通方面,集體主義或是個人主義都是大環境所造成。因此不論對方居住模式如何,我們要了解這並非重點,並切忌於內心批評他是否有盡孝道(路六37;太七1)。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內心動機如何(有否關心到親人)才是首要注意的!
結論
閱讀以上所有的小故事有否覺得值得深思?希望它們能讓大家更了解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並如何與其交流。此篇的結論歸納為五點如下:
1.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動,最好是先了解其文化背景,且了解對方跟我們可能存在的差異,之後再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與其溝通、交往。
為了要增進多文化的知識,平時我們可以多多關心國際新聞,閱讀外文雜誌(例如:國家地理雜誌),甚至還可以觀賞有關人文或歷史的電影。如果時間較少,可以瀏覽居住國外的朋友他們的部落格,了解他們的生活、思想以及所拍照的圖片,你會出乎意料收穫不少。
2.為了不造成彼此的困擾,對方的文化我們務必尊重,勿排斥。並且確實了解彼此的文化差異都是大環境長時間所造成。若是有不小心冒犯到個人之處,也不是他人所願意。
論到表達,我們有權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論中西方),只要說話和氣誠懇,臉上戴著微笑,對方應該容易接受跟你溝通。
3.雖然中西文化差異大,在不太了解對方文化的時候,我們不妨先嘗試了解他人表達方式背後的動機。我們可以問問「他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而這問題的答案通常都是善意的(雖然我們當下會不太了解),一旦清楚對方是善意的,雙方誤會便可以減少。
例如一開始的「粗茶淡飯」,其實叔叔的動機是友善的,聽者卻覺得有被冒犯。但此時Sunny若能慢一拍想想,叔叔講這話的時候,是否面帶微笑,是否誠懇?或許是自己誤會他的好意也說不定,當然也就不會誤斷叔叔的動機是惡意的了。
4.作為現代的基督徒,我們可以採取中西文化的精華,把兩個文化所有的優點,聚集起來。例如東方人謙虛的美德(不是作模樣的喔),西方人坦誠無偽的表達方式等等。最主要是,我們的思想要有彈性,不要受到刻板傳統的限制,而是隨時願意「更新」個人內在的「文化」,求進步。
5.最終我們要了解:文化、傳統(尤其是後者),並非代表真理。倘若文化差異產生衝突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回歸《聖經》,讓彼此問問:「《聖經》的精神是什麼?」
或許是因為處在同一個文化太久而麻痺,或是從小就被灌輸某種傳統觀念,我們在還未遇到跨文化挑戰之前,絕不容易意識到已陷入其中的世俗文化潮流。
倘若對照《聖經》,如果確實有需調整之處,以致更符合真理背後的精神,我們要盡力去做,因為真理超越傳統,它是我們生活不變的指標。
參考資料:
1.VaughanandHogg,2001.SocialPsychology:AnIntroduction.London:PearsonEducation 2.D.Y.Yang.2007.UniversityGuide.GlobalViewsMonthly2007/5/14 3.學校文化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44298.htm?func=retitl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