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8期1995年1月)
主題特寫:[宗教教育]我的女兒愛看書

杜凡

有一次,公公來家裡小住幾天,他平日寡言,行動不便,常讓我不知如何引起話題,在打理好睡臥之處,我忙著張羅吃的,就在這當兒,隔壁房間傳來三歲女兒的聲音:老爺爺,你坐好,我就講故事給你聽哦!我悄悄地偷看她拿著故事書,有模有樣的坐在爺爺前面,繼續說著:這是什麼?小白兔對不對?來唸一遍:小白兔,……有一天哪,小白兔啊……

看著這情景令自己相當驚訝,平日自己講故事的口氣眼神,像模子一樣的印在小女兒的身上,讓我對往後的表達更謹慎了。更感謝神,賜給女兒這關懷的心,能主動親近沈默的
老人家。

又一次,帶著小女兒回家探望婆婆,祖孫見面原是相當高興的事,原以為女兒會像對老爺爺一樣,自動親近婆婆,但是不管怎麼勸,她都不說「阿嬤好」,甚至強讓我抱著,讓我好尷尬,也滿耽心婆婆的反應。這事過後不久,在給孩子講故事當中,才意識到許多故事書裡都是這麼說的:好心的老爺爺……壞心的老婆婆……,就這樣讓自己意識到教材的內容實在相當重要,雖然故事內容無非都是教人為善,好心有好報,但是在這年齡尚不知何謂善、惡,她所獲得的是老奶奶是壞人,甚至她最害怕的巫婆也是老婆婆扮的。

談到教材,聖經故事是最恰當的,但幼兒需藉圖案吸引他的注意力,這方面本會還沒法有套好教材,所以在選擇外教會出版的讀物,須留意是否符合聖經原意,用字遣詞恰當與否,如果真的不理想,就得發揮自己說故事的恩賜,好好用語調表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了。

有一些日子,自己靈性軟弱,常藉電視排遣時間,沒辦法陪著女兒說故事,也常因她一遍又一遍的要求講述重覆的故事,實在不勝其煩,常叫她自己看,這些日子,仔細觀察她,行為愈來愈不守規矩,凡事以撒嬌蒙混過去,一次,回家不到兩分鐘就跟我說:媽媽,我們來看電視。讓我心慌了,才深深覺得,凡事不是叫她去,而是要如聖經說的:是要走在他的前頭,凡事以身教為重。記得,自己也常是一書在手,往床上一躺,覺得人生快意莫過於此,但是,不久,小女兒也來,一手書,隨意躺下,這時不免要起身,脫離溫暖的被窩,自己必須承認,很多不好的習慣是藉孩子讓我改正的。

家居生活,總有難以分身的時候,要先生陪她看書,見她一遍一遍的要爸爸講故事,爸爸總是無法開口,推著、推著,才對我說:妳來吧,我實在不會講。這句話給我很深的震撼,想著自己為何能講呢?

記得自己第一次上宗教教育的課,背下所有安撫句字,甚至疑問句也一一照樣記上,如此上台還不免遺漏,實在難與今日這過目不忘的本領相比(僅就故事而言),轉眼投身宗教教育已有十多年了,不但讓自己勇於面對人群,順暢的表達自己,更惠及下一代,在此深深感謝神給我學習的機會。

從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中,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適切的做到最好,只是在學習中不斷的修正自己,因為凡事不是靠單一的環節就可成事,就像給她讀書習慣,若沒有好的榜樣仍是死的知識,好的榜樣又敵不過這混亂的社會,因為大家的準則不同,上學後變得如何又難預料,所以最後仍要回歸教會,在神的原則中活得自在,守約守得似他本性,如此方能如聖經所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也許這樣說來真是容易,但是身為父母的您會與我一樣深覺困難,因為天國路本就難行,家庭不是單一只有孩子的問題,我們在力有不逮時,不忘了向神禱告,求神保守孩子的心,因為孩子是神所賜的產業,盡本分之後,相信神會帶領。


(原[宗教教育]107期,1995年01月號)


作者: 杜凡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