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錦榮口述/新兵整理
南投教會
本會為南投縣平地教會,信徒數不多,但目前孩童越來越多,宗教教育不可忽略。(約二十一15-17)由於南投為偏遠地方,人力不足,過去宗教教育因礙於現實都荒廢了,是故第二代信主孩童的宗教教育沒甚麼基礎。為因應現在社會趨勢,並以後福音的推展,使教會有柱石,必須重視宗教教育。
在不健全中追求健全
南投教會剛開始不健全,乃因信徒居住離教會較遙遠,兒教各班均在班負責家中舉行宗教教育聚會,此為過度時期,所以都是媽媽教員,她們相當辛苦。我見許多孩童在家裡秩序較難控制,如打電玩、看電視。認為應將孩童帶至會堂,讓孩童對教會產生歸屬感,而教員也會比較認真,如此孩童才會重視宗教教育,因此就將宗教教育聚會遷到會堂。遷回後,因教會聚會次數少,又為家長的便利,兒教組宗教教育即在安息日下午與成人聚會時間同時舉行,青教組則在晚上。
改變宗教教育聚會時間
考慮教員平日參加聚會機會少,為了教員能多聚會,注重靈修,就將原已開始在安息日的宗教教育聚會時間,改至星期日上午,路程遙遠的,教會安排車輛去接送,青教組亦改在星期日晚上,願意者教會也負責接送,因此安息日教員們均能專心的聽道。剛開始要改變時間至星期日時,感到困難,但只要大家有信心,就能克服。目前從幼稚班至高級班人數達五十名,教材均採用總會編印的。
當成立高級班時,問及教材採用甚麼較適合?我認為大多數學員都未上過完整中級班課程,所以也就採用中級班教材,但其上課用問題討論的方式,比較深入。並可間接瞭解學員靈程、信仰問題。
宗教教育最重要的重點是禱告,培養學員們的禱告習慣,注重靈修、聚會。並且鼓勵年輕的媽媽出來參加講習,如此教員不但增加,又有更多家長直接參與注重孩子的宗教教育。
因舊會堂的空間已不符使用,目前神已安排了好的環境,以後每班均有教室。有了這個新會堂,使信徒更有歸屬感,如同大家庭,一起敬拜天父,期能引領更多人歸主,同走天路。
訓練教員
剛開始傳道者協助青教組較多,後來神安排更多人擔任青教組的教員,傳道就多給優秀青年去實習,擔任各班教員,儘量培養當地教員,以後傳道離開,此地聖工才能延續,這才是大福 。
每週青教組聚會完,約八點至九點,都有一小時的詩頌、樂理指導、合唱或樂器練習等聖樂方面課程,由兩位姊妹負責,這段時間開放給全教會的信徒參加。一來作為信徒間詩歌團契,二來是訓練人才的機會,以便日後有機會以詩歌服事神推展福音。
教會需要有專業、有計畫地訓練人才;目前較缺乏的是師資培訓、講習的空間設備,盼望新會堂趕快完成,能舉辦教員進修會,使教員更有使命感,聖工更進步。
教會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共識,用耐心、費財費力,才能做得長久。南投教會之所以宗教教育能越來越健全,均出於負責人系負責及教員們的全力配合。待會堂完成可配合總會有更多訓練工作或靈修活動於此舉開。
在穩定中追求落實的宗教教育生活
埔里教會
本會的宗教教育都由系負責直接策劃各班的工作,必要時職務會全力配合,教材均用總會編輯的。幼稚班至初級班,各班都在安息日下午聚會,青教組及社青班在晚上,社青以經卷分享為主。
本會的特色是系負責善長於策劃活潑的信仰生活教育活動,使學員落實知與行的信仰生活如:
1.腳踏車之旅:因地處鄉村地區,帶孩童至野外崇拜。
2.年末特別聚會移至戶外舉行:因埔里地處大自然之中,便將年末特別聚會移至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行,家長亦參加此室外的活動,使視野更廣、輕鬆活潑、敬虔,天空為屋頂,大地綠草為教室,主的靈在其中運行。
3.推行禮貌月:配合總會教育處推行禮貌運動的策略,由系負責策劃,傳道者於安息日在講台上講「簡要禮儀」,會後學員留下考試(事先通知準備),一個月的評審,觀察幼年班到初級班的學生,對傳道、老師所講的禮儀做了多少?再由學員自己票選,成績以考試與平常的表現兩項加起來,選出每班一位,用相片貼在教會佈告欄,表揚鼓勵。
自從推行禮貌運動以來,宗教教育的兒童在禮貌上比較進步,對老人或老師比以前注意禮貌。
4.鼓勵小朋友帶未信主的小朋友來聚會:預定在今年四月和仁愛教會聯合舉辦一個兒童佈道會,主題「天使之音」,藉此多邀請朋友參加。節目由埔里和仁愛教會共同策劃小朋友所表演的節目,有唱遊、說故事、見證、禱告等。
目前有幾位的小慕道者,甚至有得聖靈的(南投、埔里都有),都是值得感謝神的。「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不要考慮成果才做,只要踏實地去做,神的恩典都會隨之而到。
這些事工的推動都需要職務人員和傳道的鼓勵、支持並代禱,才能更有效地推動。
所以,我深感宗教教育的落實,需職務會的關懷、全力參與,及傳道者的配合,漸漸上軌道後再交給當地信徒自己做,長執、傳道則從旁關懷輔導協助。
未來希望南投和埔里的宗教教育能聯合舉辦活動或講習會,彼此學習,互相觀摩。
看重最寶貴的
有許多青年都希望到都市工作,但為了教會的發展,傳道不鼓勵本地信徒外流,雖然在當地賺錢較少,但留在當地協助聖工,使教會茁壯,他們就是教會柱石,未來福音開拓的接棒人。若信徒不留戀城市,疏散人力,教會就能人才平均。
無論宗教教育或牧會工作,都要靠禱告,使教會事工人員有使命感,能忍耐到底,不屈不撓的服事教會事工,教會才能持續發展。不怕我們力量不足,只怕我們不肯奉獻吃苦,彼此同心,深信神公義的冠冕必為我們存留。
(原[宗教教育]109期,1995年03月號)
|
|
|
|
作者: 陳錦榮口述/新兵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1995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