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6期1995年9月)
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小孩覺得父母偏心,怎麼辦?

許德宏

羅爸爸問:

我家中有一男二女,在年齡上有些許的差距,往往令三個孩子無法取得良好的共識,尤其么女總是大哥、大姊的眼中釘,且認定父母一定偏袒最小的妹妹。這樣的困擾時時在我家中發生,真不知道如何表明、澄清?




哈利路亞,羅爸爸平安:

收到你的來信,知道這樣的情況時,不禁回想起當初仍是小蘿蔔頭一個,不懂包容、疼惜的青澀年代,心裡老是埋怨爸媽對待弟、妹那種無微不至,但對於我卻完全忽略的態度;也曾經不止一次背著爸媽欺負年幼的手足以獲得補償性的滿足,如此偏頗地抹煞父母無私的愛。直到某日,結婚以後在自己的小家庭裡同樣上演著相仿的戲碼,才驀然驚覺,原來再怎樣小心翼翼對待自己的骨肉,還是免不了造成子女心態上的不平衡,對父母親來說,實在是極大的考驗。

在一個家庭裡,子女到來的先後順序乃出於神,且是既定的事實,任誰也不能改變。仔細想來,在這當中,父母親投注的精力幾乎是成倍數增長的;從全心照料一個孩子,到二個、三個,甚至更多,這樣的付出,常在欣見孩子成長的同時,忘卻了所有的勞苦。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並不能體察,往往認為父母是偏心,較喜歡年幼的弟弟妹妹,此刻,不妨藉由子女們完整的成長紀錄(各時期的照片或V8錄影),一起回憶過往的種種,讓他們知道父母的愛是呵護著每一個骨肉,並沒有孰重孰輕的差別對待。有了這層認識,方可往下一步進展。

現今的孩子,由於接觸的層面擴大,相對地,需求的種類也增多,家中的子女倘若在年齡上有一些差距,極可能導致父母在供需方面無法滿足每一個孩子的欲求,轉而以打發、敷衍帶過,造成孩子產生父母親本來就偏心的錯覺,形成彼此猜忌、不和的局面。與其如此,倒不如靜下心,敞開胸懷,做幾次面對面、一對一的單獨溝通,聽聽孩子的想法,尊重他們的表態,給予正面、積極的鼓勵和安慰,並談及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和需要,幫助他解決難題,並適度地賦予承諾,滿足需要,在物質、精神兩方面同時增強,相信親子之間的情誼會愈來愈密契!

曾經有一個公益廣告,內容描述一位家有智障兒的母親,為了照料帶有缺陷的小兒子,以致於心智正常的大兒子常被忽略,於是他滿心怨恨,怒氣難消,做母親的內心相當痛苦,也百口莫辯,直至這位大兒子成家育子之後,養兒方知父母恩,看著母親無怨無悔的付出,心中十分懊悔……。

雖然只是一則廣告,卻讓人有所深思:「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十二23-26)。

的確,不單單指著教會而言,對於家庭中的各個成員都應有這般觀念的認識,因為在父母的眼中,手心、手背都是心肝寶貝,也都是一同承受家中悲歡憂喜的共同體,理當和睦同心,不起怨懟才是。經由道理上的勉勵、實質上的關注,相信或多或少皆可對孩子產生造就。當然,舉起禱告的手,一起為神所賜予我們的產業代求,更是絕佳良方,因為在神凡事都能!

(原[宗教教育]115期,1995年09月號)


作者: 許德宏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