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3期1996年4月)
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向中級班課程挑戰

劉純潔

教員留言板


※自己平時就得利用時機多充實屬靈知識啊!(終於了解的世興)
※其實每次花時間去準備,總會發現造就最大的是自己。(受益已久的張大哥)
※我覺得課程內容本身就滿枯燥的。(中鳥1)
※真想叫班負責只排我上共習課或詩頌就好了!(菜鳥1)
※奇怪!不管什麼課,張大哥總可以講得如此生動活潑。(菜鳥2)
※內容這麼多又這麼深,真不知從何準備起!(菜鳥3)
※學員都沒有反應,好像無動於衷。(菜鳥4)
※有沒有其他參考資料可以看?(菜鳥5)
※我自己對課程內容都不了解,如何教別人?(中鳥2)
※我大概只適合當兒教組教員吧!(中鳥3)




世興擔任中級班教員已經一年多了,但對於崇拜課程始終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不知該怎麼上才好。幾乎每次排到他上崇拜課,他就顯得有些無奈,甚至愁眉不展。上課時總覺得內容太深,學員的表情似懂非懂,又好像毫無反應,覺得有些枯燥、無聊。世興為這件事苦惱不已,開始有些害怕上崇拜課。

那天,世興突然發現張大哥上課似乎完全沒有他這些困擾,不但內容充實,而且不落俗套,學員都樂意與他配合。上得又相當生活化,時間好像一下子就過去了,甚至有想要繼續聽下去的感覺,更重要的是,不論學生或教員都有很多收穫。世興決心要向張大哥學習,好讓上中級班的課成為一種樂趣。

每次張大哥要講課前,世興也當做自己要準備講課一般,先行看過教員課本及相關經節,想要藉此了解張大哥究竟如何整理表達同一課的內容。開始上課時,世興坐在教室內仔細聆聽,經過幾次的觀摩學習之後,世興發現,張大哥除了課本的內容之外,還有好多豐富的東西是課本所沒有的。

他會增加時事、見證或常識,科技的報導、神學的探討、歷史故事或是名人格言等,而且這些內容都能印證課本中的主題及道理,使得原本較生澀的課程變得生活化。上他的課就好像讀過好多書,聽了很多篇道理一樣。

世興對張大哥如此博學愈來愈有興趣,又花了點時間去了解張大哥是如何蒐集這些資料的。世興發現,張大哥除了平常晚間聚會很少缺席外,還主動參加教會的查經班,甚至總會或區內所辦的進修會、講習會,他也很少錯過。最近總會所辦的神訓班及延伸神學班,他更是撥空特別前去參加。

這樣努力充實自己屬靈知識的精神,難怪張大哥能把道理豐豐富富地表達出來,不但自己得造就,也讓上他課的人得造就。除此之外,張大哥還時常閱讀書報,留意生活周遭所發生的任何事物與信仰的關係,使得他在講課時,不管什麼主題都有補充不完的實例和說明。世興又發現,張大哥經常會在講課當中提出自己信仰的體會與感受,讓聽的人很容易與他一起進入心靈世界,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了解,世興終於明白不斷進修的重要。除了對自己在教學上很有幫助外,對自己靈性增長幫助更大。說也奇怪,自從世興開始注意張大哥的講課之後,發現張大哥真的有好多值得觀摩學習的地方。例如:他經常會以自己或學員的名字來做舉例或調侃的對象,使得上課氣氛融洽又有參與感。

像是:「你們今天心裡一定在想,又要受『張老師』的疲勞轟炸了。」;同學會說:「雅玲,為什麼每個星期六都不能去玩?」;「鴻恩,你今天好酷哦!」再加上張大哥幽默的口吻,讓學員都可以在輕鬆的氣氛下了解到聖經的真理。有時張大哥也會換一些上課方式,例如改為查經方式、分組討論、以問卷調查的形式,或事先請學員蒐集資料再做報告等等。

甚至有時候張大哥會直接請學員針對某些問題提出答案,再一一加以補充,讓學員感到既不枯燥又有收穫。世興終於了解到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上課最好的催化劑。

不久後,世興接任班負責。他在每季前都會先跟教員討論上課的方式及教學目標,也請大家提供可參考的資料,設計一些生活化的話題。甚至有時也讓學員帶領查經,教員只負責扮演指導及協助的角色。當然,他也不吝嗇地將他從張大哥那裡學來的教學經驗分享給大家。

看見大家在中級班上課時認真的情形與學員的成長,世興不禁低頭感謝,他又重拾起為主牧養下一代的熱忱。

(原[宗教教育]122期,1996年04月號)


作者: 劉純潔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