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6期1996年7月)
藝文特區:[宗教教育]只要你長大

芸娘

家有正在學走路的孩子,父母最擔心的莫過於他的跌跌撞撞,口裡常唸著:讓他戴上安全帽,套上護腕、護膝好了。但是,現實裡還是得讓他不斷地練習跌倒,因為這樣的經驗,才是自己的,才會長大。

寶寶第一次獨自走路常是無意間的,或者是寶寶在練習站著轉身時,從這張桌子走到那張椅子,一旦他走了第一次之後,便會為這項新的能力感到著迷,甚至樂此不疲。你看他試著平衡他的身體,全身肌肉繃得緊緊的,兩腿打得直直的,然後不穩地舉著單腳向前跨步,眼睛注視著目標,全神貫注地向著你張開雙臂迎了過來,所謂的蹣蹣跚跚,開始時走二、三步就一屁股跌坐下來。

不出一個禮拜,他已經搖搖晃晃地滿屋子走,像個上了發條的玩具兵一樣,常常會因踩到地毯或被桌椅腳絆倒,不過他兩手一撐就又爬了起來,繼續前進,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連大人也不得不佩服得五體投地。還好,嬰兒的腳長度較短,因此跌倒了可以很快地再站起來,到了大約一歲半,步行得相當穩定了,這時候腳就開始伸長。

會走路是寶寶內心裡的成長提升到一個更高層次的具體表現,以適應外在環境,這時他可以體驗獨立時的喜悅與驕傲,如此的成就在以後各方面都影響著寶寶的發展。

曾在一篇文章看到這麼一個對話:

「人是怎麼長大的?」兒子問。爸爸的回答耐人尋味:「人要不停地跌倒,才會不斷地長大。」

一般來說,當媽媽的總希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儘量地呵護,跌倒的次數儘可能減少,巴不得使他們在溫暖安全的巢穴裡長成豐腴的羽翼,最好是多吃飯、夠營養,不生病就會長大。殊不知經驗對每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總希望以自己的經驗去影響寶寶。這位爸爸的說法雖讓孩子似懂非懂,但卻發人深省。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會走、會跑、會跳,不知要受多少皮肉之傷,待他長大成人,步入社會,更是要經過無數次的更迭,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及成熟的人格。

曾經聽傳道說過這樣一則見證,大意是有位老婆婆走在路上,一個不小心跌倒在地上,哭得好傷心,有人安慰她:「老婆婆,妳跌得又不是很嚴重,為什麼哭得這麼難過?」後來老婆婆才說:「因為傳道在台上講道理時,勸勉信徒不可以跌倒,否則就不能進天國,我想到自己跌倒了,不能進天國,當然很傷心很難過呀!」

此外,聖經也提醒我們不可藉著自由成為別人的絆腳石,甚至使人跌倒。「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若有人見你這有知識的,在偶像的廟裏坐席,這人的良心若是軟弱,豈不放膽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嗎?因此,基督為他死的那軟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識沉淪了。你們這樣得罪弟兄們,傷了他們軟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林前八9-13)。

有時候,自己無心的一句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不小心絆倒了弟兄姊妹,常常心裡也非常過意不去,後來,索性向神禱告「療傷」,或者在禱告之後向對方解釋清楚。別忘了,跌倒了哭過以後,把眼淚擦乾,還要趕快再站起來,向前走,才能在最後到神面前領受永遠的冠冕。豈不知勝利乃是屬於堅持到最後那分鐘的人!

(原[宗教教育]125期,1996年07月號)


作者: 芸娘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