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兒
從小在教會中長大,不管周遭事物是否順利、如願,總是順服、認同、接受,進而感謝主;且深信「神的旨意原是好的」,故在泰然中常感喜樂與滿足。尤其就業後,主讓我有多番的體驗,深曉:即使親眼所見,也未必如我們所想,因它背後的因由,我們未能得知。故當聽到埋怨聲時,總是告訴自己:為此人(或事)代禱,求主憐憫、帶領、賜能力,因為人是極其軟弱、健忘的。試想,若此事由我來承擔,表現是否如此,甚至更差勁、惡劣呢?
「在教會中,需要的不是責備、批評或逃避,而是不住的代禱與幫補。」尤其是擔任領導工作的傳道、長執、負責人、系負責、班負責、教員、契長、各幹部,以至於每個家庭中的父母、夫妻、兄姊……,都需每位同靈的代禱。
沒有人天生就能扮演好各種角色或一直屹立不搖!何況周圍不斷有新考驗臨到,加上為日常所需、兒女教育、教會事工奔波,為人實在有太多的負荷哪!若無主的承擔、引導,豈不無知,加重己罪嗎?「愛人如己」,亦是空談。
曾聽同靈提及不滿當地教會宗教教育的散漫,如果可以,他真想將小孩送至鄰近教會上課呀!這是個警訊,也是個軟弱,他已意識到宗教教育的危機,若能挺身協助,改善的力量多一分,鐵定有益;更可舉起凡事可代求,又不用怕人知的代禱雙手,求神感動、添加能力給教員們。畢竟這不是一份只有系負責就能做好的事呀!
因著主愛的激勵與託付,使參與事工的同靈百忙中抽空,無怨無悔地付出,為這人人尊己為大的世代,綻露曙光;感謝同靈們的耕耘,使各項事工、活動順利推展,在同靈們聚集時,免費分享各樣主恩。各肢體已善盡本分,不足的,就由「旁觀者清」的我們舉起代禱的雙手來幫補吧!
(原[宗教教育]126期,1996年08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