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4期1997年3月)
主題特寫:[宗教教育]常懷感謝心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芸娘

有沒有一種親子關係是簡單而豐富的?能否輕輕鬆鬆教好孩子,親子間又能維持和樂的關係?其實,生活化繁為簡,心情放輕鬆,自然能享受當父母的樂趣。

中國的「愛迪生」被「槍斃」了?


陶知行(1891-1946 AD)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曾留學美國,跟隨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學習。回國後效力平民教育運動,最早注意到鄉村教育問題,創辦了不少的學校。

有一次,一個孩子的母親剛買回心愛的金錶,孩子見了很好奇,把它當作新玩具,結果弄壞了。母親當然十分生氣,狠狠地揍了他一頓,並氣沖沖地告訴他的老師──陶知行。陶知行聽了,沒有責備孩子,也沒有安慰他母親,只是十分幽默地說:「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

孩子的母親一聽,覺得莫名奇妙十分不解,陶知行只得分析給她聽:「妳孩子的這種行為,是一種創造力的表現,妳不該打他,應讓他從小就有動手去嘗試、探索的機會才好啊!」孩子的母親聽後,對自己的行為十分後悔,急切地問道:「那現在該如何補救呢?」陶知行接著告訴她:「妳可以讓孩子一起把金錶送到鐘錶鋪,讓孩子看修錶匠如何修理,這麼一來,鐘錶鋪就成了課堂,修錶匠是先生,教令郎為學生,修理費就是學費,全部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滿足,說不定他還可以學會修錶呢!」

孩子的母親聽陶知行這麼一說,茅塞頓開,既欽佩又感激。雖然這個故事發生在半個世紀以前,但至今仍有其借鑑的意義呢!

「老師,我只是想……」


幼稚班裏有一次戶外活動時間,老師心想該去廁所看看是不是有孩子需要幫忙。才一進盥洗室,原本掛在臉上的笑容全不見了,放眼望去,洗手台上佈滿了黑沙,地上更是踩得泥濘不堪,只見一個綁著辮子的小女生滿手泥沙,一臉無辜地站立一旁。老師想到待會兒清潔的歐巴桑來看到這景象,肯定是大大地抱怨一番,忍不住拉下臉來,生氣地問她:「妳在幹什麼?」「老師,我只是想把沙子洗白,可是……可是……。」小女孩怯生生地回答,讓老師原想好好訓斥她的一番話,卡在半空中……。

不知有多少書籍和教育專家,不斷地提醒我們要鼓勵孩子多嘗試,更設計各種啟發的課程,安排各類增進創造力的活動,無非是希望孩子的思考力能更活用、更聰明。然而,現實生活中,成人以自己的角度來看事情,為了本身收拾和管理的方便,忙不迭地扼殺了孩子探出來嘗試的過程,是孩子學習中寶貴的經驗啊!

我們常常提醒為人父母者要有心地問孩子做錯事的原因,但自己卻不見得能做得到,因此我常會告訴自己:「先問清楚,再作判斷。」因為學習並不一定要刻意安排,但卻可以從生活中累積,尤其是孩子。

國小以前,是孩子人格教育打基礎的重要時期,父母在孩子發展的初階,為訓練他自主、獨立,勢必有段辛苦的過程。但是,先苦後樂,先繁後簡,兒童時期要奠下親子溝通相處的好模式,並且,不過度期望、不過度焦慮,親子關係往後就能輕鬆得多了。

而輕鬆之外,如何簡單呢?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彭懷真說,父母還要有一顆單純的心,也就是喜愛和享受做父母的角色,不要有怨,有怨就會心生厭煩。

台北市立師院創造思考教育中心主任陳龍安指出三點:

1.父母不要事事代勞,以訓練孩子如何去尋找自立的習慣。

2.孩子有疑問,父母應引導孩子如何去尋找資料和答案,而不是直接給他答案,如此訓練孩子的思考和獨立。

3.訓練孩子有創意,那麼他就不會一直要纏住父母,而會自尋樂趣,且自得其樂。

感謝天父的賞賜,使我得享一女一子的豐盛產業,即使從孩子出生就是一種折磨,卻也帶給我們全家許多的樂趣和成長學習的機會。最後以陳龍安主任所強調的話與現代父母共勉──做個輕鬆快樂的父母,最重要的根源在於有一顆感謝的心。因為主耶穌並沒有給我重擔,只要我們學會倚靠、交託。您說是嗎?

參考資料:

《學前教育》,一九九六年六月號、一九九四年七月號,信誼基金會出版。

(原[宗教教育]133期,1997年03月號)


作者: 芸娘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