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5期1997年4月)
主題特寫:[宗教教育]從認同做起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曾經在書上看過這麼一段話:「一個典型的家庭是──兩個彼此不了解的人,養育了幾個他們不了解的孩子,而這些孩子永遠也不了解他們。」

各位的感覺如何呢?

從兩個人攜手步上紅毯的彼端,到兒女相繼出世、成長,家庭是人與人的緊密結合處,而這緊密也不斷地承受各種內外在壓力所帶來的挑戰,如何克服得勝?是一家人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在各種挑戰中,青春期的孩子對家庭、對父母所帶來的衝擊,算是相當大的。因著生理的重大變化,青少年一方面緊張戒慎地迎接這項改變,另一方面也急於探索自己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試圖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在這樣的背景下,青少年變得相當不穩定,也讓父母一下子感到難以適應,倘若雙方不能培養出良性的互動,接下來恐怕就是一連串的問題了。

事實上,青少年在探索自我、肯定自我的過程中,一定會面臨許多疑惑徬徨,這時候他們需要父母的關心、鼓勵與支持,成為他們忠實的夥伴,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控制,讓他們因父母所給的壓力而導致反抗、叛逆。

父母的關心可以從很多層面著手,其中,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裡,認同孩子、信任孩子是很重要的一環,以接受和了解的態度和孩子溝通,多聽聽他們的心聲,而不是將主觀意見強加在孩子身上。

很多時候,父母會發現,有心想和孩子溝通、想了解孩子,孩子卻總是不理不睬,拒父母於千里之外,讓父母感到傷心無助。這是一種相處關係上的誤差,原因可能有很多種,父母需要細心去觀察發掘,但是整體而言,父母可以從認同做起,逐步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信賴與溝通關係。

或許有人會質疑,認同孩子不就什麼都聽孩子的,被孩子牽著走了嗎?其實不然。認同並非同意,認同只是一種開放的態度,一種能讓父母與孩子更容易溝通的心態。每個人都曾經走過青春期,將心比心,雖然有時候孩子的言行舉止讓人覺得難以接受,但是一顆包容的心能夠化解親子間的尷尬,讓親子關係和諧。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會尋找氣味相投的同伴,形成小團體,他們幾乎整天膩在一起,不是電話講個不停,就是到其中一人的家中耗上一整晚。他們非常重視朋友,會將所有的喜怒哀樂和這些朋友分享,所以,一旦父母不能認同孩子的朋友,限制孩子與同儕間的交往,常常會是親子衝突的起源。因此,認同孩子的朋友是父母必須費心力的。

該如何認同孩子的朋友呢?我們試著以個案來說明。

一、預防勝於治療

徐老師在小華還小的時候,就常常和他一起讀名人傳記,從中教導一些為人處世的觀念。其中,徐老師最強調的是交友的觀念,他喜歡從故事中告訴小華,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力;如果交到益友,能夠帶來幫助,如果交了損友,往往會讓人墮落沉淪。並且他也時常邀請自己的朋友到家裡,讓小華一起陪著客人聊天,當然,這些朋友都是他所認為的益友。

小華逐漸長大,也進入青春期,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徐老師發現,小華所交的朋友和他的標準差不多,他能很放心小華所選擇的朋友。有了這樣的體驗,徐老師總是告訴孩子尚小的父母,「預防勝於治療」,在孩子小的時候即灌輸他結交益友的觀念,孩子長大後所選擇的朋友就不會太過離譜以致讓父母覺得無法接受。

二、用心認識孩子的朋友

打從莎莎進了國中之後,林媽媽就覺得愈來愈頭大。從小,莎莎一直很乖巧聽話,沒讓她操過什麼心,可是一進國中都變了,成天和她的朋友在一起,也不曉得都在做些什麼?一會兒到小莉家做功課,一會兒又是琪琪生日派對,放學後老是看不到人,週末假日常常整天耗在教會,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聚會做聖工,而且一回到家就抱著電話講個不停。稍微跟她說幾句,她就不高興地掉頭走人,林媽媽很不放心莎莎交的是些什麼樣的朋友。

後來,初級班的老師到家裡訪問,林媽媽跟劉老師提了這個困擾,劉老師告訴她,既然不放心,那就積極主動地去認識莎莎的朋友們。於是,林媽媽開始花心思記下莎莎眾朋友的名字、家庭背景和長相、聲音,有時候莎莎的朋友打電話來,林媽媽也多少和她寒喧幾句,慢慢地,從斷斷續續的交談中,林媽媽大致了解莎莎所交的朋友是什麼樣的個性,也知道她們膩在一起做些什麼事。

林媽媽發現,莎莎與她的關係漸漸從緊張趨於和緩,因為莎莎覺得媽媽很能尊重她交朋友的自由,也能認同她所結交的朋友。林媽媽覺得,只要不影響信仰和學校的功課,她可以放心讓莎莎和朋友在一起。

三、讓孩子帶朋友到家裡

偉強幾乎成天往外跑,不是到朋友家打電腦就是和朋友出去,陳媽媽很不能理解,家裡什麼都有,為什麼他老是待不住?常常去別人家打擾好嗎?他出去都在做些什麼?可是偉強一直聽不進媽媽的話,他覺得到別人家比較自在,不像在自己家裡,有著許多的拘束。

陳媽媽想了很久,後來她決定做一些改變,當偉強生日時,陳媽媽要偉強邀請朋友到家裡來慶生,她細心地準備了許多東西,也在偉強的朋友來到之後,「適時」地消失,不干擾他們的活動。偉強發現,其實媽媽也是滿善體人意的,後來,他偶而會邀請朋友到家裡來,他的朋友們也逐漸和陳媽媽建立了交情。陳媽媽覺得,偉強帶朋友到家裡來,她放心多了,雖然,她總是要為這些大食客準備一大堆吃的喝的。

而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除了父母要能夠認同孩子之外,也要培養孩子的認同感。現今社會深受升學主義影響,青少年多半只被要求把書讀好,其他生活上的瑣事很少插手。所以我們會發現,不管在家裡或教會,新生代的青少年常常只有獲得而沒有付出,他們也將這些視為理所當然。

其實,在一個團體中的一份子,必須對這個團體做出一些付出,才能對這個團體產生認同感,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員。所以,父母也要適度讓孩子對家務有些參與,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對這個家的歸屬感,能夠認同家,相信也能強化親子間的關係。

親子關係需要用心培養,雖然,青春期的孩子總是那麼難以捉摸,但是父母必須體諒他們正處於人生最劇烈的變化階段。以同理心讓自己也回到青春期,試著接納了解他們的改變,從認同做起,相信親子間能愉快地一起走過這段時期。

(原[宗教教育]134期,1997年04月號)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