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施信雄撰稿
86年3月15日《中國時報》第三版報導:「大學生課可以配對作夫妻,下課以後還可以互稱老公、老婆!國立成功大學開設一門『婚姻家庭』通識課程,名額為一班五十人,選修人數卻將近三百人;旁聽人數也突破百人,將不算太小的教室擠得水泄不通。成大表示,除了『那檔子事』不能做之外,實習夫妻如何發展彼此間的關係,校方『順其自然』。」
這個消息乍聽之下讓人有些疑惑。什麼時候我們的社會已經進步到可以將「婚姻」當成正式的課程?而這門課到底要怎麼教?兩個沒有真正情感的同學,如何將自己融入「婚姻生活」的感覺當中?「夫妻」是可以實習的嗎?……
在該報導中提到有對「實習夫妻」,他們的報告可說是鉅細靡遺,從認識、交往、歧見、衝擊,到最後意見統合,決定繼續走下去的完整過程,都有談話錄音紀錄。在其結婚計畫書中,甚至詳細規劃未來兩人的房子如何隔間、起居室應如何規畫等。
這真像在做學問,不是嗎?
當然,這個消息也引起一些爭議與討論。然而仔細想想,在這同居、試婚早已司空見慣的社會裏,將婚姻公開搬上檯面,成為正式課程來教導,其正面意義反倒會比負面意義大得多呢!
而從這個消息我們所要思考的,是本會對於婚姻教育的長期忽視。
在教會中長大的弟兄姊妹大概都會有一種感覺:從小長執、傳道、長輩總是耳提面命地殷殷交代,一定要嫁娶主內,信與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但是有關於婚姻的種種問題與面對婚姻的態度,卻鮮少有人提及,頂多藉由社青靈恩會或婚姻週等活動中做全體性的教導。每每讓一些處在適婚年齡的青年,必須靠著自己摸索與私下詢問來認識婚姻是怎麼一回事,這的確是不足的。
曾經聽聞某教會的牧師,當他牧養的教會有論及婚嫁的青年時,他會主動安排時間與他們談論婚姻方面的事情,將實際婚姻生活的觀念教導他們,讓他們在婚前能做好準備。因為他知道,婚前的年輕人往往還沉溺在愛情的喜悅中,對實際婚姻生活會是怎樣的情形,很少也很難去考量。
而我們教會在這方面,似乎一向太倚重未經專業訓練的婚姻介紹人。一般而言,介紹人所能指導的,幾乎僅限於結婚的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關於婚姻生活要如何經營、如何面對等等教導,可以說是付之闕如。
所以,在我們教會裏,也常常聽到一些弟兄姊妹的婚姻生活出現問題,有的讓人很同情、有的讓人很氣憤、有的讓人感到扼腕、有的讓人覺得荒謬、有的……。其實,很多問題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在婚前能建立健康的婚姻生活觀念的話。
前面曾提到一對將婚姻當成學問在做的「實習夫妻」,他們的方式也許不太實際,因為兩個真正有感情的人,很難這麼理智地處理彼此的關係。但是一對論及婚嫁的主內青年,絕對有必要積極認識婚姻生活。這方面的管道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教會中必須有經驗足夠的長輩帶領他們,成為他們隨時的輔導與幫助。
這樣的人選當然不可能像婚姻介紹人一樣,是固定常任的,因為每個人可以信賴交談的對象不會一樣。所以另一方面,傳道者必須負起責任,主動和他們溝通婚姻方面的道理,而不是只有結婚典禮上短短二十分鐘的證道。傳道者也必須知道他們所信賴洽詢的長輩誰,掌握這對青年在婚前為婚姻所做的預備。
另一方面,總會也可以將一些有關婚姻道理或婚姻生活的文章集結成書,或是邀請各地輔導婚姻經驗豐富的同靈,將他們寶貴的觀念錄製成「有聲書」,做為教會贈送給即將步入婚姻的準新人的禮物,讓一些不知從何問起或不知該問何人的青年也能獲得正確的教導。
我們教會對婚姻是很慎重的,男女雙方一旦決定同行天路、在神的面前結為夫婦後,就不能反悔。所以相對的,我們也應重視婚前的教育,讓面臨婚姻的青年對婚姻生活有更深刻的認識,幫助他們在婚姻的路上走得更順遂。這是我們從成大開設婚姻課的消息中,所思考到在教會裏可以再加強的問題,深盼能得到正視。
(原[宗教教育]136期,1997年06月號)
|
|
|
|
作者: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施信雄撰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7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